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大明皇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现在还是寅时三刻,大概凌晨四点多钟,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朱厚照却非常兴奋,他举着望远镜左看右看,又在甲板上走来走去。黑咕隆咚的外面什么也看不见,他也兴致不减,神采奕奕根本就没有瞌睡的样子。
朱厚炜见到他这幅开心样子,知道去劝也没有用。得!大家都别睡了,干脆陪着这位老大一起疯吧。他让人抬来桌子,烧一壶茶,上些点心充饥,大家就围着桌子喝茶聊天。
戚宁第一次来江南,兴致也很高。看着茫茫的大江,他好奇的问徐经:“徐先生,南京附近是否河流很多吗?”
徐经刚才趁着烧水的时候,回到船舱里换了身青袍,现在倒是一副书生的样子,他手中还多了把折扇。听到戚宁问话,他把折扇在手掌心一敲,摇头晃脑说道:
“呵呵,戚兄一向在北地,怕是没见过这许多河,南京居东南之首,非是无因,除虎踞龙盘之形胜,附近水网密布亦是缘由之一。太祖立国之初修浚各处河道港口,更添便利。
江东门、凤仪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各门外不远便有港口,稍远些又有大胜港,其他河道上还有板桥镇、秣陵镇等处港口,左近汇集河道十余条,湖广、江西、南直、浙江万舟云趋,是以自古都会得水利者宜无如金陵。”
戚宁听得啧啧称奇,叹道:“我滴个乖乖,这么多条河,怪不得北人骑马,南人行舟,听说南方很多人家出门就要坐船,江南的女子一个比一个水灵,声音糯糯的很是好听。两位殿下,到时俺们一定要去好好看看。”
朱厚照在一边笑道:“老戚啊,这次出来有得你看的,对了!本宫打算在离南京最近的地方上岸,也好仔细欣赏一下沿途的风光。”
徐经回道:“殿下,我们的船有些大,最好是江东门外的上新河,还有龙江关两处。那两个地方的码头比较好,也很热闹。”
“行,那就去上新河!”朱厚照一锤定音。
说说笑笑间,天边露出了鱼肚白,已经接近天明,不值班的船员和护卫也陆陆续续起来,在甲板随意聊天。
到天光大亮后,马三炮等亲卫也来到甲板,看着水面上往来的船帆,马三炮惊奇的道:“咦,咋船多了哩。”
徐经转头调笑道:“马校尉,这里是长江,船自然比海上多些。”
“啥,已经到长江了?我咋不知道呢?”
“早就到长江了,再过几天,我们就会看到南京城呢!”
马三炮以前是个漕丁,都是在运河北段跑船,还真没来过长江。他左右看了一圈,好半天才道:“娘哎,咋这么宽?两边的河岸都看不到,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河哩。这都快赶上大海了。”
听到他孩子气的话,众人哄堂大笑,甲板上的气氛更加热闹……
考虑到这条机帆船有些打眼,很有可能让有心人猜出身份。太子还是听从了朱厚炜的意见,就近找个合适的码头大伙儿提前下船,一波先去打前站,另一波慢慢的朝南京走。大家都从陆路去南京。朱厚照也无所谓,反正他的目的就是出来玩,多走走几个地方也好。
第三天上午,朱厚照带头走下船,身后的朱厚炜等人跟着下来,好奇的四处打量,码头上到处是温软的吴地口音。
这里叫龙潭码头,江对面不远就是扬州府的瓜埠,也就是南京附近长江上两个重要渡口之一的瓜洲渡,那里也有进入大运河的航道之一,从湖广和江西顺流而下的漕船有部分从此处入运河。
他们停靠龙潭后,江上一直是逆风,虽然有柴油机带动螺旋桨前进,此处离南京已经很近,朱厚照也不想耽搁,留下帆船,让朱河他们驾船直接回威海。
他们乘坐的是一条试验船,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都是小毛病,但必须赶快回去解决,同时要汇总实验数据,为这种新式的机帆船定型做准备。
……
在龙潭镇休息一天,第二日雇了马车向南京赶去。十几辆马车离开龙潭后,沿途景色慢慢变化,两侧农田中植满桑树和水稻。
四月正在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的时候,田中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好看。桑树林中无数的农人正在采摘桑叶,在这些经济作物中也夹杂着少量的稻田。
除了这几样主要的农作物之外,又见缝插针的在田埂等处种了许多水果,最多的是桃树,果实挂满枝头,显得有些青涩,桃子还不到成熟季节。
这里到底是富庶的江南,沿途所见百姓大多衣衫不俗,而且路上行走的女子也比北方多,不少人还大胆的打量他们,或许是经济上宽裕,百姓看着比北方多了一种自信的神采。
朱厚炜和太子哥哥、还有从当护卫的马三炮同乘一车,朱厚照看了一段路,转头对朱厚炜问道:“二弟,你看,这一路上田里怎么这么多绿油油的小树苗,不知道种的是什么?”
