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一世吉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日之后大夏朝堂的宰相便有七位之多了?长安府尹蒋弼能才不差且已在任三年,为何反被那济南知府李子宽连升两级后来居上?”
大夏官制不设行省,只设府、州、县,并无巡抚一职,知府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地方长官。
徐文瀚解释道:“这就是我先前言及的皇上为确保皇权稳固了。多设宰相既是为了分权,更是为了收权,以防权臣把持朝政。此后皇上大权独揽,宰相只有办事之权。三位新晋大学士都已过知天命之年,都是资历极丰、久历宦海的老到之人,足可保证政务署理通畅。长安府尹蒋弼年岁不足四十,日后还怕没有升迁的机会?从长远来看,皇上如此安排也是在为后继之君铺路了。”
“济南知府李子宽是皇后同族远亲,现在皇上还不能完全撇开金城、关中两地的老牌士族豪强势力,升调李子宽进京任其为刑部尚书,无疑是对李氏一族稍加安抚。皇上不是许了三弟一个大夏海关总督么?据我所知,李子宽并非无能之辈,已任济南知府多年。此番将其调离山东,也是避免三弟将来有掣肘之忧。”
杨致与秦空云都深以为然。杨致chā言道:“将来的大夏宰相或许还不止七个。能做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未必就能做一个好皇帝。两位皇子奉调回京,皇帝少不了要培养、考究他们驾驭总揽全局的才能,总要找点事给他们做吧?”
徐文瀚附和道:“正是如此。太子署理琐碎民政十余年,已十分熟稔,两位皇子却从未涉足。对皇上来说,武备与文事俱可确保无忧之后,大可腾出手来从容对付飞扬。所以将太子谋逆一案盖棺定论,已是迫在眉睫了。——三弟,方才在路上说你xiōng有成竹已有办法,不知有何高见?”
杨致苦笑道:“我哪儿有什么高见?审时度势,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劝皇帝不要bī飞扬翻脸,劝飞扬投降。飞扬只能彻底投降,或者变相投降。我最担心的,就是怕飞扬挡不住皇帝这个名头的yòuhuò”
徐文瀚脸sè沉重的道:“只要彻底翻脸就绝无退路,拥兵自立定会多几分胜算,这个道理并不难懂。皇上老谋深算又占据主动,双方实力悬殊显然易见。飞扬自xiǎo受卫肃忠君爱民的教诲,我相信他骨子里是极不情愿走到起兵叛夏这一步。飞扬也不会不明白,一旦南唐故地战luàn再起,便是两败俱伤的死局。而大夏乃是前朝金城藩镇历经数十年杀伐征战而来,皇上断然不会做出容忍任何人名为大夏臣属、实则裂土割据的蠢事。在这一点上,我们无须怀疑皇上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飞扬彻底投降的话,或可保得卫氏一族无虞。变相投降则绝不可行,即便能令皇上暂时妥协,也必将为日后埋下杀机。”
“然而,有一个关键的症结使飞扬很难下定决心彻底投降:皇上与飞扬之间业已丧失信任,飞扬对皇上尤甚。”
“站在飞扬的立场上来看,即使皇上暂且从权对卫肃从轻处置,对卫氏一族与飞扬本人仍是个沉重的打击。这且不论,此事过后皇上该如何安置卫氏父子?卫氏父子又该如何自处?谁敢担保皇上不会秋后算账?谁敢担保卫氏一族就此安枕无虞?万一有变,卫氏一族有何倚仗自保?就算皇上能强咽下这口气,在有生之年能容得下卫氏父子,谁敢保证后继之君也能?”
杨致冷笑道:“不错。古往今来,过桥chōu板这种缺德破事做得最多、最利索、最有名的人,十个当中起码有九个是皇帝”
徐文瀚忧心忡忡的道:“所以愚兄以为,如今之计只有由三弟出面,做个为双方具保的中间人了。”
杨致应道:“我考虑良久,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对皇帝暗含威胁意味,不知他是否会买我的账,更不知飞扬是否信得过我。”
徐文瀚叹道:“一边是君臣翁婿,一边是金兰兄弟,xiǎo而言之为保卫氏一族安然无虞,大而言之为保大夏不陷入动dàng,江浙万千黎民免遭兵祸涂炭,我们必须竭力而为。事不宜迟,你明日便进宫面圣。三弟,此事大拂皇上脸面,你言辞向来犀利,今晚务必好生思量怎么个说法,切忌不可惹得皇上恼羞成怒,令他下不来台。我今晚回府亦以我们兄弟三人的名义给飞扬写一封信,挑明其中利害,但愿他能听所劝。明日若你得到皇上的保证,便立刻遣人快马将信送往金陵。”
秦空云接口道:“若是辛苦三弟亲往金陵当面劝说飞扬,岂不把握更大?”
