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九支队下发的行军路线图终于在下午由支队的参谋送来了,李青林是在拿到路线图后才立刻动身的。
和李青林同行的是丁狗蛋的警卫排一班以及董昭的骑兵排一班、二班,这一行人共有人马四十二骑。说的是骑马,其实这四十二骑不完全是马匹,里面还有相当数量的大骡子。四十二骑人马同时在大路上奔跑起来,那声势也是相当的惊人。
李青林的出发很突然,骑兵的速度也够快。虽然重要的村镇和交通要道上都有日军或者伪军驻扎,但是广大的乡村还是有很多的空隙,再加上李青林选择小路行军,并且行军速度够快,往往在敌人还没有做出反应时就绝尘而过。李青林他们这一路行军倒也是很顺利,到了第四天头上,李青林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万林县的桑榆镇。
桑榆镇离万安县和万林县的交界处并不远,镇子也不大,满打满算也就百十户人家,算是一个山间小镇。
桑榆镇两边都是山,中间有一条大路通过。这条大路自古就是是一条商道,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久而久之,这两山之间形成了一个这样一个小集镇,以便过路的行商旅客歇脚休息。
李青林的这四十二骑到达桑榆镇以后,他们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购买骡马急需的饲草和精料,因为这几天一直都是连续行军,他们随身携带的草料已经消耗完毕。为了不让这些骡马的体能下降,董昭他们当前第一的任务就是给这些长途跋涉的骡马补充体能。
李青林的三大队直属中队现在有骑兵排一个排,警卫排里的一班和专门负责通讯的二班也是骑兵编制,再加上辎重排运送辎重的骡马,目前拥有的骡子和马匹已经达到一百多头。在一个一百多人的中队里,有这么多的运输和骑乘的畜力,这已经达到了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另外,各中队为了增强自身的运输能力,他们也各自配备了一些骡马,因此,整个三大队所拥有的骡马的总数量已接近两百头。
马匹和骡子的增多,自然带来了部队战斗力和运输能力的提升,但是也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
为了让这些役畜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这些骡马不仅需要足够的饲草,还需要豆类、谷麦等精料,甚至每天还需要补充一些食盐,因此,维持一头军用役畜的经费几乎是三名普通士兵的费用。
在国军现役部队里边,骡马的数量也是有编制的。骡马虽然不象士兵那样需要月月拿军饷,但是它们装具以及食用草料所需的经费也是按编制由上级拨来。
三大队的现役牲畜数量明显超标。虽然目前正是夏季,漫山遍野都有牲畜可食用的鲜草,但是如果入秋以后干草成为主要饲草时,这么
大量的饲草来源就成了个问题。李青林以前在家饲养过两头骡子,对这个问题早就有准备,因此他一直让金眀均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
桑榆镇的大车店不少,李青林他们选择了其中一个店名为“顺福”的大车店住下。桑榆镇专门提供牲畜草料的商户也有不少,李青林他们所需要的草料很快就准备好了。
桑榆镇原来是自李福和的第三游击纵队的驻地。自从他公开宣布当伪军以后,他的部队就有很多人逃亡,此地百姓也对他恨之入骨。李福和自认为在此地无法立足,因此逃到水治日军的地盘,一直在日军的羽翼下过日子。日军的兵力不足,曾经也派兵来桑榆镇扫荡了一两回,但是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了水治,桑榆镇目前基本上是个空白地带。
安顿下来以后,李青林让董昭在镇子外边派了哨兵,然后找人问了问以前地方政权的情况。经过询问,李青林他们得到的答复是,原来的那些乡长保长基本都逃走了,目前当地能做主的就是一些大户和大村寨的族长们。
李青林提前来到桑榆镇,并没有立即建立防区的任务,在简单问了此地情况之后,李青林他们就在这个大车店就餐。
为了尽快赶到桑榆镇,李青林一行风餐露宿。虽然是骑马行军,但一行人都是连日跋涉,人马都是相当的劳累,李青林决定全体人员快点吃饭,下午就在大车店好好休息一下午。
当李青林一行人几十个人端着大碗,蹲在大车店的院子里狼吞虎咽吃饭的时候,哨兵突然带来了三个牵着马的国军士兵。这三个人又黑又瘦,军装破破烂烂,枪械、马具也很陈旧,连牵来的三匹马也没养好,这三匹马身上连一点膘都没有。
经他们自我介绍,这三个人都是原李福和第三游击纵队的士兵,并且还都是骑兵。李福和公开投敌之后,这三人不甘心当汉奸,他们于是在李福和退回水治的半道上逃亡了。三人当中有个领头的,他还是个上士班长,名字叫韩有志。
此地已经无国军部队,也没有基层政权,这三个人自脱离李福和的队伍之后,弹药、军饷、... -->>