朱厚炜看了看笑道:“大哥,种的都是棉花。”
“棉花?”朱厚照有些异,又看了几眼,说道,”为何江南种棉桑如此之多?难道不怕饿肚子吗?”
“都是利益驱使的呀!因为种棉花比种粮食挣的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就把田荒废了种棉桑。”
“那岂不是会影响粮食产量?”
“呵呵,的确如此。这里的人现在都是从两广买粮食。应天附近还算少的,松江、湖州、嘉兴等地更有过之,江南得机枢之利,升斗小民以蚕桑丝绵得利,远超种田,是以人人舍本逐末,原本的产粮重地,如今自给尚不足十一,余者皆需湖广江西运来,每到两季收熟,各条河上粮船不绝于途。”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朝廷必须下令制止这种行为。”
“没有用的,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经济上的问题,靠一纸公文根本管不了。不要说别的地方。山东其他地区,实际也相差不多,大哥未去过衮州和东昌,那里同样遍种棉花,得利确实远超麦粟,于一家一户一村一寨可如此。
登莱如今有上百万百姓,却不可如此,所以小弟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让本地农民能获得更高的利益。这个就叫粮食补贴。北地今年愈加天旱少雨,饥荒一来,这棉花也吃不得,到时再仰食于商贾,非智者所为。”
“唔,你的方法好是好,可朝廷不像你这样财大气粗,没有这么大的本钱做呀!”
“其实不必这么麻烦,朝廷也有办法,只不过没人有这个远见。”
“哦,说来听听。”
“其实很简单,大哥去年从伊犁回来,你没有注意到那边的气候吗?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其实就是伊犁和哈密,唯一的难度,就是距离太远,人口稀少。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办厂,直接运输过来成品。我现在搞了个棉纺厂,发展海运。
天竺就是这个世界上棉花种植最多的地方,我用瓷器丝绸去换取这些棉花回来,就是为了挤压江南的棉布利润。一旦无利可图,这边自然而然,就会减少棉田的数量。农民也会开始种粮。”
朱厚照点点头,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又摇摇头说道:“这样恐怕也会出问题。那些小农的棉花一旦卖不出去,很可能会破产,甚至导致土地兼并。会出大乱子的。“
朱厚炜有些意外,他侧头看着自己的大哥。上下打量的几眼,口中啧啧称奇:“没想到大哥深谋远虑,竟然能想到这一层。”
朱厚照傲然一笑,自诩道:“你以为大哥只会打打杀杀?其实大哥心里都有数。你说说,我说得在不在理,会不会引起动乱?”
“的确如此。”朱厚炜冲着大哥翘起了大拇指,然后话锋一转,说道,“其实这是好事啊!”
“啥?这还是好事。”朱厚照不解。
“大哥呀!你也不想想,哈密、伊犁不正好缺人吗?这些农民不破产,怎么舍得去那么远的地方?移民实边呀!朝廷可以趁机贴出告示,每一户可以分得五百亩土地,你说这些人愿不愿意去,换做是我肯定去啊!正好一举两得。
等失去土地的人都去了边疆,那些兼并了土地的人,没人帮他种田,他还敢盘剥剩下的佃户吗?他敢这样做,人家就会靠脚投票,一走了之。”
“哇!二弟。我发现你好阴险。你真是挖坑让他们自己埋自己。这些江南士绅遇到你,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不过我喜欢!”
