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怀念我的公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公公1933年出生在四川一个偏远乡镇的大家族。他的爷爷是个甲长。(民国时农村实行“保甲”政策,即每十户为一甲,选出一个甲长,一般由一些有文化或者比较会说的人担任;再规定十甲为一保,由乡镇指定一个人当保长,一般都由财主、士绅来担任。)
他爷爷几兄弟普遍都有文化,其中有两个兄弟先后当过县城某两个中学的校长。他父亲只有一个亲妹妹,却有众多堂兄妹。他父亲是民国政府一个普通办事人员,类似今天的公务员。他的母亲是小脚女人,一辈子在家相夫教子。他们的大家族人口众多,因为子孙繁衍住不下,家族几代人各自搬家,有的长住农村,有的搬进城,越住越分散。
他们家族排行中间那个字被上几辈祖先编成一个四行七字顺口溜。据说如果传到后面辈份,字用完了又要重新编下去。
公公和他家族同姓的上几辈人名字中间那个字都严格按照这些排行名顺序来取。这样不管住多远的同姓同族人,单凭各自名字中间那个字,就能迅速找到组织,对上暗号,确认辈分。后来随着独生子女政策实行,这些排行名顺口溜还没用完字就寿终正寝了。但那些还活在世上的家族中人,彼此还顽强地保留着联系。间隔几年还会举行隆重的家族聚会,以及由各家出资,重修和印刷族谱。最近一次重修族谱是前三年的事情,因为印刷量小而成本高,每本族谱定价200元一本。
公公在家里六姊妹中排行老三。他初中文化,解放后先在民政局当会计,后回老家乡政府当了多年会计,也算是无意中子承父业,当了公务员。与他同龄的婆婆是文盲,一生在家务农,老两口养育了四个儿子。婆婆已于2012年前10月27日患肺癌去世,享年79岁。公公也于2020年5月21日患肺气肿合并肺心病去世,享年87岁。
公公上面有个大他三岁的哥哥,我们叫他伯伯。伯伯生于1930年,小时顽劣不堪,只读过两三年书就不愿再读,基本算文盲,从小在家务农。后来娶了个同龄的文盲老婆结婚,生了四儿一女。除了二儿抱养出去成为城里人,其余子女都是农民。伯伯和伯娘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农村老家,前几年伯伯患了老年痴呆症,于2017年病逝,享年87岁。伯娘今年已经90岁了,精神矍铄,身体健康,还住在老家幺儿媳妇家安度晚年。
伯伯上面还有个大6岁的大姐,我们称之为大保。翻译成书面语言即为姑妈。大保生于1924年,今年96岁,现住在自贡一个私立敬老院里。她的身体一直很硬朗,目前身患直肠癌两年了还屹立不倒。大保民国时期从师范毕业,当过几年小学老师,解放后被抽调到政府工作,从此踏上一帆风顺的从政道路。她从老家县政府一个普通办事员最后当到另外一市劳动局局局长。大保个子不高,但她丈夫是高个子山西人,我们称之为男大保。男大保出生年月不详,自小家庭穷困吃不上饭,从13岁就离家背着鸟枪跟着红军过草地,后来又参加过革命工作,标准的劳苦功高资格老。尽管他因为穷困和战争耽误,没读过一天书,解放后也被安排从政才对得起这个老资格。他在解放后当过老家县城公安局长,后来调到另外一个市政府。终因文化太低,影响官职进一步提高。女大保当初也是为了和丈夫团聚,才调到该市。女大保是马列主义老太太,相信党的一切政策,爱惜自己的名声大过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她与男大保两人恩爱一生,唯一遗憾是生不出子女。六十年代,她看到伯伯家里子女太多,生活穷困,就抱养了伯伯八岁的二儿子,既是给自己养儿防老,也是给自己的大兄弟减轻生活负担。
