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规则系学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奕的第四篇论文的名字很长,主标题是《素数的有界间隔》,副标题是《证明存在无限多个小于等于246的素数组合》。
内容如题。
在一个外行人看来,内容似乎和孪生素数猜想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两者是直接关联的,因为孪生素数猜想,可以弱化解释成“能不能找到一个正数,使得有无穷多对素数之差小于这个给定正数”。
在孪生素数猜想中,这个正数就是2。
赵奕的论文证明了,这个正整数小于等于246。
两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赵奕最开始的证明数字是小于等于五千万,后来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把数字缩小成246以后,发现再想继续缩小,同样的方法就不适用了,就必须去考虑新的方法。
那肯定是个庞大的工程,甚至不比证明某个高难度的猜想差,所以赵奕才对外说,“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但外界的反应却出乎意料。
国内的媒体直接把他的论文说成是,“在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中,走出了关键且最为重要的一步。”
国内媒体反应是最快的,大概也和赵奕是国内学者有关,在论文发表出来以后,都没有过上一个小时,就有大媒体得出这个结论。
那当然不是记者自己的结论。
媒体还专门去采访了国内有名气的数学家,他们的看法很一致,“孪生素数猜想百年来可以说毫无进展。”
“赵奕的论文是对于孪生素数猜想弱化的证明,他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听起来246,这个数字很大,实际上,这已经是很小的数字。在很多年前就有数学家断言,如果有人以弱化孪生素数猜想的方式去做证明,最开始的数字也许要超过百万,甚至千万、上亿。“
这句话外行人很难理解,但赵奕看的连连点头,他最开始的证明数字确实是几千万。
世界数学界很快反应过来。
多数媒体对于证明过程是否正确是不在意的,因为发表出来的是《数学新进展》,审稿人还做出了评价“其证明是对的,并且是一流的数学工作”。
所以证明过程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数学新进展》在刊登论文儿以后,还确定的指出,“这篇证明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有些国外媒体也断言,“素数的有界间隔,是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终极数论问题上,取得的非常重大的突破!”
甚至有人认为,“其对学界的影响将超过陈景润的“1+2”证明。”
国际数学学会也参与进来,他们对于赵奕的证明进行了科普,拿来做对比的是哥德巴赫猜想。
好多人认为,所谓证明“1+1”,就是要证明“1+1=2”,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滑稽的想法,1+1本来就等于2,是数学最基本的常识概念,根本没有进行讨论,去证明的必要。
要了解哥德巴赫猜想,首先要了解殆素数的概念,殆素数就是素因子个数不多的正整数。
设N是偶数。
虽然不能证明N是两个素数之和,但足以证明它能够写成两个殆素数的和,即N=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都不太多,譬如说素因子个数不超过10。
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
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
哥德巴赫猜想最初始的进展,源自于1920年,挪威的数学家布朗证明了“9 + 9”。
之后,层层推进。
在1966年,国内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 + 2 ”,也就是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个或为素数,或为两个素数的乘积,被称为“陈氏定理”。
现在赵奕对孪生素数猜想弱化的证明也类似,他做出了一个证明的开端,他证明了“无穷多对素数之差小于等于246。”
只要把246缩小成2,就可以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圣何塞州立大学数论教授丹尼-威尔逊对此解释道,“从246到2的距离,相比于从无穷到246的距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好多媒体在谈到赵奕的研究作用、影响力过程中,也对赵奕本人进行了点评。
有数学家就明确表示,“如果说之前,凭借三维震颤波形图,赵奕只是有可能拿到菲尔兹,再加上对孪生素数猜想开创性的证明,现在我敢说,四年后的菲尔兹一定会有赵奕的名字!”
“如果没有,那会成为国际数学界的黑幕。”
“没有比这对数学研究更有意义了!”
于是好多媒体口中,对赵奕的称呼,从‘未来的菲尔兹得主’,变成了‘下一届菲尔兹得主’。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纯粹的国内数学家拿到过菲尔兹,可想而知国内媒体的报道有多么疯狂--
《四年后的菲尔兹得主提前出炉!》
《菲尔兹奖评选嘉宾很轻松,因为菲尔兹奖已经提前被锁定!》
《他即将成为国内菲尔兹第一人!》
《二十岁的菲尔兹得主,他创造了奖项最年轻得主……》
在大量的专业媒体报道轰炸下,赵奕是会是什么境况就可想而知了。
他都躲到了宿舍里,还是被一群人找过来。
后来干脆躲到了教室里,去高数课刷刷休息币,也不知道旁边那个同学‘打小报告’,几个理学院的教授找上了门,干脆就在后排和他讨论起了数学。
这尼玛……
还怎么上课?