兄弟俩相视一笑。马三炮静静听着兄弟俩说话,眼睛看着远处一个骑牛的牧童,他正在牛背上摇摇晃晃的唱歌,江南的牛比他想象的多,连行人也有不少骑牛和骑驴的,但江南的粮田之少,也让他很惊奇。
马三炮跟在朱厚炜的身边久了,也有了一些见识。原来所说的鱼米之乡,现在大多变成经济作物,江南丝和棉的销量很大,利润也比较高,种植和制造都有很大的附加值,市场的调节使得地域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分化,便有了朱厚炜口中的江南人人舍本逐末。
这时马队驶过一座石桥,后面马车上的戚宁兴奋的大声叫喊起来,朱厚照转头一看,旁边河中几条小竹排,渔夫撑着竹篙在缓缓滑行,竹排上还停着几只尖嘴的鱼鹰。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一尾尾的鱼儿游动。
渔夫竹篙一挥,几只鱼鹰钻入水中,水中一阵浪花翻滚,看得到鱼鹰在清澈的河水中快速的潜行,再冒出水面时,它们口颈中都鼓鼓的,有一只口中还露出一条摆动的鱼尾。
渔夫伸出竹篙,把鱼鹰架上竹排,用一个竹篓对着鱼鹰的嘴巴,手在颈子上一挤,一条鱼儿就落入了竹篓中,渔夫把竹篓盖好,挂在渔船边上,有一半没入水中,鱼鹰接着又开始下一次捕捉。
戚宁这个北方佬少见多怪,看得哈哈大笑。朱厚照从来没看到过鱼鹰,饶有兴趣的看着,有些奇怪的问道:“咦,为何这鱼鹰这么听话,吃到口中也不吞?”
朱厚炜解释道:“脖子上捆了绳子,它吞不下去。”
马三炮以前虽然是漕丁,也没见过这种新奇的事,看得大笑,“有趣,有趣。”
朱厚炜上辈子曾看过鱼鹰表演,没有特别惊奇,见他们喜欢,让马车停下,戚宁下了车,大呼小叫帮着渔夫指点鱼群。
太子转头对朱厚炜笑道:“二弟,这江南果真有趣。”
……
第二日上午,车队继续行进,房屋店铺渐渐多起来,路上市镇星布,且凡有桥处便有集市,人烟密集,行人车马不绝于途。
临近午时,一行来到了南京城北边,一眼看去城楼并不雄伟,门洞上写着“姚坊”两个大字,朱厚照跳下马车朝两侧观看,看什么都觉得新奇,倒是兴致勃勃。
左右城墙短短一截包砖,后面都是土堤,这情形和朱厚炜想象的有些区别,他有点失望的道:“怎么这么破旧,这就是金陵?”
徐经手摇折扇走了过来,气定神闲的道:“二掌柜,这是南京外郭而已,除城门外只有土堤,外郭共一百二十里,筑土堤四十里,共有十八门,应天府城还在前边。”
朱厚炜恍然大悟,调侃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南京城就这副样子,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为了掩饰身份,朱厚炜让众人称他和太子为大掌柜和二掌柜,以掩人耳目。马三炮瞪了徐经一眼,他心中有些不满,这人每次皆是故意等大伙不明,再出来解说,搞得他们都像土包子一般。
特别他还是卫王府的下属,在朱厚炜面前说话一点谦逊都没有,说白了就是蹬鼻子上脸。马三炮当下都不再给徐经机会,闷着声不说话,心中有疑惑就是不问。朱厚炜倒是一点不在意,还微笑着不时跟徐经搭搭话。
现在临近中午,出出进进的人马很多,各种车辆挤得满满当当。门洞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这都是等待进程的老百姓。朱厚炜没有让人去亮明身份,让大家都老老实实的排队。
排队之时,旁边一个挑桃子的老农听到他们对话,在一边问道:“几位公子可是北地来的?”
