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闯王李自成新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斌池与青阳相临,从县城到府城的距离只有数十里,周金将部队撤出来后,派人快马向在贵池驻守的刘芳亮报告,自己却率军驻在青阳与贵池的中间,等待援兵。
刘芳亮听到青阳失守,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暴跳起来,若周金不是拓养坤的部下,而是他的部下,他立马会把周金枪毙个数遍才能消气,一个小小的县城放了一千五百人,怎么连一夜都守不了。
刘芳亮一面飞快的派人过江向皇帝禀报,一面派出信使到各地抽调人马,准备对郑军反攻,将青阳夺回来。
唐军这一个多月来虽然偷运了三万多人过来,但沿江一线要防守的地方太多,贵池是州抚,人马其实也不多,不过四千余人,最多只能抽调一半人马,加上周金手中还剩下的人马,只有三千人,靠着三千人去反攻夺下青阳,刘芳亮还没有如此自大。
只是各地的人马太分散,又不能减弱太多守城的力量,让郑军有机可乘,要调集到足够多的人马反攻郑军,恐怕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其实若是刘芳亮能向皇帝求援,派上一万人马,足以让他率军重新夺回青阳,也不用四处调集兵力,只是刘芳亮一向没有求援的习惯,当初他只率了二千人就在大别山孤军作战,最后发展成数万人,拿下多个州府,才一跃成为唐军中的二品总督。如今他更没有向皇帝求援地道理。
李鸿基扫视了一下聚起来的众将,示意宋献策将得到的情报说一遍,众人得知青阳被郑军夺去后都哗然。许多人直指刘芳亮无能,要追究刘芳亮地责任。
明威中郎将赵胜直接禀道:“万岁,臣以为刘芳亮无能。累及三军。大失我军颜面口当免去其湖北总督之职,其池州的军事指挥可由拓养坤将军接任。”
崔尔达、左光先、刘体纯等人也一起向李鸿基请命:“请万岁追究刘芳亮战败之责。”
刘芳亮窜起太快,许多在李鸿基还是明军守备时就跟着李鸿基的老人官职还只有四五品,而刘芳亮在李鸿基出了商洛后才投靠,却已是唐军中仅有地两名封疆大吏之一,对刘芳亮不能不说没有忌妒心。只是以前刘芳亮功大,大家也不好说什么,此时抓住了刘芳亮地失误,自然不肯轻易放过。
吴三桂。左良玉,刘良佐等新降之人却不说话,他们还没有立下什么功劳,自己地地位也不稳,自然不愿参合进去。
每一个势力都不免有派别,目前组成唐军的主要有三派势力,一派就是以周凤梧、高立功、李守信、李双喜、李过等人为首的元老派,他们都是李鸿基身边的亲近之人,不是与李鸿基沾亲就是带故,又是跟随李鸿基最久,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势力自然最大。
另一派就是李鸿基起兵后主动来投的人员,可以称为新进派,他们文官以宋献策、顾君恩,袁宗第,武官以刘芳亮、田见秀等人为首,马继先、任继荣、陈宇等人也可以算上,势力也不弱。
最后一派就是从明朝投靠过来的官员,如洪承畴,卢象升,左光先、赵良极等人,现在又加上了吴三桂,左良玉,刘良佐,这一派地势力最小,但随着灭明的展开,这一派的势力正在迅速的壮大,大有压过刘芳亮等人地势头。
唐军的强大,使三派的人都可以团结起来为同一个目标奋斗,但平时官员们的交往却已有雏形,交情最深的,往往是同一派别的人物,当然也有例外,但只是个别现象,李鸿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只是知道别派问题从古至今都避免不了,只要不严重,他也就不以理会。