徐文瀚冷峻的道:“飞扬到底太嫩了一些。长安之变举国震动,他岂有不知之理?他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上呈奏章请罪,既可借此表明立场,又可主动试探皇帝的态度。他竟是自作聪明失却先机,从头到尾故作不知毫无反应人心最是难测,谁知道飞扬心底到底是何想法?我敢说皇上最不放心、最恼火的就是这一点换了你是皇上,你会作何感想?原说飞扬不过在皇上有生之年受些蹉跎,如今看来,皇上驾崩之前必会暗命新君对他严加防范,飞扬此生恐怕再难有出头之日”
“皇上对三弟的本事脾xìng了如指掌,万一飞扬有心自立为王,放三弟前往金陵是何后果?在皇上于武备文事上的铺排没有全部到位、稳定运转之前,绝不会放三弟出京半步也可以这么说,飞扬一天不回长安,三弟便一天不能离京,那海关总督便一天做不成如何处置太子谋逆一案,皇上心中早有定见,何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命我向三弟征询?其实也是暗中警告三弟,从速表明立场,与飞扬划清界限”
徐文瀚一席话将皇帝的yīn鸷心思琢磨得滴水不漏,兄弟三人一时默然无语。
杨致心中又涌现出那种似曾相识的厌倦与落寞,沉默半晌后,说道:“那我们就暂且先按大哥的意思分头行事吧皇帝命你三日内结案,你打算让他这篇事关重大的表面文章如何个做法?嘿嘿,他这个皇帝也真够累的”
日之后大夏朝堂的宰相便有七位之多了?长安府尹蒋弼能才不差且已在任三年,为何反被那济南知府李子宽连升两级后来居上?”
大夏官制不设行省,只设府、州、县,并无巡抚一职,知府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地方长官。
徐文瀚解释道:“这就是我先前言及的皇上为确保皇权稳固了。多设宰相既是为了分权,更是为了收权,以防权臣把持朝政。此后皇上大权独揽,宰相只有办事之权。三位新晋大学士都已过知天命之年,都是资历极丰、久历宦海的老到之人,足可保证政务署理通畅。长安府尹蒋弼年岁不足四十,日后还怕没有升迁的机会?从长远来看,皇上如此安排也是在为后继之君铺路了。”
“济南知府李子宽是皇后同族远亲,现在皇上还不能完全撇开金城、关中两地的老牌士族豪强势力,升调李子宽进京任其为刑部尚书,无疑是对李氏一族稍加安抚。皇上不是许了三弟一个大夏海关总督么?据我所知,李子宽并非无能之辈,已任济南知府多年。此番将其调离山东,也是避免三弟将来有掣肘之忧。”
杨致与秦空云都深以为然。杨致chā言道:“将来的大夏宰相或许还不止七个。能做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未必就能做一个好皇帝。两位皇子奉调回京,皇帝少不了要培养、考究他们驾驭总揽全局的才能,总要找点事给他们做吧?”
徐文瀚附和道:“正是如此。太子署理琐碎民政十余年,已十分熟稔,两位皇子却从未涉足。对皇上来说,武备与文事俱可确保无忧之后,大可腾出手来从容对付飞扬。所以将太子谋逆一案盖棺定论,已是迫在眉睫了。——三弟,方才在路上说你xiōng有成竹已有办法,不知有何高见?”