朱厚炜转头打量他,老农一身的腰机布的短衣,打理得十分整洁,客气的回道:“正是,学生久闻江南繁华,游历而来。”
那老农呵呵笑道:“读万卷书,何如行万里路,公子既然到了应天府,定然要去看看金陵四十景,才不枉此行。”
朱厚炜有些惊讶,一个老... -->>
现在还是寅时三刻,大概凌晨四点多钟,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朱厚照却非常兴奋,他举着望远镜左看右看,又在甲板上走来走去。黑咕隆咚的外面什么也看不见,他也兴致不减,神采奕奕根本就没有瞌睡的样子。
朱厚炜见到他这幅开心样子,知道去劝也没有用。得!大家都别睡了,干脆陪着这位老大一起疯吧。他让人抬来桌子,烧一壶茶,上些点心充饥,大家就围着桌子喝茶聊天。
戚宁第一次来江南,兴致也很高。看着茫茫的大江,他好奇的问徐经:“徐先生,南京附近是否河流很多吗?”
徐经刚才趁着烧水的时候,回到船舱里换了身青袍,现在倒是一副书生的样子,他手中还多了把折扇。听到戚宁问话,他把折扇在手掌心一敲,摇头晃脑说道:
“呵呵,戚兄一向在北地,怕是没见过这许多河,南京居东南之首,非是无因,除虎踞龙盘之形胜,附近水网密布亦是缘由之一。太祖立国之初修浚各处河道港口,更添便利。
江东门、凤仪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各门外不远便有港口,稍远些又有大胜港,其他河道上还有板桥镇、秣陵镇等处港口,左近汇集河道十余条,湖广、江西、南直、浙江万舟云趋,是以自古都会得水利者宜无如金陵。”
戚宁听得啧啧称奇,叹道:“我滴个乖乖,这么多条河,怪不得北人骑马,南人行舟,听说南方很多人家出门就要坐船,江南的女子一个比一个水灵,声音糯糯的很是好听。两位殿下,到时俺们一定要去好好看看。”
朱厚照在一边笑道:“老戚啊,这次出来有得你看的,对了!本宫打算在离南京最近的地方上岸,也好仔细欣赏一下沿途的风光。”
徐经回道:“殿下,我们的船有些大,最好是江东门外的上新河,还有龙江关两处。那两个地方的码头比较好,也很热闹。”
“行,那就去上新河!”朱厚照一锤定音。
说说笑笑间,天边露出了鱼肚白,已经接近天明,不值班的船员和护卫也陆陆续续起来,在甲板随意聊天。
到天光大亮后,马三炮等亲卫也来到甲板,看着水面上往来的船帆,马三炮惊奇的道:“咦,咋船多了哩。”
徐经转头调笑道:“马校尉,这里是长江,船自然比海上多些。”
“啥,已经到长江了?我咋不知道呢?”
“早就到长江了,再过几天,我们就会看到南京城呢!”
马三炮以前是个漕丁,都是在运河北段跑船,还真没来过长江。他左右看了一圈,好半天才道:“娘哎,咋这么宽?两边的河岸都看不到,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河哩。这都快赶上大海了。”
听到他孩子气的话,众人哄堂大笑,甲板上的气氛更加热闹……
考虑到这条机帆船有些打眼,很有可能让有心人猜出身份。太子还是听从了朱厚炜的意见,就近找个合适的码头大伙儿提前下船,一波先去打前站,另一波慢慢的朝南京走。大家都从陆路去南京。朱厚照也无所谓,反正他的目的就是出来玩,多走走几个地方也好。
第三天上午,朱厚照带头走下船,身后的朱厚炜等人跟着下来,好奇的四处打量,码头上到处是温软的吴地口音。
这里叫龙潭码头,江对面不远就是扬州府的瓜埠,也就是南京附近长江上两个重要渡口之一的瓜洲渡,那里也有进入大运河的航道之一,从湖广和江西顺流而下的漕船有部分从此处入运河。
他们停靠龙潭后,江上一直是逆风,虽然有柴油机带动螺旋桨前进,此处离南京已经很近,朱厚照也不想耽搁,留下帆船,让朱河他们驾船直接回威海。
他们乘坐的是一条试验船,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都是小毛病,但必须赶快回去解决,同时要汇总实验数据,为这种新式的机帆船定型做准备。
……
在龙潭镇休息一天,第二日雇了马车向南京赶去。十几辆马车离开龙潭后,沿途景色慢慢变化,两侧农田中植满桑树和水稻。
四月正在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的时候,田中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好看。桑树林中无数的农人正在采摘桑叶,在这些经济作物中也夹杂着少量的稻田。
除了这几样主要的农作物之外,又见缝插针的在田埂等处种了许多水果,最多的是桃树,果实挂满枝头,显得有些青涩,桃子还不到成熟季节。
这里到底是富庶的江南,沿途所见百姓大多衣衫不俗,而且路上行走的女子也比北方多,不少人还大胆的打量他们,或许是经济上宽裕,百姓看着比北方多了一种自信的神采。
朱厚炜和太子哥哥、还有从当护卫的马三炮同乘一车,朱厚照看了一段路,转头对朱厚炜问道:“二弟,你看,这一路上田里怎么这么多绿油油的小树苗,不知道种的是什么?”