胡志斌释放出的哀怨眼神,隔着几十米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赵奕只能出去到走廊里,和几个教授谈起撸论文的事情。
“真的,我觉得那个证明,没有太大的意义。”
“想要再把246这个数字缩小是非常困难的,就算能够做到,最多也就是再缩小到一百多、几十,就很难再继续了。”
“这其实和哥德巴赫猜想是一样的,证明到了1+2,在想证明1+1,光是靠筛法已经不行了,必须要想其他的证明思路,几乎等于完全推翻重新证明。”
赵奕就是这么看的。
显然。
其他的数学教授不这么看,周立都激动的说道,“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就算无法再继续下去,也等于在孪生素数猜想证明上迈出了一步。”
“难道你不知道你的证明最大意义是什么吗?是迈出这一步,而不是说能不能走到终点。”
还有个不认识的教授,也很激动,“对啊,就像是周立教授说的,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赵奕啊,我也不要求你别的,但是,明后天,你可安排时间,要在理学院演讲,不要听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学课了,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胡志斌恰好从教室里走出来,听到这句话心里非常不爽。
什么意义?
我讲的高数课没有意义,是浪费时间?
这话是怎么说的?
只不过他的心情根本就没有人理会,几个教授还是围着赵奕,赵奕想了一下干脆答应下来。
这真是躲不过啊!
他完全没有第四篇论文,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影响力扩散了以后,一些事情就躲不开了。
比如,拿奖。
比如,演讲……
这两个词还挺押韵啊!
既然都是要做演讲,在自己所在的大学演讲,走几步就是演讲的地方,似乎也很不错呀。
“我去!”
“我去还不行吗!”
“就明天吧,明天。明天是周六,正好我没有课。”
“时间你们安排吧。”
“好好好……”
几个教授顿时心满意足了,他们达到了想要的目的。
……
在上完高数课以后,赵奕发现想正常上课很困难,就干脆躲回了家里,顺便和林晓晴聊聊天抱怨几句,“太难了!”
“我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躲在家里。”
对面儿沉默了好一会儿,旋即说道,“等着,我去找你。”
“好!”
赵奕的心情顿时变好了很多。看着好久没收拾的屋子,他决定应该勤快一点儿,最少要把地上的灰尘擦一擦。
擦!
>
赵奕的第四篇论文的名字很长,主标题是《素数的有界间隔》,副标题是《证明存在无限多个小于等于246的素数组合》。
内容如题。
在一个外行人看来,内容似乎和孪生素数猜想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两者是直接关联的,因为孪生素数猜想,可以弱化解释成“能不能找到一个正数,使得有无穷多对素数之差小于这个给定正数”。
在孪生素数猜想中,这个正数就是2。
赵奕的论文证明了,这个正整数小于等于246。
两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赵奕最开始的证明数字是小于等于五千万,后来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把数字缩小成246以后,发现再想继续缩小,同样的方法就不适用了,就必须去考虑新的方法。
那肯定是个庞大的工程,甚至不比证明某个高难度的猜想差,所以赵奕才对外说,“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但外界的反应却出乎意料。
国内的媒体直接把他的论文说成是,“在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中,走出了关键且最为重要的一步。”
国内媒体反应是最快的,大概也和赵奕是国内学者有关,在论文发表出来以后,都没有过上一个小时,就有大媒体得出这个结论。
那当然不是记者自己的结论。
媒体还专门去采访了国内有名气的数学家,他们的看法很一致,“孪生素数猜想百年来可以说毫无进展。”
“赵奕的论文是对于孪生素数猜想弱化的证明,他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听起来246,这个数字很大,实际上,这已经是很小的数字。在很多年前就有数学家断言,如果有人以弱化孪生素数猜想的方式去做证明,最开始的数字也许要超过百万,甚至千万、上亿。“
这句话外行人很难理解,但赵奕看的连连点头,他最开始的证明数字确实是几千万。
世界数学界很快反应过来。
多数媒体对于证明过程是否正确是不在意的,因为发表出来的是《数学新进展》,审稿人还做出了评价“其证明是对的,并且是一流的数学工作”。
所以证明过程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数学新进展》在刊登论文儿以后,还确定的指出,“这篇证明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有些国外媒体也断言,“素数的有界间隔,是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终极数论问题上,取得的非常重大的突破!”