几派的争锋在是否立太子,立谁为太子上已经有体现,只是皇帝以秘立的方法化解,争斗没有体现出来,如今刘芳亮一时大意,让元老派的人找到了机会,想趁机压一压新进派的风头。
虽然池州还有拓养坤的人马,防守青阳的也是刘芳亮和拓养坤各出一半,但无论是职务,还是兵力,在池州都是以刘芳亮为主,众人自然把青阳失守的责任算在刘芳亮身上。
只是元老派的主要人物要么留守西安,要么分守在各地,镇守一方,在李鸿基身边只有李过、赵胜、拓养坤、刘体纯算得上,力量太弱,但加上大明投降过来的崔尔达、左光先等人,还是可以稳压宋献策,刘芳亮等人一头。
李鸿基越听越怒,重重的一拍桌子:“干什么,朕叫你们来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是要商量下一步的行动,刘芳亮有没有罪,要不要受到处罚,朕心里自然有数,还用不着要你们来担当。”
李鸿基这么一发火,下面的众将顿时都噤若寒蝉,吴三桂等人暗暗庆幸没有加入进去。
众人面面相觑,半响说不出话来,宋献策咳了几声,开口道:“万岁,如今郑军攻下青阳,算是有了根基,依靠池州本身的力量,要防守如此大的地方,恐怕难予对郑军清剿,请万岁速给刘大人发援兵。”
李鸿基扫了下面的众将一眼:“各位还有什么意见。”
马继先站了出来:“万岁,臣愿领兵前往,协助刘大人将郑军歼灭。”
李鸿基摇了摇头:“马爱卿先别心急,朕还没有决定是否派遣援军。”
马继先大急,若是刘芳亮得不到援兵,迟迟不能歼灭郑军,或将郑军赶出池州,不但刘芳亮吃罪不起,就是唐军也要颜面大失,难道皇帝还是有意要对刘芳亮问罪,才故意要让刘芳亮难堪。
他用眼睛朝宋献策相询。宋献策却是眼观鼻,鼻观心,正禁危坐。仿佛根本没有收到马继先地信号,他只好用脚踢了一下任继荣。
任继荣只好出列:“启禀万岁,臣以为池州不可不救。否则若是让郑军在池州立足。弘光朝还会以为我朝软弱可欺。臣恐怕将会不利于我朝。”
李鸿基点头:“任爱卿所说也不无道理。”
任断荣听得大喜:“那还请万岁允许微臣领兵前往。”
>
斌池与青阳相临,从县城到府城的距离只有数十里,周金将部队撤出来后,派人快马向在贵池驻守的刘芳亮报告,自己却率军驻在青阳与贵池的中间,等待援兵。
刘芳亮听到青阳失守,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暴跳起来,若周金不是拓养坤的部下,而是他的部下,他立马会把周金枪毙个数遍才能消气,一个小小的县城放了一千五百人,怎么连一夜都守不了。
刘芳亮一面飞快的派人过江向皇帝禀报,一面派出信使到各地抽调人马,准备对郑军反攻,将青阳夺回来。
唐军这一个多月来虽然偷运了三万多人过来,但沿江一线要防守的地方太多,贵池是州抚,人马其实也不多,不过四千余人,最多只能抽调一半人马,加上周金手中还剩下的人马,只有三千人,靠着三千人去反攻夺下青阳,刘芳亮还没有如此自大。
只是各地的人马太分散,又不能减弱太多守城的力量,让郑军有机可乘,要调集到足够多的人马反攻郑军,恐怕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其实若是刘芳亮能向皇帝求援,派上一万人马,足以让他率军重新夺回青阳,也不用四处调集兵力,只是刘芳亮一向没有求援的习惯,当初他只率了二千人就在大别山孤军作战,最后发展成数万人,拿下多个州府,才一跃成为唐军中的二品总督。如今他更没有向皇帝求援地道理。
李鸿基扫视了一下聚起来的众将,示意宋献策将得到的情报说一遍,众人得知青阳被郑军夺去后都哗然。许多人直指刘芳亮无能,要追究刘芳亮地责任。
明威中郎将赵胜直接禀道:“万岁,臣以为刘芳亮无能。累及三军。大失我军颜面口当免去其湖北总督之职,其池州的军事指挥可由拓养坤将军接任。”
崔尔达、左光先、刘体纯等人也一起向李鸿基请命:“请万岁追究刘芳亮战败之责。”
