途径嘉善路的网红麻辣烫店,桐竹和凤栖选好了各自的菜品入座,食客特别多,弯弯曲曲的长队排到了街头。
桐竹母亲家的后山长满绿竹,一口百年老井边种有三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遮天避地。向来喜欢文学诗词的母亲余生只想陪伴三棵梧桐老去,爱屋及乌的父亲自然也愿追随左右,老死林泉。
桐竹父亲祖上留下的房产,拆迁后得到的补助大部分拿来给桐竹姊妹俩在嘉善路上买了这个临街店铺和店铺上一套两室两厅的复式楼,余款又在芳径老家建了个带超大院子的乡间别墅,从此教书育人,耕读余生。
桐竹自小爱茶,大学毕业后在自家铺子里经营起了淳风茶舍,生意还算兴隆。如今刚刚大学毕业的妹妹韩双鹊正帮着她打理茶舍,她则腾出时间来寻山访茶,走马观花。
沈凤栖也介绍说自己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老师,母亲是英语老师,凤栖和凤冈两姊弟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叫礼溪的乡村。礼溪没有梧桐树却有成片成片的马尾松和百年香樟环绕,山花满冈竹林遍地,那里土地肥沃,水流成河。
两人吃饱喝足继续行路,嘉善路的两边不是司空见惯的法梧,而是高大挺拔的复羽叶栾树。走近淳风茶舍,旁边有一小片绿竹,阳光穿过竹林斑斑驳驳地洒在积满落叶的地上。
双鹊从大大的落地玻璃橱窗内瞧见她们,推开吊着铃铛的木门笑脸相迎,这个阳光爽朗的姑娘,她的美和桐竹不太一样,双鹊像光辉耀眼的太阳,是一种直截了当的美,而姐姐桐竹则更像月亮般静静地散发着柔和的光晕,颇得幽远之美。
凤栖记得在某个琴馆的古琴雅集上第一次见到桐竹便在心底暗暗惊叹,静女其姝。这大概就是诗经《卫风·硕人》里所描写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茶舍进门是个斗室,墙上挂着宋徽宗的《文会图》。斗室左侧是二十平米左右的空间,摆放着主桌,供茶室主人和主人的朋友们聚茶寒暄,偶尔也请散客喝茶。
落地玻璃窗的位置被做成了榻榻米小隔断间,可容纳四五人喝茶聊天。主桌右面是间半封闭半开放操作台,这是个忙碌的空间,备器、量茶、烧水、茶具消毒和各种洗洗刷刷都在这里完成。
主背景墙上是《陆羽烹茶图》,比起烹茶图,凤栖更喜欢画中的藏诗:「山中茅屋是谁家?兀坐闲吟到日斜(xiá)。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主桌对面靠墙放着博古架,架上所有茶品和紫砂壶都明码标价整整齐齐置放于上。
穿过窄廊是间六人榻榻米茶室,清雅的桌布搭配一套老瓷茶具,一小盆菖蒲把整个茶屋衬托的禅意雅致,墙上是北宋董源的《潇湘图》,玻璃幕墙垂着深色竹帘,整个茶空间布置得形简色雅。
每个茶室包房以挂画来取名,潇湘厅右边有五六级台阶通往下沉式空间,下沉空间有可容纳二十多人的一间大茶厅,因墙头挂有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故名惠山厅,惠山厅后面是盥洗室。
下沉空间还有座古色古香的小木梯,通往的是一间书房兼古琴室和两间四人茶室,挂有《斗茶图卷》的斗茶厅和挂着《童嬉图》的童嬉厅正对着书房和储藏室,中间的走廊通向后院。
