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重生八零之不做圣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得住。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帮得上忙。
“我一个人就行。”余喜龄笑,把用白糖拌好的白豆腐递给眼巴巴馋了很久的余喜安,“做豆腐流程虽然多,但除了卤方别的都很简单,万一别人偷学了可不行。”
其实哪能那么容易偷学,光是做豆腐的这份辛苦都能吓跑很多人,更别提各种时机,点卤手艺之类,没有几年的功夫根本成不了火候。
“我去卖,你爷爷还没老到动不了。”余爷爷抽着卷烟做了决定。
他替孙女去,一是心疼余喜龄年纪小,二是这个时候大家思想还很保守,没几个人能看得起做生意的,尤其是这种小商小贩。
要说余爷爷心里也不是完全支持的,但形势所迫,他已经能感觉到老伴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再不去医院看看的话……
说干就干,当天余喜龄早早就睡了,夜里十一点都不用余奶奶喊,就自己摸黑起了床。
为了省电,家里只有厨房装了灯泡,泡好了豆子圆鼓鼓的,颗颗饱满光润,转起石磨,很快乳白的生豆浆伴着豆渣一起流进桶里,过滤了好些遍后终于上锅熬煮,余喜龄边搅动边看火,什么时候抽火,什么时候点卤上模,早就孰能生巧不需要思考。
等白嫩弹滑的豆腐压制成型,直起腰一看窗外还是黑蒙蒙地,根本分不清是什么时候。
“爷,天还黑着呢,您再睡会。”坐在灶膛口打了个盹,睁眼就看见余爷爷轻手轻脚地往竹担里放豆腐,余喜龄揉了揉眼睛赶紧起身去帮忙。
第一天试卖,她没做多少,两个筐各装了两版就没了,剩下的一点余喜龄打算留着家里吃。
“老了觉少,天也差不多要亮了,你赶紧回屋歇着去。”余爷爷不让她送,赶她回屋,自己摸着黑就出了院门。
余喜龄不放心,悄悄地跟在余爷爷的身后,眼看着他担着担子,直接去了邻村,然后一家家地敲开门叫卖。
这时候谁家也不富裕,有时候村里听广播,很偶尔才会有哪里出了万元户的新闻,但他们这儿普遍都穷,敲开了十家的门,也只有一家拿碗装了半块豆腐给孩子解馋。
余喜龄蓦然就想起了那年余建国让她辍学,余爷爷冲到叶家拿扁担打余建国的逼余建国供她上学的事儿。
那时钱都在叶问芳手里攥着,她说拿不出钱来供,她和余喜山只能有一个人上学,就连去上的那个,都得先欠着学费慢慢还,能怎么办?
余爷爷和这后来媳妇争辩不来,余建国又不吭声,后来他就带着余喜龄一家家地去借钱,家里欠的钱实在太多,虽然最后没有借到,但余喜龄一直记得余爷爷躬身敲门的那一幕。
最后,只能无奈选择让余喜龄辍学。
余喜龄开始并不恨余建国偏心,她只恨叶听芳表里不一,太有心计。
她上学晚,七岁入学,十二岁才上四年级,再加休学,她初中毕业的时候都快十九岁了,那时候余建国和叶听芳都结婚两三年了,家里靠着余建国一个人的工资,供四个孩子确实很困难。
她那时候以为四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显然不是。
她和余喜山开学交粮到学校,中午在学校吃,叶暖暖和乔志梁回家吃,叶听芳会给他们开小灶。她和余喜山的学费从来都是拖到期末才勉强交上,但叶暖暖和乔志梁从来不用为学费担心,也不必面对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催费的窘迫和自卑。
至于别的方面就不必比了,让他们在学校吃,是家里交不起四个人的粮,只能“委屈”叶暖暖兄妹,至于学费的事,叶听芳一直瞒得很好,直到有一次新来的班主任无意中说漏嘴她才知道。
亏她那时候还觉得优雅懂礼的听芳阿姨嫁给她爸实在太过委屈。
余喜龄跟了没多久就被发现给赶回了家,直到傍晚,余爷爷才担着空担子笑容满面地回到家里。
“统共卖了五块八角三分,加上喜龄给我的一块八零钱,一共是七块六角三分,喜龄你快数数。”余爷爷笑容满面地,先把钱给余喜龄,才接过余奶奶递来的热手巾。
一板豆腐二十斤左右,八分一斤,四板卖五块八也差不多,余喜龄见余爷爷卖的时候遇到特别眼馋又没钱买的孩子,会挑一小块给孩子解馋,会损耗一点,但谁知道这会不会是潜在的顾客呢。
“豆子是自己家里的不花钱,但是等家里的用完就得去外头收黄豆了,一斤豆子能出四斤豆腐,一板豆腐的成本大概是九毛,四板能挣差不多一到两块。”余喜龄掰着指头算,越算余爷爷脸上的笑容就越多,“但是柴火工具也要成本和损耗……”
“柴火我顺路就能捎回来。”余爷爷红光满面地摆手,人工是最不值钱的东西,重要的是赚钱,他们这儿工人一个月最多的也才三十来块钱呢。
洋分一分一盒,盐是一角二分一斤,现在一天就能挣一块钱,一个月就是三十了,都能赶上工人的工资,要是他再勤快点,就能攒够钱给老婆子看病了。
