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草青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吃着饭,打开电脑。昨晚写的东西被调了出来,却没了头绪。想起了昨夜巨大的声响,想起了王伯。或者应该称之为叔叔?应该有五十多了,几许的白发不知何时爬上头顶。尤其是这样寡淡的日子的浸泡下,凡是这个年纪的人似乎都揣着平淡不多言,身体被每日无事的工作,千篇一律的生活催得微胖,都在微笑,都在不知所云地咧嘴微笑。
记起曾在一本书上瞧过这样的句子:夫妻也有上、中、下三品。书中的妻与夫调侃着这“夫妻”二字。
妻言:最下品当然是貌合神离,徒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一见面,好像冤家,无名火都起来了,把屋子弄得跟苦海似的。
夫问:既然这么辛苦,何必做夫妻?
妻答:不知道谁欠谁一笔情债?因果报应。
夫问:中品呢?
妻答:有实无名。得了心,得不了身。再怎么恩爱。都是荒郊野外的,不能“结庐在人境”说不苦嘛也很苦,看看别人家都是一灯如豆,形影不离地,自己却要独守凄风苦雨,也是很心酸,这心一酸,可不就动摇了。
夫应:是标准的“爱别离”束手无策。
妻言:若想化解,看是要心还是要身。要身比较难办,得拆人家的屋檐,祸富吉凶难预料;要心就单纯,永结无情游。
妻继续道:上品自然是名副其实。但大多的人都陷在中、下品之间,庸庸碌碌忙了一生,得着什么?成就了什么?都不敢问。反正锣鼓一收,戏就散场了。
合着书,窗外灯火星星点点。日子就像上笼的馒头,家家户户呵着热气儿,谁硬谁软,谁香谁酸,都捂在笼里了,怎能瞧得出。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传统的,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生活,为了面子,为了家,这情感上的事儿,就塞进那千年的井里吧,如何的喷涌,离地面还有一段距离。
人们是按着一个固定的模子,一路套过来。
“就这么过吧!”
这是谁曾经一句话?清楚地在耳边拂过。但此时的确只有我一人。
接下来的日子,我也就淡忘了此事。每天回来时,日头已消失在云深处,黛青色的幕垂下,整个小区静了下来。楼下的灯晕黄地照着,一扭头,灌木旁边谁家搁那儿的花已长出了花苞。将很长的枝压得弯了,细小的叶子,在暮色里变得深暗。
边瞧边拉开防盗门,迎面下来一人。我定神一瞧,是王伯。
“王伯好。”
“茵茵呀,这么晚才回来。辛苦呀!”他边说着边推门走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话音里落着几点畅快,那灯下的眼神也亮了许多。头发好像,局黑了。我乐了,直奔楼上。
吃饭的时候,我特意问着,王伯他们家怎么样了。
妈说着,正闹离婚呢。好多人都劝他,一大把年纪了,也快退休了,离什么。王阿姨每天愁眉苦脸。对了,有人给她出主意,让她去找王伯单位领导。是那收发室的小张说的。结果越闹越大。
我不吭声,扒着饭。哼,我心头哼了一声。真想笑。
在人们的议论中,王伯的事儿,以离婚收场。他将三居室的房子留了下来,带着别人说的“临时工”在外面租着房子。偶尔会在上班的路上看见他,虽然已入秋,但他脸上神彩奕奕,仿佛年轻了许多。王阿姨也退了,每日就加入了打发时间的日子中。
人们还是频频点头,问好。上班、下班、买菜,做饭。
我同样的速度经过小区的花坛,以差不多的时间抵达楼下。
这次,我看见了王阿姨,她属于老来瘦那种,白晳的面容,随便揪起的头发,带着深色的发夹。她正提着一个壶从灌木丛中走出来。
“茵茵,下班了。”
“是呀,王阿姨您这是?”
“哦,阳台封了,我就将花都搁在楼下了。很多日子没管,我来浇浇花。”她笑了笑。
“这是您家的花儿呀,我一直都在想是谁的呢!”我也附和着笑了。
那花儿开了,桃红色,我叫不上名子,但很灿烂。
几个月之后,一切都平静了。王阿姨的女儿生了个小子。她每天就抱着外孙在楼下逗乐,婴儿的哭声、笑声,打趣儿声,在楼下的园子穿梭。那些花儿更艳了,和着风里传来的声音,抖开大瓣大瓣的花。
如果生命是一朵待开的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它恣意开放吧。
我在阳台上站着,思绪仍徘徊。
耳边传来妈的声音:隔壁楼的许阿姨问你有没有男朋友,想给你介绍一个,内部的,
“烦不烦?——”我大喊一声。楼下的人朝我望来,那些花仰着脸儿冲着我笑。
(完) 2001/8/25黄昏18:17完稿于常湾
;我吃着饭,打开电脑。昨晚写的东西被调了出来,却没了头绪。想起了昨夜巨大的声响,想起了王伯。或者应该称之为叔叔?应该有五十多了,几许的白发不知何时爬上头顶。尤其是这样寡淡的日子的浸泡下,凡是这个年纪的人似乎都揣着平淡不多言,身体被每日无事的工作,千篇一律的生活催得微胖,都在微笑,都在不知所云地咧嘴微笑。
记起曾在一本书上瞧过这样的句子:夫妻也有上、中、下三品。书中的妻与夫调侃着这“夫妻”二字。
妻言:最下品当然是貌合神离,徒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一见面,好像冤家,无名火都起来了,把屋子弄得跟苦海似的。
夫问:既然这么辛苦,何必做夫妻?