朱厚炜看了看笑道:“大哥,种的都是棉花。”
“棉花?”朱厚照有些异,又看了几眼,说道,”为何江南种棉桑如此之多?难道不怕饿肚子吗?”
“都是利益驱使的呀!因为种棉花比种粮食挣的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就把田荒废了种棉桑。”
“那岂不是会影响粮食产量?”
“呵呵,的确如此。这里的人现在都是从两广买粮食。应天附近还算少的,松江、湖州、嘉兴等地更有过之,江南得机枢之利,升斗小民以蚕桑丝绵得利,远超种田,是以人人舍本逐末,原本的产粮重地,如今自给尚不足十一,余者皆需湖广江西运来,每到两季收熟,各条河上粮船不绝于途。”
“这样下去如何得了?朝廷必须下令制止这种行为。”
“没有用的,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经济上的问题,靠一纸公文根本管不了。不要说别的地方。山东其他地区,实际也相差不多,大哥未去过衮州和东昌,那里同样遍种棉花,得利确实远超麦粟,于一家一户一村一寨可如此。
登莱如今有上百万百姓,却不可如此,所以小弟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让本地农民能获得更高的利益。这个就叫粮食补贴。北地今年愈加天旱少雨,饥荒一来,这棉花也吃不得,到时再仰食于商贾,非智者所为。”
“唔,你的方法好是好,可朝廷不像你这样财大气粗,没有这么大的本钱做呀!”
“其实不必这么麻烦,朝廷也有办法,只不过没人有这个远见。”
“哦,说来听听。”
“其实很简单,大哥去年从伊犁回来,你没有注意到那边的气候吗?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其实就是伊犁和哈密,唯一的难度,就是距离太远,人口稀少。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办厂,直接运输过来成品。我现在搞了个棉纺厂,发展海运。
天竺就是这个世界上棉花种植最多的地方,我用瓷器丝绸去换取这些棉花回来,就是为了挤压江南的棉布利润。一旦无利可图,这边自然而然,就会减少棉田的数量。农民也会开始种粮。”
朱厚照点点头,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又摇摇头说道:“这样恐怕也会出问题。那些小农的棉花一旦卖不出去,很可能会破产,甚至导致土地兼并。会出大乱子的。“
朱厚炜有些意外,他侧头看着自己的大哥。上下打量的几眼,口中啧啧称奇:“没想到大哥深谋远虑,竟然能想到这一层。”
朱厚照傲然一笑,自诩道:“你以为大哥只会打打杀杀?其实大哥心里都有数。你说说,我说得在不在理,会不会引起动乱?”
“的确如此。”朱厚炜冲着大哥翘起了大拇指,然后话锋一转,说道,“其实这是好事啊!”
“啥?这还是好事。”朱厚照不解。
“大哥呀!你也不想想,哈密、伊犁不正好缺人吗?这些农民不破产,怎么舍得去那么远的地方?移民实边呀!朝廷可以趁机贴出告示,每一户可以分得五百亩土地,你说这些人愿不愿意去,换做是我肯定去啊!正好一举两得。
等失去土地的人都去了边疆,那些兼并了土地的人,没人帮他种田,他还敢盘剥剩下的佃户吗?他敢这样做,人家就会靠脚投票,一走了之。”
“哇!二弟。我发现你好阴险。你真是挖坑让他们自己埋自己。这些江南士绅遇到你,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不过我喜欢!”