杨致苦笑道:“我哪儿有什么高见?审时度势,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劝皇帝不要bī飞扬翻脸,劝飞扬投降。飞扬只能彻底投降,或者变相投降。我最担心的,就是怕飞扬挡不住皇帝这个名头的yòuhuò”
徐文瀚脸sè沉重的道:“只要彻底翻脸就绝无退路,拥兵自立定会多几分胜算,这个道理并不难懂。皇上老谋深算又占据主动,双方实力悬殊显然易见。飞扬自xiǎo受卫肃忠君爱民的教诲,我相信他骨子里是极不情愿走到起兵叛夏这一步。飞扬也不会不明白,一旦南唐故地战luàn再起,便是两败俱伤的死局。而大夏乃是前朝金城藩镇历经数十年杀伐征战而来,皇上断然不会做出容忍任何人名为大夏臣属、实则裂土割据的蠢事。在这一点上,我们无须怀疑皇上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飞扬彻底投降的话,或可保得卫氏一族无虞。变相投降则绝不可行,即便能令皇上暂时妥协,也必将为日后埋下杀机。”
“然而,有一个关键的症结使飞扬很难下定决心彻底投降:皇上与飞扬之间业已丧失信任,飞扬对皇上尤甚。”
“站在飞扬的立场上来看,即使皇上暂且从权对卫肃从轻处置,对卫氏一族与飞扬本人仍是个沉重的打击。这且不论,此事过后皇上该如何安置卫氏父子?卫氏父子又该如何自处?谁敢担保皇上不会秋后算账?谁敢担保卫氏一族就此安枕无虞?万一有变,卫氏一族有何倚仗自保?就算皇上能强咽下这口气,在有生之年能容得下卫氏父子,谁敢保证后继之君也能?”
杨致冷笑道:“不错。古往今来,过桥chōu板这种缺德破事做得最多、最利索、最有名的人,十个当中起码有九个是皇帝”
徐文瀚忧心忡忡的道:“所以愚兄以为,如今之计只有由三弟出面,做个为双方具保的中间人了。”
杨致应道:“我考虑良久,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对皇帝暗含威胁意味,不知他是否会买我的账,更不知飞扬是否信得过我。”
徐文瀚叹道:“一边是君臣翁婿,一边是金兰兄弟,xiǎo而言之为保卫氏一族安然无虞,大而言之为保大夏不陷入动dàng,江浙万千黎民免遭兵祸涂炭,我们必须竭力而为。事不宜迟,你明日便进宫面圣。三弟,此事大拂皇上脸面,你言辞向来犀利,今晚务必好生思量怎么个说法,切忌不可惹得皇上恼羞成怒,令他下不来台。我今晚回府亦以我们兄弟三人的名义给飞扬写一封信,挑明其中利害,但愿他能听所劝。明日若你得到皇上的保证,便立刻遣人快马将信送往金陵。”
秦空云接口道:“若是辛苦三弟亲往金陵当面劝说飞扬,岂不把握更大?”
徐文瀚冷峻的道:“飞扬到底太嫩了一些。长安之变举国震动,他岂有不知之理?他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上呈奏章请罪,既可借此表明立场,又可主动试探皇帝的态度。他竟是自作聪明失却先机,从头到尾故作不知毫无反应人心最是难测,谁知道飞扬心底到底是何想法?我敢说皇上最不放心、最恼火的就是这一点换了你是皇上,你会作何感想?原说飞扬不过在皇上有生之年受些蹉跎,如今看来,皇上驾崩之前必会暗命新君对他严加防范,飞扬此生恐怕再难有出头之日”
“皇上对三弟的本事脾xìng了如指掌,万一飞扬有心自立为王,放三弟前往金陵是何后果?在皇上于武备文事上的铺排没有全部到位、稳定运转之前,绝不会放三弟出京半步也可以这么说,飞扬一天不回长安,三弟便一天不能离京,那海关总督便一天做不成如何处置太子谋逆一案,皇上心中早有定见,何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命我向三弟征询?其实也是暗中警告三弟,从速表明立场,与飞扬划清界限”
徐文瀚一席话将皇帝的yīn鸷心思琢磨得滴水不漏,兄弟三人一时默然无语。
杨致心中又涌现出那种似曾相识的厌倦与落寞,沉默半晌后,说道:“那我们就暂且先按大哥的意思分头行事吧皇帝命你三日内结案,你打算让他这篇事关重大的表面文章如何个做法?嘿嘿,他这个皇帝也真够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