甚至有人认为,“其对学界的影响将超过陈景润的“1+2”证明。”
国际数学学会也参与进来,他们对于赵奕的证明进行了科普,拿来做对比的是哥德巴赫猜想。
好多人认为,所谓证明“1+1”,就是要证明“1+1=2”,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滑稽的想法,1+1本来就等于2,是数学最基本的常识概念,根本没有进行讨论,去证明的必要。
要了解哥德巴赫猜想,首先要了解殆素数的概念,殆素数就是素因子个数不多的正整数。
设N是偶数。
虽然不能证明N是两个素数之和,但足以证明它能够写成两个殆素数的和,即N=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都不太多,譬如说素因子个数不超过10。
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
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
哥德巴赫猜想最初始的进展,源自于1920年,挪威的数学家布朗证明了“9 + 9”。
之后,层层推进。
在1966年,国内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 + 2 ”,也就是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个或为素数,或为两个素数的乘积,被称为“陈氏定理”。
现在赵奕对孪生素数猜想弱化的证明也类似,他做出了一个证明的开端,他证明了“无穷多对素数之差小于等于246。”
只要把246缩小成2,就可以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圣何塞州立大学数论教授丹尼-威尔逊对此解释道,“从246到2的距离,相比于从无穷到246的距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好多媒体在谈到赵奕的研究作用、影响力过程中,也对赵奕本人进行了点评。
有数学家就明确表示,“如果说之前,凭借三维震颤波形图,赵奕只是有可能拿到菲尔兹,再加上对孪生素数猜想开创性的证明,现在我敢说,四年后的菲尔兹一定会有赵奕的名字!”
“如果没有,那会成为国际数学界的黑幕。”
“没有比这对数学研究更有意义了!”
于是好多媒体口中,对赵奕的称呼,从‘未来的菲尔兹得主’,变成了‘下一届菲尔兹得主’。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纯粹的国内数学家拿到过菲尔兹,可想而知国内媒体的报道有多么疯狂--
《四年后的菲尔兹得主提前出炉!》
《菲尔兹奖评选嘉宾很轻松,因为菲尔兹奖已经提前被锁定!》
《他即将成为国内菲尔兹第一人!》
《二十岁的菲尔兹得主,他创造了奖项最年轻得主……》
在大量的专业媒体报道轰炸下,赵奕是会是什么境况就可想而知了。
他都躲到了宿舍里,还是被一群人找过来。
后来干脆躲到了教室里,去高数课刷刷休息币,也不知道旁边那个同学‘打小报告’,几个理学院的教授找上了门,干脆就在后排和他讨论起了数学。
这尼玛……
还怎么上课?
胡志斌释放出的哀怨眼神,隔着几十米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赵奕只能出去到走廊里,和几个教授谈起撸论文的事情。
“真的,我觉得那个证明,没有太大的意义。”
“想要再把246这个数字缩小是非常困难的,就算能够做到,最多也就是再缩小到一百多、几十,就很难再继续了。”
“这其实和哥德巴赫猜想是一样的,证明到了1+2,在想证明1+1,光是靠筛法已经不行了,必须要想其他的证明思路,几乎等于完全推翻重新证明。”
赵奕就是这么看的。
显然。
其他的数学教授不这么看,周立都激动的说道,“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就算无法再继续下去,也等于在孪生素数猜想证明上迈出了一步。”
“难道你不知道你的证明最大意义是什么吗?是迈出这一步,而不是说能不能走到终点。”
还有个不认识的教授,也很激动,“对啊,就像是周立教授说的,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赵奕啊,我也不要求你别的,但是,明后天,你可安排时间,要在理学院演讲,不要听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学课了,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胡志斌恰好从教室里走出来,听到这句话心里非常不爽。
什么意义?
我讲的高数课没有意义,是浪费时间?
这话是怎么说的?
只不过他的心情根本就没有人理会,几个教授还是围着赵奕,赵奕想了一下干脆答应下来。
这真是躲不过啊!
他完全没有第四篇论文,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影响力扩散了以后,一些事情就躲不开了。
比如,拿奖。
比如,演讲……
这两个词还挺押韵啊!
既然都是要做演讲,在自己所在的大学演讲,走几步就是演讲的地方,似乎也很不错呀。
“我去!”
“我去还不行吗!”
“就明天吧,明天。明天是周六,正好我没有课。”
“时间你们安排吧。”
“好好好……”
几个教授顿时心满意足了,他们达到了想要的目的。
……
在上完高数课以后,赵奕发现想正常上课很困难,就干脆躲回了家里,顺便和林晓晴聊聊天抱怨几句,“太难了!”
“我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躲在家里。”
对面儿沉默了好一会儿,旋即说道,“等着,我去找你。”
“好!”
赵奕的心情顿时变好了很多。看着好久没收拾的屋子,他决定应该勤快一点儿,最少要把地上的灰尘擦一擦。
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