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大好江山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很舒服的寒光,让原本看上去很热情的寒暄显得颇耐人寻味。现在想来,老人初见我时的这种态度恐怕正是一个混迹江湖的老人对一个不速而至的陌生人的自然态度吧?!也就是在一年前那个冬季的上午,老人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兄弟俩,一个叫大傻,一个叫二傻,哥儿俩都有功夫,德性还差,经常为害乡里,大伙儿都想把这俩祸害除了,可是又怕弄不过他俩。这哥儿俩都是混人,有一天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来,他把这哥俩找来,用话探他俩:‘你们哥俩都挺有本事,可你们哥俩到底谁本事更大点儿呢?’大傻二傻可就掐开了,他说他本事大,他说他本事大,争得一蹋糊涂。后来还是聪明人给他们把事平了:‘你们哥俩也别争了,我看光拿嘴争也争不出个子午卯酉来,不如咱们事儿上见吧。’大傻二傻一听不错,就问他到底咋事儿上见,他说:‘我这儿有五百吊钱,你俩一人一半,给我送到城里谁谁谁那儿去,再返回来给我个信,谁先回来谁本事大,你俩看怎么样?’这哥俩二话没说,拿过钱来就走了。
这趟差事可不好干,那五百吊钱得多大份量啊?得背着它走几十里路,当时大冬天的天冷得喀嚓喀嚓地,路上还得过个岗子,岗子这边有豺狼虎豹,岗子那边有片强盗林子,林子里有打闷棍的,放鸽子的,下蒙汗药的,还有卡条子的,到了城边还得趟过几米深的护城河,最后再翻几米厚的城墙,才能到城里。这哥俩可也真不含糊,一人背着二百五十吊钱一路飞跑,在岗子上左边打了狼,右边赶了虎,又在强盗林子里把那些强人都收拾了,还趟过了护城河,翻过了城墙,到底把东西送到了。
你们想这哥俩还回的来不?那还有个回来?这俩小子不知道轻重,不知道远近,不知道长短,不知道冷暖,不知道深浅,不知道厚薄,最差劲的是不知道险恶,那还不找死嘛,非死不可呀!五百吊钱,是轻重吧?几十里路,是远近、长短吧?大冷天的,是冷暖吧?护城河,是深浅吧?城墙,是厚薄吧?豺狼虎豹、强盗林子,是险恶吧?一个人要是不知道轻重、远近、长短、冷暖、深浅、厚薄、险恶,那搁外边混还不跟找死似的啊?!”
这并不是一个很精致的故事,但却蕴涵着一个很精辟的道理,那就是“一个人不知道轻重、远近、长短、冷暖、深浅、厚薄、险恶,那搁外边混还不跟找死似的”可以说轻重、远近、长短、冷暖、深浅、厚薄、险恶这一组范畴构成了宋子明老人全部人生智慧的核心,他的一生的成败荣辱、是非得失均自觉不自觉地维系于此。而我们将要听到他的故事,也在不同程度上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样一些原则与尺度,因为老人默默无闻的壮丽一生就是对这些原则尺度的最有力的诠释。
当时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甚至比“情分与本分”那件事更深的印象,使我对老人有了一个相当直观的认识,后来又听说老人早年闯荡江湖,入过青帮,文革时浪迹天涯,孤身飘泊的若干具体情节,便萌生了将老人的经历告诉世人的念头,并且一年来一直计划着为老人做些录音资料,但均因俗务缠身无暇落实。原以为以老人的身体状况看,有些事可以依循来日方长的原则,谁知一年后再见到老人时,原本神清气朗,筋强骨健的老人竟染上胃癌住进了医院,后文中的谈话就是老人躺在病榻上对自己的一生的回顾,是老人对自己一生荣辱得失的概括与总结。提笔之际我还不时在想,如果这些录音早些时候落实,宋子明老人的性格形象也许会更生动、更丰满吧?
一个如此多姿多彩的人生,我们总是希望它能更加多姿多彩;一位如此生动丰满的老人,我们总是希望他能更加生动丰满。但是对现实来讲,人的希望又有什么意义呢?撇开希望,撇开我们对自己愿望的执迷,面对一位江湖老人的一生,一位或许是青帮“悟”字辈中硕果仅存的江湖老人的一生,特别是面对老人一生受持的法宝一样的有关世间人情的宝贵传统,我们只能象老人临终时嘱咐的那样:“把它们(有关情分本分、轻重、远近、长短、冷暖、深浅、厚薄、险恶等尺度)传下去,传给后人,让他们都学如此。”
“传给后人”恐怕也只有一生没有自己的家,一生无儿无女的江湖老人,才会这样朴素地在弥留之际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留给后人,而不是仅仅留给亲人吧?!这恐怕也正是一位江湖老人对伟大朴素的宝贵传统的故老为续、心火相传的呵护与尊敬吧?!
你们与我一同聆听的人们啊,请你们帮助我,也帮助我们,把老人承载与传播的这一盏烛光变成千灯万灯,传给那些你认识的、并且也信任你的人们吧!
