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段义斌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飞越老人院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关注老人的健康不只是生活上的,更应该是心灵上。养老院可能是今后中国老年人的归宿,可它未必是一个理想的归宿。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来临,做为儿女怎样去关心身边的亲人?这不单单是经济的问题,心灵和情感上的慰籍更是老年人的需要。飞越这部电影表达的就是这个主题。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应该像老人院里的空气一样,到处弥漫着呆板乏味死气沉沉,老年人也需要活力,参与和希望。当然,老人院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必然产生的机构,它貌似其乐融融,安逸悠闲,但失去亲人关爱的荒芜的心灵,就像一潭死水,这应该是老人们最不敢面对的情殇。老龄化已经到来,中国儿女的孝道已迎来一个新的挑战!无论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要想到做到。可是,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现实与孝道脱节的尴尬状况!这是在当前社会形式下无可避免的矛盾和纠结。飞越这部电影在教导天下儿女们尽到孝道的同时,还给老人们指引了另一条路:生命虽有始终,但追求生活的快乐不应停止。身处老年,不是等待夕阳的坠落,而是勇于欣赏斜阳红似火的壮丽;不是悲观与落寞,而是积极乐观的享受剩余的生活;不是回忆与伤感,而是创造与憧憬;不是郁郁寡欢地在床上死去,而是让生命融化在探索真理的路上人衰老的是生理的上的功能,而不是思想上的进取;人死的是肉体,而灵魂却依然照耀着前方的路。我想,这样的人生必是一个感动的人生,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百善孝为先”的道德礼仪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也必将一直影响下去。当然在以孝为主流道德的前提下,不孝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这是被世人所不齿的。谁也不想做个不孝的子孙,那么怎样去做才是孝呢?这个问题就大了,或者不只是一个问题了。它牵扯到了很多,比如政治影响和风俗习惯。别国不了解,大的也说不了,我能说说的不过是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引申出来的些许看法。封建社会中的中国孝道我以为两个字就能概括个大概,那就是:听话。当然听话不单是听父母的话还要听教科书的话,听你所处社会习俗的话,听那些所谓的正统思想的话,听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礼仪的话不折不扣的尽着孝道。听话不单是做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听话还能使你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当然我所说听话是有前提的,提前就是:那些被听话的对象所说的话大致是正确的。如果父母让你去杀人,老师教你去犯罪那就不需要你去听话的了。当然这样的例子不属于主流,可能也没有。但是谁假如说,听话必然是正确的,或者说,父母、教师和社会习俗及文化传承所说的话都是正确的,我相信凡是能辨别是非的人也不会相信的,这么一推理,做个听话的人就未必都是正确了,也未必就是好人了。听话有时被世俗所强制,比如,农村里谁家死人了,出殡的路上必是长袖掩面,哭哭啼啼。真哭还是假哭自是没人凑上去歪着脑袋看某人的眼睛,但你不哭,就会被外人笑话了。这样一看,这个孝也是有假的,有做给人看的嫌疑。好在这样的听话是善意的,是礼仪的文化。试问,在殡礼上谁还能开口大笑?我想在中国除了庄子还找不出第二个。但还有一种听话则是对个人有利,于社会却是贻害无穷了。那就是在政治强压下的听话。中国封建朝廷里的奸臣个个无不是听话中的佼佼者。奸臣听皇上的话,皇上听奸臣的话,那么这个朝廷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历代王朝的灭亡大致就是因听话而灭亡的。所谓忠言逆耳嘛。这样的听话就是巴结献媚,就是巧取豪赌,就是损人利己,就是血腥谋杀了
当代历史中还有一个把听话发挥到极致的例子,那就是“十年的文革”这段历史大家都明白的。那些明白事理的人要听话,他们要听政治运动的话;不懂事孩子也要听话,但听的不再是父母的话,听的是潮流的话。看看吧,就这么被几个阴谋分子一忽悠,就颠覆了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孝道礼仪!孝道何其脆弱,道德礼仪又算得了什么?而在当下社会,国门的大开,文化的融合,思想的开放,人格的独立,生活方式的选择,尤其受经济市场的冲击,一切传统的道德仁义的元素正在被侵蚀和瓦解,幸福的定义和感觉也发生了大的改变显然“听话”这两个字已不能够诠释孝的意义。作为子女,我们不再只做一个听话的乖乖子女:我们要有自己追求生活的权利;因为思想独立,我们也不要再听那些口是心非的报刊言论;因为不高兴,我们也可以骂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如果传统习俗束缚了的生活,我们也可以弃之如敝履;如果父母没有尽到抚养子女的义务,我们也可以以不孝来报复总之,听话我们要听真理的话,不听话,我们不要听有悖于真理的话。就此打住吧,跑题了。 2012、7、12
