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遭袭 (1/2)
笔趣阁 www.biqugexs.org,汉末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是令孙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亲卫兵中竟然有人是袁绍的老乡,此人得知袁绍势大早就想去投袁绍,可是一直没有好的机会,此时正好给了他一个进身之计的良机。
于是,此人连夜偷出孙坚营寨,来报袁绍,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的明明白白。袁绍闻之大喜,大方的与之赏赐,暗中留于自己军中,而他则想着如何凭借自己盟主的身份将玉玺夺过来。
次日一早,孙坚果然来找袁绍。
袁绍也做好准备,早早将一众诸侯请到中军帐中,以图传国玉玺。
孙坚尚不知情,入到帐中,拱手对袁绍说道:“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
“嘿嘿。”袁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早知文台之疾乃是害传国玉玺耳。”
孙坚闻听大惊失色,急忙否认道:“本初此言何来?”
袁绍说道:“今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获得,当对众留于盟主处,待诛了董卓余孽,再立新君,复归朝廷。今文台藏匿而去,意欲何为?”
孙坚狡辩道:“传国玉玺何由会在我处?”
“呵呵。”袁绍又是干笑两声,面无表情的说道:“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
此言一出,孙坚脸色顿时煞白,但是事已至此,只能强撑:“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传国玉玺,本初何强相?”
袁绍此刻也没有了做戏的兴趣了,大喝一声:“作速取出,免自生祸。”
孙坚咬牙忍气,指天为誓道:“我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必将死于刀箭穿心之下!”
古人发誓不是儿戏,一众诸侯见到孙坚敢立下如此毒誓,便也相信孙坚没有私藏玉玺,吩咐为其出头道:“文台即如此说誓,想必确实无之,本初就不要为难文台了。”
袁绍那里甘心,即刻唤出孙坚亲兵军士出来,指其怒视孙坚道:“文台打捞之时,可有此人否?”
孙坚自然认得自己的亲卫军士,当即大怒,拔出所佩之剑,就要斩杀那反叛之军士。
袁绍岂能让孙坚得逞,亦拔剑大叫道:“你斩此军人,乃欺我也。”
袁绍背后之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怒视孙坚。
立于孙坚背后的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人,亦掣刀在手,怒目相视,毫不畏惧。
一众诸侯见到此情景,便一齐上前来劝住。孙坚趁此机会,随即出帐上马,拔寨而起,丢下袁绍等一众诸侯离洛阳而去。
袁绍大怒,遂写书信一封,差心腹之人连夜赶往荆州,送与荆州牧刘表,说明原由,教其就路上截住孙坚,将玉玺夺回之。
第二天一早,有人来报曹追董卓余孽李傕、郭汜、李肃等部,战于荥阳,结果大败而回。
袁绍毕竟与曹等人相交匪浅,急忙令人将曹一众败兵接至寨中,会众置酒,与曹解闷。
饮宴间,曹叹息道:“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窃耻之!”
袁绍等一众诸侯各怀心思,对曹之话自然是无言以对。如此酒席,那里有什么趣味,所以不许久众人便都离席散去。
曹那里会看不到袁绍等人各怀异心,料其不能成事,便自引军投扬州去了。
“主公,我等去扬州作甚?”夏侯惇问道。
“主公的目的地是丹阳!”曹仁倒是明白曹之心意。
“丹阳?”曹洪还是有些不明白。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也。”夏侯渊解释说道。
“哦,主公是要去丹阳募兵。”乐进点头赞许道。
“丹阳那地精兵辈出而闻名。汉武帝时期李陵的五千死士也是来自丹阳的精兵,在李陵进袭匈奴时,以五千人抗击匈奴八万精骑,在援兵不至的情况下竭力死战,最后依然剩四百人安全撤回关内,其主帅李陵被迫投降,副帅韩延年战死。但以匈奴骁骑之勇,五千丹阳兵竟然能令单于丧胆,几乎要撤退,最后探知李陵无援才敢进攻,丹阳兵之勇猛善战可见一斑。”曹感叹道。
其后,曹领着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人,即刻起营,星夜赶往扬州丹阳。
曹走后不久,公孙瓒也坐不住了,他找来刘备说道:“袁绍无能为也,久必有变。吾等且各自归去吧。”
“小弟尚有一事未了,待过些时日再与兄相聚。”刘备心中还有许多大事要做,岂会与公孙瓒结伴同行。
公孙瓒见刘备不走,便自行拔寨往北而返。
刘备为何不肯走?那全都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可以让他跻身天下诸侯列强的人。他是董卓的女婿、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是他的参谋之功。他就是三国第一谋士,第一个出现的谋士李儒李文优。
纵观李儒的一生,算无遗漏。若不是董卓性情中人,早已成就大业。但无奈是以董卓姻亲身份出道,注定无法另择良主,只能对董卓从一而终。悲兮,哀兮!