二十平米左右的后院子里种满各色花草,墙上爬了不少地锦和凌霄花,茶客可以在天气不热时预约来喝露天茶。除了开阔的古琴室里有满书架的古书外,木梯下腾出的空间也全用来摆了满满一墙古典书籍,桐竹姊妹和她们父母一样乐于读书。
这个周末的茶客尤其多,落地玻璃那间啜茗厅、潇湘厅、惠山厅和露天院子都高朋满座,谈笑风生。第二波童嬉厅和斗茶厅的预约客人正在赶来的路上。
古琴室内有人在弹吴兆基版的《石上流泉》,古朴淡雅的琴声与茶室相得益彰。
韩双鹊和她的好友林雪景正忙着给茶客们递茶送水。桐竹和凤栖坐在主桌上煮着泡过几道的老寿眉,茶香四溢穿堂过室。
桐竹告诉忙里得闲的妹妹双鹊说给她报了个附近的古琴班,下周六上午要和凤栖同班同学了。
凤栖和桐竹前脚刚从万壑山馆迈出,石桓亭后脚就跟进,和往常一样,他是来找弘庭梧对弈,石弘两人总是棋逢对手难分胜负,不仅在棋艺上,书法上也难分伯仲,他俩是好友兼师兄弟,曾拜在同一书法名师门下多年,弘庭梧善弹琴,石桓亭精山水画,万壑山馆里所有挂画皆出于其手。
石桓亭一入堂来,见众多陌生面孔谈东论西的,他便掩门进入书房,走到书案对面,瞧见几个大字「凤随天风下,暮栖梧桐枝」,心里赞了句:“好字!”然后自顾自走到角落的水池里洗笔,另索宣纸写起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弘庭梧上完课出来,与茶桌众人攀谈一会便进了书房,见自己早上写的「凤随天风下」后面被续上了「暮栖梧桐枝」,便对石桓亭说:“多日不见,风格竟有变,还生出了些女儿态,这是何故?”
石桓亭不明就里:“此话怎讲?”
弘庭梧拿起案上的宣纸指着「暮栖梧桐枝」问石桓亭:“不是你写的?”
石桓亭摇摇头:“非也。怎么,也不是你的手笔?”
弘庭梧说:“我只写了「凤随天风下」四个字,「暮栖梧桐枝」却另有其人。”
石桓亭惊奇地又看了一遍说:“方才不及细看,此人功底似乎不在你我二人之下。”
“看来是有高人到访,可惜失之交臂。”
“门外茶桌里有没有?”石桓亭说完下意识隔着玻璃门往茶桌方向望了望。
“刚才攀谈间未见奇人。”
“人不可貌相。”
弘庭梧拿起手机传了条信息让卢灵秋访问一下谁人在书房留了笔墨。卢教务很快便回复无人留墨,不过她交代说此前有两位不速之客造访,曾在书房盘桓了一阵。弘庭梧问状貌如何?卢灵秋说两人气质超群,腹有诗书。
卢教务没多久又补充了一条微信说其中一位叫沈凤栖的下周六会过来学琴,另一位经营了一家淳风茶舍,就在建国西路和嘉善路交叉口附近。
弘庭梧心里一阵暗喜,立即邀石桓亭陪同前去茶舍一探究竟。十几分钟后两人走到淳风茶舍门口按下门铃,沈凤栖起身开门的一瞬正与弘庭梧四目相对,惊诧了一瞬,此人不正是普陀山所遇的白衣弹琴之人么。
凤栖微笑着把两人迎进来,双鹊见有客便从走廊处走过来招呼:“你们好,请问有预约吗?”
弘庭梧看着沈凤栖说:“没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天团 吾家会长是大妖 世间清晨皆微凉 宠眷的稚齿情人 真爱两年半 王爷的倔宠儿 【重生】陆上将家的omega超会撩的 蜜果情人 有神人居焉 宠伶的冷酷郎 玥殇天下 婚姻,止步! 这个系统有点可爱 快穿之虐掉男主那个渣 一辈子的情人 月宁修仙录 我的朋友是玉兔 爱你不是谎言 鹤临花涧悲何起 豢养的秘密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