刘芳亮窜起太快,许多在李鸿基还是明军守备时就跟着李鸿基的老人官职还只有四五品,而刘芳亮在李鸿基出了商洛后才投靠,却已是唐军中仅有地两名封疆大吏之一,对刘芳亮不能不说没有忌妒心。只是以前刘芳亮功大,大家也不好说什么,此时抓住了刘芳亮地失误,自然不肯轻易放过。
吴三桂。左良玉,刘良佐等新降之人却不说话,他们还没有立下什么功劳,自己地地位也不稳,自然不愿参合进去。
每一个势力都不免有派别,目前组成唐军的主要有三派势力,一派就是以周凤梧、高立功、李守信、李双喜、李过等人为首的元老派,他们都是李鸿基身边的亲近之人,不是与李鸿基沾亲就是带故,又是跟随李鸿基最久,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势力自然最大。
另一派就是李鸿基起兵后主动来投的人员,可以称为新进派,他们文官以宋献策、顾君恩,袁宗第,武官以刘芳亮、田见秀等人为首,马继先、任继荣、陈宇等人也可以算上,势力也不弱。
最后一派就是从明朝投靠过来的官员,如洪承畴,卢象升,左光先、赵良极等人,现在又加上了吴三桂,左良玉,刘良佐,这一派地势力最小,但随着灭明的展开,这一派的势力正在迅速的壮大,大有压过刘芳亮等人地势头。
唐军的强大,使三派的人都可以团结起来为同一个目标奋斗,但平时官员们的交往却已有雏形,交情最深的,往往是同一派别的人物,当然也有例外,但只是个别现象,李鸿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只是知道别派问题从古至今都避免不了,只要不严重,他也就不以理会。
几派的争锋在是否立太子,立谁为太子上已经有体现,只是皇帝以秘立的方法化解,争斗没有体现出来,如今刘芳亮一时大意,让元老派的人找到了机会,想趁机压一压新进派的风头。
虽然池州还有拓养坤的人马,防守青阳的也是刘芳亮和拓养坤各出一半,但无论是职务,还是兵力,在池州都是以刘芳亮为主,众人自然把青阳失守的责任算在刘芳亮身上。
只是元老派的主要人物要么留守西安,要么分守在各地,镇守一方,在李鸿基身边只有李过、赵胜、拓养坤、刘体纯算得上,力量太弱,但加上大明投降过来的崔尔达、左光先等人,还是可以稳压宋献策,刘芳亮等人一头。
李鸿基越听越怒,重重的一拍桌子:“干什么,朕叫你们来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是要商量下一步的行动,刘芳亮有没有罪,要不要受到处罚,朕心里自然有数,还用不着要你们来担当。”
李鸿基这么一发火,下面的众将顿时都噤若寒蝉,吴三桂等人暗暗庆幸没有加入进去。
众人面面相觑,半响说不出话来,宋献策咳了几声,开口道:“万岁,如今郑军攻下青阳,算是有了根基,依靠池州本身的力量,要防守如此大的地方,恐怕难予对郑军清剿,请万岁速给刘大人发援兵。”
李鸿基扫了下面的众将一眼:“各位还有什么意见。”
马继先站了出来:“万岁,臣愿领兵前往,协助刘大人将郑军歼灭。”
李鸿基摇了摇头:“马爱卿先别心急,朕还没有决定是否派遣援军。”
马继先大急,若是刘芳亮得不到援兵,迟迟不能歼灭郑军,或将郑军赶出池州,不但刘芳亮吃罪不起,就是唐军也要颜面大失,难道皇帝还是有意要对刘芳亮问罪,才故意要让刘芳亮难堪。
他用眼睛朝宋献策相询。宋献策却是眼观鼻,鼻观心,正禁危坐。仿佛根本没有收到马继先地信号,他只好用脚踢了一下任继荣。
任继荣只好出列:“启禀万岁,臣以为池州不可不救。否则若是让郑军在池州立足。弘光朝还会以为我朝软弱可欺。臣恐怕将会不利于我朝。”
李鸿基点头:“任爱卿所说也不无道理。”
任断荣听得大喜:“那还请万岁允许微臣领兵前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