飞越老人院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关注老人的健康不只是生活上的,更应该是心灵上。养老院可能是今后中国老年人的归宿,可它未必是一个理想的归宿。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来临,做为儿女怎样去关心身边的亲人?这不单单是经济的问题,心灵和情感上的慰籍更是老年人的需要。飞越这部电影表达的就是这个主题。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应该像老人院里的空气一样,到处弥漫着呆板乏味死气沉沉,老年人也需要活力,参与和希望。当然,老人院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必然产生的机构,它貌似其乐融融,安逸悠闲,但失去亲人关爱的荒芜的心灵,就像一潭死水,这应该是老人们最不敢面对的情殇。老龄化已经到来,中国儿女的孝道已迎来一个新的挑战!无论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要想到做到。可是,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现实与孝道脱节的尴尬状况!这是在当前社会形式下无可避免的矛盾和纠结。飞越这部电影在教导天下儿女们尽到孝道的同时,还给老人们指引了另一条路:生命虽有始终,但追求生活的快乐不应停止。身处老年,不是等待夕阳的坠落,而是勇于欣赏斜阳红似火的壮丽;不是悲观与落寞,而是积极乐观的享受剩余的生活;不是回忆与伤感,而是创造与憧憬;不是郁郁寡欢地在床上死去,而是让生命融化在探索真理的路上人衰老的是生理的上的功能,而不是思想上的进取;人死的是肉体,而灵魂却依然照耀着前方的路。我想,这样的人生必是一个感动的人生,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百善孝为先”的道德礼仪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也必将一直影响下去。当然在以孝为主流道德的前提下,不孝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这是被世人所不齿的。谁也不想做个不孝的子孙,那么怎样去做才是孝呢?这个问题就大了,或者不只是一个问题了。它牵扯到了很多,比如政治影响和风俗习惯。别国不了解,大的也说不了,我能说说的不过是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引申出来的些许看法。封建社会中的中国孝道我以为两个字就能概括个大概,那就是:听话。当然听话不单是听父母的话还要听教科书的话,听你所处社会习俗的话,听那些所谓的正统思想的话,听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礼仪的话不折不扣的尽着孝道。听话不单是做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听话还能使你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当然我所说听话是有前提的,提前就是:那些被听话的对象所说的话大致是正确的。如果父母让你去杀人,老师教你去犯罪那就不需要你去听话的了。当然这样的例子不属于主流,可能也没有。但是谁假如说,听话必然是正确的,或者说,父母、教师和社会习俗及文化传承所说的话都是正确的,我相信凡是能辨别是非的人也不会相信的,这么一推理,做个听话的人就未必都是正确了,也未必就是好人了。听话有时被世俗所强制,比如,农村里谁家死人了,出殡的路上必是长袖掩面,哭哭啼啼。真哭还是假哭自是没人凑上去歪着脑袋看某人的眼睛,但你不哭,就会被外人笑话了。这样一看,这个孝也是有假的,有做给人看的嫌疑。好在这样的听话是善意的,是礼仪的文化。试问,在殡礼上谁还能开口大笑?我想在中国除了庄子还找不出第二个。但还有一种听话则是对个人有利,于社会却是贻害无穷了。那就是在政治强压下的听话。中国封建朝廷里的奸臣个个无不是听话中的佼佼者。奸臣听皇上的话,皇上听奸臣的话,那么这个朝廷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历代王朝的灭亡大致就是因听话而灭亡的。所谓忠言逆耳嘛。这样的听话就是巴结献媚,就是巧取豪赌,就是损人利己,就是血腥谋杀了
当代历史中还有一个把听话发挥到极致的例子,那就是“十年的文革”这段历史大家都明白的。那些明白事理的人要听话,他们要听政治运动的话;不懂事孩子也要听话,但听的不再是父母的话,听的是潮流的话。看看吧,就这么被几个阴谋分子一忽悠,就颠覆了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孝道礼仪!孝道何其脆弱,道德礼仪又算得了什么?而在当下社会,国门的大开,文化的融合,思想的开放,人格的独立,生活方式的选择,尤其受经济市场的冲击,一切传统的道德仁义的元素正在被侵蚀和瓦解,幸福的定义和感觉也发生了大的改变显然“听话”这两个字已不能够诠释孝的意义。作为子女,我们不再只做一个听话的乖乖子女:我们要有自己追求生活的权利;因为思想独立,我们也不要再听那些口是心非的报刊言论;因为不高兴,我们也可以骂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如果传统习俗束缚了的生活,我们也可以弃之如敝履;如果父母没有尽到抚养子女的义务,我们也可以以不孝来报复总之,听话我们要听真理的话,不听话,我们不要听有悖于真理的话。就此打住吧,跑题了。 20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