公公的四弟比他小三岁,1936年生,今年84岁。我们叫他“幺幺“。幺幺小学毕业后没考上中学,在家务农。但平时在农村也没放弃喜欢看书的爱好,他的文科文化水平相当于初中生,尤其写得一手好字。解放后他经常被村上干部请去到处在岩石上,在墙壁上写大幅宣传标语。可惜他到了适婚年龄自视清高,没有及时找到合适结婚对象,成为农村大龄剩男。后来快四十岁时被大保做媒,入赘到大保所在市一个寡妇菜农家。幺幺帮寡妇养大三个儿子,自己却无亲生骨肉。老了终被抛弃,目前住在当地政府给五保户办的公立敬老院里。前几年我们去看望过他,他很瘦,精神还好,不糊涂。
老五是妹妹,1943年生,比我公公小10岁,我们称之为小保。小保初中毕业文化,从小泼辣能干,解放后其文化水平在当地妇女中算比较高的。年轻时曾有两次机会被抽调到外面工作而脱离农村,被大队干部卡住不准调走,换成干部的亲信去。小保后来嫁给一个文盲丈夫——我们称之为王保保。小保就图王保保个子高,当过几年兵,气力大,能干农活。他们生育了三个女一个儿子。他们和子女们也是一辈子没有离开农村,后来子女纷纷打工,小儿子也自己在做生意,他们的晚年生活相对还好。
公公还有个六弟,1945年出生,比他小12岁,今年已经75岁了。我们喊他小老子。小老子是初中毕业文化,解放后在农村也算文化水平高的。也有几次机会被抽调到外面工作,仍被大队干部卡着不准走,说是需要把有文化的人留在村上算账。小老子后来有次被抽调到县上当工人,后来工厂办不下去了,又回到农村。他当过村上会计,后来长年当生产队队长。在农村安家,生了三个儿子,他们也是和子女一辈子没有彻底走出农村,小老子晚年患了慢性肾炎,虽然目前还健在,但身体状况已不太好。
公公与他的几个兄弟姊妹总体关系都还不错。其中公公与大保关系最好,与小老子关系最差。
小老子家以前就在在公公的隔壁,两个亲兄弟间因为一些生活小纠纷互为仇人多年,直到去年两人之间关系才开始冰封,今年两兄弟转眼已成陌路,真是令人惋惜。
公公1933年出生在四川一个偏远乡镇的大家族。他的爷爷是个甲长。(民国时农村实行“保甲”政策,即每十户为一甲,选出一个甲长,一般由一些有文化或者比较会说的人担任;再规定十甲为一保,由乡镇指定一个人当保长,一般都由财主、士绅来担任。)
他爷爷几兄弟普遍都有文化,其中有两个兄弟先后当过县城某两个中学的校长。他父亲只有一个亲妹妹,却有众多堂兄妹。他父亲是民国政府一个普通办事人员,类似今天的公务员。他的母亲是小脚女人,一辈子在家相夫教子。他们的大家族人口众多,因为子孙繁衍住不下,家族几代人各自搬家,有的长住农村,有的搬进城,越住越分散。
他们家族排行中间那个字被上几辈祖先编成一个四行七字顺口溜。据说如果传到后面辈份,字用完了又要重新编下去。
公公和他家族同姓的上几辈人名字中间那个字都严格按照这些排行名顺序来取。这样不管住多远的同姓同族人,单凭各自名字中间那个字,就能迅速找到组织,对上暗号,确认辈分。后来随着独生子女政策实行,这些排行名顺口溜还没用完字就寿终正寝了。但那些还活在世上的家族中人,彼此还顽强地保留着联系。间隔几年还会举行隆重的家族聚会,以及由各家出资,重修和印刷族谱。最近一次重修族谱是前三年的事情,因为印刷量小而成本高,每本族谱定价200元一本。
公公在家里六姊妹中排行老三。他初中文化,解放后先在民政局当会计,后回老家乡政府当了多年会计,也算是无意中子承父业,当了公务员。与他同龄的婆婆是文盲,一生在家务农,老两口养育了四个儿子。婆婆已于2012年前10月27日患肺癌去世,享年79岁。公公也于2020年5月21日患肺气肿合并肺心病去世,享年87岁。