兄弟俩相视一笑。马三炮静静听着兄弟俩说话,眼睛看着远处一个骑牛的牧童,他正在牛背上摇摇晃晃的唱歌,江南的牛比他想象的多,连行人也有不少骑牛和骑驴的,但江南的粮田之少,也让他很惊奇。
马三炮跟在朱厚炜的身边久了,也有了一些见识。原来所说的鱼米之乡,现在大多变成经济作物,江南丝和棉的销量很大,利润也比较高,种植和制造都有很大的附加值,市场的调节使得地域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分化,便有了朱厚炜口中的江南人人舍本逐末。
这时马队驶过一座石桥,后面马车上的戚宁兴奋的大声叫喊起来,朱厚照转头一看,旁边河中几条小竹排,渔夫撑着竹篙在缓缓滑行,竹排上还停着几只尖嘴的鱼鹰。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一尾尾的鱼儿游动。
渔夫竹篙一挥,几只鱼鹰钻入水中,水中一阵浪花翻滚,看得到鱼鹰在清澈的河水中快速的潜行,再冒出水面时,它们口颈中都鼓鼓的,有一只口中还露出一条摆动的鱼尾。
渔夫伸出竹篙,把鱼鹰架上竹排,用一个竹篓对着鱼鹰的嘴巴,手在颈子上一挤,一条鱼儿就落入了竹篓中,渔夫把竹篓盖好,挂在渔船边上,有一半没入水中,鱼鹰接着又开始下一次捕捉。
戚宁这个北方佬少见多怪,看得哈哈大笑。朱厚照从来没看到过鱼鹰,饶有兴趣的看着,有些奇怪的问道:“咦,为何这鱼鹰这么听话,吃到口中也不吞?”
朱厚炜解释道:“脖子上捆了绳子,它吞不下去。”
马三炮以前虽然是漕丁,也没见过这种新奇的事,看得大笑,“有趣,有趣。”
朱厚炜上辈子曾看过鱼鹰表演,没有特别惊奇,见他们喜欢,让马车停下,戚宁下了车,大呼小叫帮着渔夫指点鱼群。
太子转头对朱厚炜笑道:“二弟,这江南果真有趣。”
……
第二日上午,车队继续行进,房屋店铺渐渐多起来,路上市镇星布,且凡有桥处便有集市,人烟密集,行人车马不绝于途。
临近午时,一行来到了南京城北边,一眼看去城楼并不雄伟,门洞上写着“姚坊”两个大字,朱厚照跳下马车朝两侧观看,看什么都觉得新奇,倒是兴致勃勃。
左右城墙短短一截包砖,后面都是土堤,这情形和朱厚炜想象的有些区别,他有点失望的道:“怎么这么破旧,这就是金陵?”
徐经手摇折扇走了过来,气定神闲的道:“二掌柜,这是南京外郭而已,除城门外只有土堤,外郭共一百二十里,筑土堤四十里,共有十八门,应天府城还在前边。”
朱厚炜恍然大悟,调侃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南京城就这副样子,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为了掩饰身份,朱厚炜让众人称他和太子为大掌柜和二掌柜,以掩人耳目。马三炮瞪了徐经一眼,他心中有些不满,这人每次皆是故意等大伙不明,再出来解说,搞得他们都像土包子一般。
特别他还是卫王府的下属,在朱厚炜面前说话一点谦逊都没有,说白了就是蹬鼻子上脸。马三炮当下都不再给徐经机会,闷着声不说话,心中有疑惑就是不问。朱厚炜倒是一点不在意,还微笑着不时跟徐经搭搭话。
现在临近中午,出出进进的人马很多,各种车辆挤得满满当当。门洞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这都是等待进程的老百姓。朱厚炜没有让人去亮明身份,让大家都老老实实的排队。
排队之时,旁边一个挑桃子的老农听到他们对话,在一边问道:“几位公子可是北地来的?”
朱厚炜转头打量他,老农一身的腰机布的短衣,打理得十分整洁,客气的回道:“正是,学生久闻江南繁华,游历而来。”
那老农呵呵笑道:“读万卷书,何如行万里路,公子既然到了应天府,定然要去看看金陵四十景,才不枉此行。”
朱厚炜有些惊讶,一个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