很舒服的寒光,让原本看上去很热情的寒暄显得颇耐人寻味。现在想来,老人初见我时的这种态度恐怕正是一个混迹江湖的老人对一个不速而至的陌生人的自然态度吧?!也就是在一年前那个冬季的上午,老人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兄弟俩,一个叫大傻,一个叫二傻,哥儿俩都有功夫,德性还差,经常为害乡里,大伙儿都想把这俩祸害除了,可是又怕弄不过他俩。这哥儿俩都是混人,有一天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来,他把这哥俩找来,用话探他俩:‘你们哥俩都挺有本事,可你们哥俩到底谁本事更大点儿呢?’大傻二傻可就掐开了,他说他本事大,他说他本事大,争得一蹋糊涂。后来还是聪明人给他们把事平了:‘你们哥俩也别争了,我看光拿嘴争也争不出个子午卯酉来,不如咱们事儿上见吧。’大傻二傻一听不错,就问他到底咋事儿上见,他说:‘我这儿有五百吊钱,你俩一人一半,给我送到城里谁谁谁那儿去,再返回来给我个信,谁先回来谁本事大,你俩看怎么样?’这哥俩二话没说,拿过钱来就走了。
这趟差事可不好干,那五百吊钱得多大份量啊?得背着它走几十里路,当时大冬天的天冷得喀嚓喀嚓地,路上还得过个岗子,岗子这边有豺狼虎豹,岗子那边有片强盗林子,林子里有打闷棍的,放鸽子的,下蒙汗药的,还有卡条子的,到了城边还得趟过几米深的护城河,最后再翻几米厚的城墙,才能到城里。这哥俩可也真不含糊,一人背着二百五十吊钱一路飞跑,在岗子上左边打了狼,右边赶了虎,又在强盗林子里把那些强人都收拾了,还趟过了护城河,翻过了城墙,到底把东西送到了。
你们想这哥俩还回的来不?那还有个回来?这俩小子不知道轻重,不知道远近,不知道长短,不知道冷暖,不知道深浅,不知道厚薄,最差劲的是不知道险恶,那还不找死嘛,非死不可呀!五百吊钱,是轻重吧?几十里路,是远近、长短吧?大冷天的,是冷暖吧?护城河,是深浅吧?城墙,是厚薄吧?豺狼虎豹、强盗林子,是险恶吧?一个人要是不知道轻重、远近、长短、冷暖、深浅、厚薄、险恶,那搁外边混还不跟找死似的啊?!”
这并不是一个很精致的故事,但却蕴涵着一个很精辟的道理,那就是“一个人不知道轻重、远近、长短、冷暖、深浅、厚薄、险恶,那搁外边混还不跟找死似的”可以说轻重、远近、长短、冷暖、深浅、厚薄、险恶这一组范畴构成了宋子明老人全部人生智慧的核心,他的一生的成败荣辱、是非得失均自觉不自觉地维系于此。而我们将要听到他的故事,也在不同程度上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样一些原则与尺度,因为老人默默无闻的壮丽一生就是对这些原则尺度的最有力的诠释。
当时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甚至比“情分与本分”那件事更深的印象,使我对老人有了一个相当直观的认识,后来又听说老人早年闯荡江湖,入过青帮,文革时浪迹天涯,孤身飘泊的若干具体情节,便萌生了将老人的经历告诉世人的念头,并且一年来一直计划着为老人做些录音资料,但均因俗务缠身无暇落实。原以为以老人的身体状况看,有些事可以依循来日方长的原则,谁知一年后再见到老人时,原本神清气朗,筋强骨健的老人竟染上胃癌住进了医院,后文中的谈话就是老人躺在病榻上对自己的一生的回顾,是老人对自己一生荣辱得失的概括与总结。提笔之际我还不时在想,如果这些录音早些时候落实,宋子明老人的性格形象也许会更生动、更丰满吧?
一个如此多姿多彩的人生,我们总是希望它能更加多姿多彩;一位如此生动丰满的老人,我们总是希望他能更加生动丰满。但是对现实来讲,人的希望又有什么意义呢?撇开希望,撇开我们对自己愿望的执迷,面对一位江湖老人的一生,一位或许是青帮“悟”字辈中硕果仅存的江湖老人的一生,特别是面对老人一生受持的法宝一样的有关世间人情的宝贵传统,我们只能象老人临终时嘱咐的那样:“把它们(有关情分本分、轻重、远近、长短、冷暖、深浅、厚薄、险恶等尺度)传下去,传给后人,让他们都学如此。”
“传给后人”恐怕也只有一生没有自己的家,一生无儿无女的江湖老人,才会这样朴素地在弥留之际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留给后人,而不是仅仅留给亲人吧?!这恐怕也正是一位江湖老人对伟大朴素的宝贵传统的故老为续、心火相传的呵护与尊敬吧?!
你们与我一同聆听的人们啊,请你们帮助我,也帮助我们,把老人承载与传播的这一盏烛光变成千灯万灯,传给那些你认识的、并且也信任你的人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