妻答:不知道谁欠谁一笔情债?因果报应。
夫问:中品呢?
妻答:有实无名。得了心,得不了身。再怎么恩爱。都是荒郊野外的,不能“结庐在人境”说不苦嘛也很苦,看看别人家都是一灯如豆,形影不离地,自己却要独守凄风苦雨,也是很心酸,这心一酸,可不就动摇了。
夫应:是标准的“爱别离”束手无策。
妻言:若想化解,看是要心还是要身。要身比较难办,得拆人家的屋檐,祸富吉凶难预料;要心就单纯,永结无情游。
妻继续道:上品自然是名副其实。但大多的人都陷在中、下品之间,庸庸碌碌忙了一生,得着什么?成就了什么?都不敢问。反正锣鼓一收,戏就散场了。
合着书,窗外灯火星星点点。日子就像上笼的馒头,家家户户呵着热气儿,谁硬谁软,谁香谁酸,都捂在笼里了,怎能瞧得出。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传统的,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生活,为了面子,为了家,这情感上的事儿,就塞进那千年的井里吧,如何的喷涌,离地面还有一段距离。
人们是按着一个固定的模子,一路套过来。
“就这么过吧!”
这是谁曾经一句话?清楚地在耳边拂过。但此时的确只有我一人。
接下来的日子,我也就淡忘了此事。每天回来时,日头已消失在云深处,黛青色的幕垂下,整个小区静了下来。楼下的灯晕黄地照着,一扭头,灌木旁边谁家搁那儿的花已长出了花苞。将很长的枝压得弯了,细小的叶子,在暮色里变得深暗。
边瞧边拉开防盗门,迎面下来一人。我定神一瞧,是王伯。
“王伯好。”
“茵茵呀,这么晚才回来。辛苦呀!”他边说着边推门走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话音里落着几点畅快,那灯下的眼神也亮了许多。头发好像,局黑了。我乐了,直奔楼上。
吃饭的时候,我特意问着,王伯他们家怎么样了。
妈说着,正闹离婚呢。好多人都劝他,一大把年纪了,也快退休了,离什么。王阿姨每天愁眉苦脸。对了,有人给她出主意,让她去找王伯单位领导。是那收发室的小张说的。结果越闹越大。
我不吭声,扒着饭。哼,我心头哼了一声。真想笑。
在人们的议论中,王伯的事儿,以离婚收场。他将三居室的房子留了下来,带着别人说的“临时工”在外面租着房子。偶尔会在上班的路上看见他,虽然已入秋,但他脸上神彩奕奕,仿佛年轻了许多。王阿姨也退了,每日就加入了打发时间的日子中。
人们还是频频点头,问好。上班、下班、买菜,做饭。
我同样的速度经过小区的花坛,以差不多的时间抵达楼下。
这次,我看见了王阿姨,她属于老来瘦那种,白晳的面容,随便揪起的头发,带着深色的发夹。她正提着一个壶从灌木丛中走出来。
“茵茵,下班了。”
“是呀,王阿姨您这是?”
“哦,阳台封了,我就将花都搁在楼下了。很多日子没管,我来浇浇花。”她笑了笑。
“这是您家的花儿呀,我一直都在想是谁的呢!”我也附和着笑了。
那花儿开了,桃红色,我叫不上名子,但很灿烂。
几个月之后,一切都平静了。王阿姨的女儿生了个小子。她每天就抱着外孙在楼下逗乐,婴儿的哭声、笑声,打趣儿声,在楼下的园子穿梭。那些花儿更艳了,和着风里传来的声音,抖开大瓣大瓣的花。
如果生命是一朵待开的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它恣意开放吧。
我在阳台上站着,思绪仍徘徊。
耳边传来妈的声音:隔壁楼的许阿姨问你有没有男朋友,想给你介绍一个,内部的,
“烦不烦?——”我大喊一声。楼下的人朝我望来,那些花仰着脸儿冲着我笑。
(完) 2001/8/25黄昏18:17完稿于常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