公公上面有个大他三岁的哥哥,我们叫他伯伯。伯伯生于1930年,小时顽劣不堪,只读过两三年书就不愿再读,基本算文盲,从小在家务农。后来娶了个同龄的文盲老婆结婚,生了四儿一女。除了二儿抱养出去成为城里人,其余子女都是农民。伯伯和伯娘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农村老家,前几年伯伯患了老年痴呆症,于2017年病逝,享年87岁。伯娘今年已经90岁了,精神矍铄,身体健康,还住在老家幺儿媳妇家安度晚年。
伯伯上面还有个大6岁的大姐,我们称之为大保。翻译成书面语言即为姑妈。大保生于1924年,今年96岁,现住在自贡一个私立敬老院里。她的身体一直很硬朗,目前身患直肠癌两年了还屹立不倒。大保民国时期从师范毕业,当过几年小学老师,解放后被抽调到政府工作,从此踏上一帆风顺的从政道路。她从老家县政府一个普通办事员最后当到另外一市劳动局局局长。大保个子不高,但她丈夫是高个子山西人,我们称之为男大保。男大保出生年月不详,自小家庭穷困吃不上饭,从13岁就离家背着鸟枪跟着红军过草地,后来又参加过革命工作,标准的劳苦功高资格老。尽管他因为穷困和战争耽误,没读过一天书,解放后也被安排从政才对得起这个老资格。他在解放后当过老家县城公安局长,后来调到另外一个市政府。终因文化太低,影响官职进一步提高。女大保当初也是为了和丈夫团聚,才调到该市。女大保是马列主义老太太,相信党的一切政策,爱惜自己的名声大过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她与男大保两人恩爱一生,唯一遗憾是生不出子女。六十年代,她看到伯伯家里子女太多,生活穷困,就抱养了伯伯八岁的二儿子,既是给自己养儿防老,也是给自己的大兄弟减轻生活负担。
公公的四弟比他小三岁,1936年生,今年84岁。我们叫他“幺幺“。幺幺小学毕业后没考上中学,在家务农。但平时在农村也没放弃喜欢看书的爱好,他的文科文化水平相当于初中生,尤其写得一手好字。解放后他经常被村上干部请去到处在岩石上,在墙壁上写大幅宣传标语。可惜他到了适婚年龄自视清高,没有及时找到合适结婚对象,成为农村大龄剩男。后来快四十岁时被大保做媒,入赘到大保所在市一个寡妇菜农家。幺幺帮寡妇养大三个儿子,自己却无亲生骨肉。老了终被抛弃,目前住在当地政府给五保户办的公立敬老院里。前几年我们去看望过他,他很瘦,精神还好,不糊涂。
老五是妹妹,1943年生,比我公公小10岁,我们称之为小保。小保初中毕业文化,从小泼辣能干,解放后其文化水平在当地妇女中算比较高的。年轻时曾有两次机会被抽调到外面工作而脱离农村,被大队干部卡住不准调走,换成干部的亲信去。小保后来嫁给一个文盲丈夫——我们称之为王保保。小保就图王保保个子高,当过几年兵,气力大,能干农活。他们生育了三个女一个儿子。他们和子女们也是一辈子没有离开农村,后来子女纷纷打工,小儿子也自己在做生意,他们的晚年生活相对还好。
公公还有个六弟,1945年出生,比他小12岁,今年已经75岁了。我们喊他小老子。小老子是初中毕业文化,解放后在农村也算文化水平高的。也有几次机会被抽调到外面工作,仍被大队干部卡着不准走,说是需要把有文化的人留在村上算账。小老子后来有次被抽调到县上当工人,后来工厂办不下去了,又回到农村。他当过村上会计,后来长年当生产队队长。在农村安家,生了三个儿子,他们也是和子女一辈子没有彻底走出农村,小老子晚年患了慢性肾炎,虽然目前还健在,但身体状况已不太好。
公公与他的几个兄弟姊妹总体关系都还不错。其中公公与大保关系最好,与小老子关系最差。
小老子家以前就在在公公的隔壁,两个亲兄弟间因为一些生活小纠纷互为仇人多年,直到去年两人之间关系才开始冰封,今年两兄弟转眼已成陌路,真是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