日子一下就有了奔头。
得住。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帮得上忙。
“我一个人就行。”余喜龄笑,把用白糖拌好的白豆腐递给眼巴巴馋了很久的余喜安,“做豆腐流程虽然多,但除了卤方别的都很简单,万一别人偷学了可不行。”
其实哪能那么容易偷学,光是做豆腐的这份辛苦都能吓跑很多人,更别提各种时机,点卤手艺之类,没有几年的功夫根本成不了火候。
“我去卖,你爷爷还没老到动不了。”余爷爷抽着卷烟做了决定。
他替孙女去,一是心疼余喜龄年纪小,二是这个时候大家思想还很保守,没几个人能看得起做生意的,尤其是这种小商小贩。
要说余爷爷心里也不是完全支持的,但形势所迫,他已经能感觉到老伴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再不去医院看看的话……
说干就干,当天余喜龄早早就睡了,夜里十一点都不用余奶奶喊,就自己摸黑起了床。
为了省电,家里只有厨房装了灯泡,泡好了豆子圆鼓鼓的,颗颗饱满光润,转起石磨,很快乳白的生豆浆伴着豆渣一起流进桶里,过滤了好些遍后终于上锅熬煮,余喜龄边搅动边看火,什么时候抽火,什么时候点卤上模,早就孰能生巧不需要思考。
等白嫩弹滑的豆腐压制成型,直起腰一看窗外还是黑蒙蒙地,根本分不清是什么时候。
“爷,天还黑着呢,您再睡会。”坐在灶膛口打了个盹,睁眼就看见余爷爷轻手轻脚地往竹担里放豆腐,余喜龄揉了揉眼睛赶紧起身去帮忙。
第一天试卖,她没做多少,两个筐各装了两版就没了,剩下的一点余喜龄打算留着家里吃。
“老了觉少,天也差不多要亮了,你赶紧回屋歇着去。”余爷爷不让她送,赶她回屋,自己摸着黑就出了院门。
余喜龄不放心,悄悄地跟在余爷爷的身后,眼看着他担着担子,直接去了邻村,然后一家家地敲开门叫卖。
这时候谁家也不富裕,有时候村里听广播,很偶尔才会有哪里出了万元户的新闻,但他们这儿普遍都穷,敲开了十家的门,也只有一家拿碗装了半块豆腐给孩子解馋。
余喜龄蓦然就想起了那年余建国让她辍学,余爷爷冲到叶家拿扁担打余建国的逼余建国供她上学的事儿。
那时钱都在叶问芳手里攥着,她说拿不出钱来供,她和余喜山只能有一个人上学,就连去上的那个,都得先欠着学费慢慢还,能怎么办?
余爷爷和这后来媳妇争辩不来,余建国又不吭声,后来他就带着余喜龄一家家地去借钱,家里欠的钱实在太多,虽然最后没有借到,但余喜龄一直记得余爷爷躬身敲门的那一幕。
最后,只能无奈选择让余喜龄辍学。
余喜龄开始并不恨余建国偏心,她只恨叶听芳表里不一,太有心计。
她上学晚,七岁入学,十二岁才上四年级,再加休学,她初中毕业的时候都快十九岁了,那时候余建国和叶听芳都结婚两三年了,家里靠着余建国一个人的工资,供四个孩子确实很困难。
她那时候以为四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显然不是。
她和余喜山开学交粮到学校,中午在学校吃,叶暖暖和乔志梁回家吃,叶听芳会给他们开小灶。她和余喜山的学费从来都是拖到期末才勉强交上,但叶暖暖和乔志梁从来不用为学费担心,也不必面对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催费的窘迫和自卑。
至于别的方面就不必比了,让他们在学校吃,是家里交不起四个人的粮,只能“委屈”叶暖暖兄妹,至于学费的事,叶听芳一直瞒得很好,直到有一次新来的班主任无意中说漏嘴她才知道。
亏她那时候还觉得优雅懂礼的听芳阿姨嫁给她爸实在太过委屈。
余喜龄跟了没多久就被发现给赶回了家,直到傍晚,余爷爷才担着空担子笑容满面地回到家里。
“统共卖了五块八角三分,加上喜龄给我的一块八零钱,一共是七块六角三分,喜龄你快数数。”余爷爷笑容满面地,先把钱给余喜龄,才接过余奶奶递来的热手巾。
一板豆腐二十斤左右,八分一斤,四板卖五块八也差不多,余喜龄见余爷爷卖的时候遇到特别眼馋又没钱买的孩子,会挑一小块给孩子解馋,会损耗一点,但谁知道这会不会是潜在的顾客呢。
“豆子是自己家里的不花钱,但是等家里的用完就得去外头收黄豆了,一斤豆子能出四斤豆腐,一板豆腐的成本大概是九毛,四板能挣差不多一到两块。”余喜龄掰着指头算,越算余爷爷脸上的笑容就越多,“但是柴火工具也要成本和损耗……”
“柴火我顺路就能捎回来。”余爷爷红光满面地摆手,人工是最不值钱的东西,重要的是赚钱,他们这儿工人一个月最多的也才三十来块钱呢。
洋分一分一盒,盐是一角二分一斤,现在一天就能挣一块钱,一个月就是三十了,都能赶上工人的工资,要是他再勤快点,就能攒够钱给老婆子看病了。
日子一下就有了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