李儒死心蹋地地为董卓服务,开创了董卓时代。如今这个时代早早的灭亡了,董卓也不再了,这就给了李儒另择良主之机。作为一个谋士,李儒岂会就此放弃自己的名垂天下的理想,本想投奔西凉马腾,不巧的是他被刘备军士所擒,抓了来献给了刘备。起初李儒以为... -->>
可是令孙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亲卫兵中竟然有人是袁绍的老乡,此人得知袁绍势大早就想去投袁绍,可是一直没有好的机会,此时正好给了他一个进身之计的良机。
于是,此人连夜偷出孙坚营寨,来报袁绍,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的明明白白。袁绍闻之大喜,大方的与之赏赐,暗中留于自己军中,而他则想着如何凭借自己盟主的身份将玉玺夺过来。
次日一早,孙坚果然来找袁绍。
袁绍也做好准备,早早将一众诸侯请到中军帐中,以图传国玉玺。
孙坚尚不知情,入到帐中,拱手对袁绍说道:“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
“嘿嘿。”袁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早知文台之疾乃是害传国玉玺耳。”
孙坚闻听大惊失色,急忙否认道:“本初此言何来?”
袁绍说道:“今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获得,当对众留于盟主处,待诛了董卓余孽,再立新君,复归朝廷。今文台藏匿而去,意欲何为?”
孙坚狡辩道:“传国玉玺何由会在我处?”
“呵呵。”袁绍又是干笑两声,面无表情的说道:“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
此言一出,孙坚脸色顿时煞白,但是事已至此,只能强撑:“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传国玉玺,本初何强相?”
袁绍此刻也没有了做戏的兴趣了,大喝一声:“作速取出,免自生祸。”
孙坚咬牙忍气,指天为誓道:“我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必将死于刀箭穿心之下!”
古人发誓不是儿戏,一众诸侯见到孙坚敢立下如此毒誓,便也相信孙坚没有私藏玉玺,吩咐为其出头道:“文台即如此说誓,想必确实无之,本初就不要为难文台了。”
袁绍那里甘心,即刻唤出孙坚亲兵军士出来,指其怒视孙坚道:“文台打捞之时,可有此人否?”
孙坚自然认得自己的亲卫军士,当即大怒,拔出所佩之剑,就要斩杀那反叛之军士。
袁绍岂能让孙坚得逞,亦拔剑大叫道:“你斩此军人,乃欺我也。”
袁绍背后之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怒视孙坚。
立于孙坚背后的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人,亦掣刀在手,怒目相视,毫不畏惧。
一众诸侯见到此情景,便一齐上前来劝住。孙坚趁此机会,随即出帐上马,拔寨而起,丢下袁绍等一众诸侯离洛阳而去。
袁绍大怒,遂写书信一封,差心腹之人连夜赶往荆州,送与荆州牧刘表,说明原由,教其就路上截住孙坚,将玉玺夺回之。
第二天一早,有人来报曹追董卓余孽李傕、郭汜、李肃等部,战于荥阳,结果大败而回。
袁绍毕竟与曹等人相交匪浅,急忙令人将曹一众败兵接至寨中,会众置酒,与曹解闷。
饮宴间,曹叹息道:“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窃耻之!”
袁绍等一众诸侯各怀心思,对曹之话自然是无言以对。如此酒席,那里有什么趣味,所以不许久众人便都离席散去。
曹那里会看不到袁绍等人各怀异心,料其不能成事,便自引军投扬州去了。
“主公,我等去扬州作甚?”夏侯惇问道。
“主公的目的地是丹阳!”曹仁倒是明白曹之心意。
“丹阳?”曹洪还是有些不明白。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也。”夏侯渊解释说道。
“哦,主公是要去丹阳募兵。”乐进点头赞许道。
“丹阳那地精兵辈出而闻名。汉武帝时期李陵的五千死士也是来自丹阳的精兵,在李陵进袭匈奴时,以五千人抗击匈奴八万精骑,在援兵不至的情况下竭力死战,最后依然剩四百人安全撤回关内,其主帅李陵被迫投降,副帅韩延年战死。但以匈奴骁骑之勇,五千丹阳兵竟然能令单于丧胆,几乎要撤退,最后探知李陵无援才敢进攻,丹阳兵之勇猛善战可见一斑。”曹感叹道。
其后,曹领着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人,即刻起营,星夜赶往扬州丹阳。
曹走后不久,公孙瓒也坐不住了,他找来刘备说道:“袁绍无能为也,久必有变。吾等且各自归去吧。”
“小弟尚有一事未了,待过些时日再与兄相聚。”刘备心中还有许多大事要做,岂会与公孙瓒结伴同行。
公孙瓒见刘备不走,便自行拔寨往北而返。
刘备为何不肯走?那全都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可以让他跻身天下诸侯列强的人。他是董卓的女婿、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是他的参谋之功。他就是三国第一谋士,第一个出现的谋士李儒李文优。
纵观李儒的一生,算无遗漏。若不是董卓性情中人,早已成就大业。但无奈是以董卓姻亲身份出道,注定无法另择良主,只能对董卓从一而终。悲兮,哀兮!
李儒死心蹋地地为董卓服务,开创了董卓时代。如今这个时代早早的灭亡了,董卓也不再了,这就给了李儒另择良主之机。作为一个谋士,李儒岂会就此放弃自己的名垂天下的理想,本想投奔西凉马腾,不巧的是他被刘备军士所擒,抓了来献给了刘备。起初李儒以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