第九支队下发的行军路线图终于在下午由支队的参谋送来了,李青林是在拿到路线图后才立刻动身的。
和李青林同行的是丁狗蛋的警卫排一班以及董昭的骑兵排一班、二班,这一行人共有人马四十二骑。说的是骑马,其实这四十二骑不完全是马匹,里面还有相当数量的大骡子。四十二骑人马同时在大路上奔跑起来,那声势也是相当的惊人。
李青林的出发很突然,骑兵的速度也够快。虽然重要的村镇和交通要道上都有日军或者伪军驻扎,但是广大的乡村还是有很多的空隙,再加上李青林选择小路行军,并且行军速度够快,往往在敌人还没有做出反应时就绝尘而过。李青林他们这一路行军倒也是很顺利,到了第四天头上,李青林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万林县的桑榆镇。
桑榆镇离万安县和万林县的交界处并不远,镇子也不大,满打满算也就百十户人家,算是一个山间小镇。
桑榆镇两边都是山,中间有一条大路通过。这条大路自古就是是一条商道,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久而久之,这两山之间形成了一个这样一个小集镇,以便过路的行商旅客歇脚休息。
李青林的这四十二骑到达桑榆镇以后,他们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购买骡马急需的饲草和精料,因为这几天一直都是连续行军,他们随身携带的草料已经消耗完毕。为了不让这些骡马的体能下降,董昭他们当前第一的任务就是给这些长途跋涉的骡马补充体能。
李青林的三大队直属中队现在有骑兵排一个排,警卫排里的一班和专门负责通讯的二班也是骑兵编制,再加上辎重排运送辎重的骡马,目前拥有的骡子和马匹已经达到一百多头。在一个一百多人的中队里,有这么多的运输和骑乘的畜力,这已经达到了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另外,各中队为了增强自身的运输能力,他们也各自配备了一些骡马,因此,整个三大队所拥有的骡马的总数量已接近两百头。
马匹和骡子的增多,自然带来了部队战斗力和运输能力的提升,但是也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
为了让这些役畜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这些骡马不仅需要足够的饲草,还需要豆类、谷麦等精料,甚至每天还需要补充一些食盐,因此,维持一头军用役畜的经费几乎是三名普通士兵的费用。
在国军现役部队里边,骡马的数量也是有编制的。骡马虽然不象士兵那样需要月月拿军饷,但是它们装具以及食用草料所需的经费也是按编制由上级拨来。
三大队的现役牲畜数量明显超标。虽然目前正是夏季,漫山遍野都有牲畜可食用的鲜草,但是如果入秋以后干草成为主要饲草时,这么
大量的饲草来源就成了个问题。李青林以前在家饲养过两头骡子,对这个问题早就有准备,因此他一直让金眀均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
桑榆镇的大车店不少,李青林他们选择了其中一个店名为“顺福”的大车店住下。桑榆镇专门提供牲畜草料的商户也有不少,李青林他们所需要的草料很快就准备好了。
桑榆镇原来是自李福和的第三游击纵队的驻地。自从他公开宣布当伪军以后,他的部队就有很多人逃亡,此地百姓也对他恨之入骨。李福和自认为在此地无法立足,因此逃到水治日军的地盘,一直在日军的羽翼下过日子。日军的兵力不足,曾经也派兵来桑榆镇扫荡了一两回,但是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了水治,桑榆镇目前基本上是个空白地带。
安顿下来以后,李青林让董昭在镇子外边派了哨兵,然后找人问了问以前地方政权的情况。经过询问,李青林他们得到的答复是,原来的那些乡长保长基本都逃走了,目前当地能做主的就是一些大户和大村寨的族长们。
李青林提前来到桑榆镇,并没有立即建立防区的任务,在简单问了此地情况之后,李青林他们就在这个大车店就餐。
为了尽快赶到桑榆镇,李青林一行风餐露宿。虽然是骑马行军,但一行人都是连日跋涉,人马都是相当的劳累,李青林决定全体人员快点吃饭,下午就在大车店好好休息一下午。
当李青林一行人几十个人端着大碗,蹲在大车店的院子里狼吞虎咽吃饭的时候,哨兵突然带来了三个牵着马的国军士兵。这三个人又黑又瘦,军装破破烂烂,枪械、马具也很陈旧,连牵来的三匹马也没养好,这三匹马身上连一点膘都没有。
经他们自我介绍,这三个人都是原李福和第三游击纵队的士兵,并且还都是骑兵。李福和公开投敌之后,这三人不甘心当汉奸,他们于是在李福和退回水治的半道上逃亡了。三人当中有个领头的,他还是个上士班长,名字叫韩有志。
此地已经无国军部队,也没有基层政权,这三个人自脱离李福和的队伍之后,弹药、军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