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再战刘武周,李鸿运信心满满。
有了金色天赋的加持,他既可以冲锋陷阵,也可以运筹帷幄。
然而剧本却并未完全按照他想象中的发展。
刘武周派出手下尉迟敬德前来挑战,李鸿运还是按照秦王的路线,坚壁清野相持,同时派出手下游骑兵去袭扰刘武周的粮道。
然而,尉迟敬德带着刘武周的骑兵,把李鸿运派出去的骑兵一顿暴揍,宗罗睺仅以身免。
李鸿运很无语,什么情况!
这尉迟敬德未免也太虎了!
对于到底如何逮住尉迟敬德,李鸿运毫无头绪。
他只好又去看了一遍秦王收服这张SSR门神的关键战役:美良川之战。
在原本的历史中,秦王本来驻扎在柏壁与刘武周大军对战,同时夏县的吕崇茂反叛,于是梁高祖又派出永安王前去讨伐吕崇茂。
结果没想到吕崇茂向刘武周求援,尉迟敬德率军南下,而永安王因为疏于防范,在夏县被打得大败,包括永安王和工部尚书在内的重臣全部被俘。
整个夏县的梁军重兵集团灰飞烟灭,这其中还有许多是从其他战场抽调的梁军。
此时梁军处于全面劣势,驻扎柏壁的秦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消极防守,抽出一部分兵力南下蒲州、重建防线,要么是主动进攻。
主动进攻的风险自然是很大的,因为此时他手中的兵力也就是三万人左右,如果再分兵南下,万一宋金刚突然调集重兵全力打过来,柏壁也被突破,梁军的局势就全面崩盘了。
但消极防守的话,显然前景也不会太好。短期内不会出问题,但却做不到扭转颓势。
于是,秦王选择主动进攻。
他并没有贸然地莽上去,而是算准了尉迟敬德要返回与宋金刚会师,一定会走美良川。
于是,秦王在美良川设下伏兵,由殷开山、秦叔宝两名擅长骑兵的将领压制尉迟敬德,并在美良川大破之,斩首两千余级,梁军重新夺回了之前夏县惨败被夺走的大量战俘、辎重。
自此之后,尉迟敬德可以说是见一次就被秦王吊打一次,直到刘武周大势已去,他也只好投降秦王,并受到重用。
分析一番之后,李鸿运陷入了沉默。
从秦王给出的标准答桉来看,要干掉刘武周,就要先干掉宋金刚;要干掉宋金刚,就要先干掉尉迟敬德。
怎么干掉尉迟敬德呢?
不仅要准确地埋伏他,而且还要有两名擅长骑兵的将领对他进行压制。
因为尉迟敬德自己就是最顶尖的骑兵将领,只让一个人去埋伏他并不稳妥。
秦王派出的是两名顶级骑兵将领,殷开山和秦叔宝。
但是问题来了,这两个人现在都不在李鸿运的手下……
而且李鸿运也不可能再在美良川埋伏尉迟敬德,因为在这个世界线中,他没有弃守晋阳,所以双方的战线已经跟历史上完全不同了。
“看来想要收服这个门神,还是得我亲自出马……”
刘武周是必须要拿下的,否则李鸿运根本无法从秦王手中抢到讨伐王世充的机会;尉迟敬德也是必须拿下的,这个人在玄武门之变中将会发挥关键作用,不能将他拱手让给秦王。
李鸿运看向地图,此时他的大军同时占据着晋阳和榆次,这两个地点分别在黄蛇岭的西方和南方,隐隐呈现出包围之势。
而且晋阳和榆次都是经营许久的据点,城防比较靠谱。
但黄蛇岭地势较高,所以居高临下,也比较有优势,贸然仰攻绝非良策。
所以,谁主动进攻都讨不到好处,双方长期对峙已成定局。
可是对峙过程中,双方也会不断派出骑兵互相袭扰,此时李鸿运手下并没有能必胜尉迟敬德的骑兵将领。
即便是李鸿运亲自出马,也未必就能有必胜尉迟敬德的把握。
最好还是像秦王那样,在尉迟敬德的必经之路上设伏,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和手下最能打的骑兵将领,一战给他彻底打服。
此时尉迟敬德的必经之路是哪里呢?
李鸿运继续沿着地图,向西北方向看。
从此时的版图上看,梁朝显然占据着最大的地盘,而刘武周的根据地马邑则是在晋阳的正北方。
两军相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袭扰粮道,也可以……绕后突袭!
秦王在柏壁之战时,就是这么打的。
在美良川大败尉迟敬德之后,梁军连战连胜、士气高涨。手下人纷纷劝说,希望他立刻与宋金刚决战。
但秦王却拒绝了,并说宋金刚连战连捷、兵锋正盛,此时还不到决战的时候。
他派出将领向西跨过吕梁山,直插介休、孟门关,隔绝了宋金刚的粮道。
一直僵持到宋金刚粮草不继、军心溃散,这才果断出击,狂追数百里,一战而定乾坤。
所以,李鸿运自然也想到了这个办法。
此时他的战线虽然整体北移,双方对峙于晋阳、榆次,但李鸿运同样可以越过吕梁北上,迂回到刘武周、宋金刚的大军后方,尝试着隔绝他们与马邑的后勤粮道。
从地图上来看,秦王对峙于柏壁的时候,宋金刚的补给线更长,粮食消耗更快,所以这种方法更容易奏效。
而李鸿运此时对峙于晋阳、榆次,刘武周、宋金刚的补给线就短了许多。
但李鸿运的优势在于,没有经历过晋阳大败,他手上的兵远多于秦王,人数上占据优势。
而且,马邑是刘武周的老巢,在进攻时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到时候宋金刚极有可能派遣尉迟敬德回去救援,而在路上伏击尉迟敬德,就有可能一战而胜之!
确定了计划之后,李鸿运立刻开始谋划。
此时他已经有了金色天赋的加持,所以对着行军地图排兵布阵,一切都顺畅无比。
所谓兵法,其实最关键的地方就在细节。
把孙子兵法背得滚瓜烂熟也没用,因为一般人掌握再多的军事理论也根本用不到实战中,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但现在李鸿运有了天赋加持,谋划中的种种细节全都烂熟于心,各种应急状况也都提前做好了准备。
于是,他留下主力大军镇守晋阳、榆次,坚决不出战,而自己则是亲率一支偏师,越过吕梁山脉,长途奔袭刘武周的大本营马邑。
第一次进展不顺利,但没关系,李鸿运还可以再来。
第二次他成功避开了刘武周军队的眼线,奇袭马邑,让刘武周大惊失色,赶忙留派尉迟敬德带领骑兵火速回援。
结果路上正好闯入李鸿运设下的埋伏圈,一番激战之后,尉迟敬德大败。
眼见大军后勤有被彻底截断的风险,刘武周只好留宋金刚断后,自己则先一步返回。
李鸿运率军与刘武周激战,而此时晋阳、榆次的诸将看到对峙的敌人后撤也果断出击。
只是这些将领跟秦王比显然还是差远了。
秦王能够抓住宋金刚后撤的时机一日八战、两日不进食、三日不解甲,狂追数百里,将宋金刚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但这些将领明显没有秦王的决断力,只能勉强咬在宋金刚的大军后面。
当然李鸿运也不强求他们的进兵速度,反而还告戒过他们不要冒进。
因为这些将领可没有秦王的本事,万一被宋金刚埋伏就遭了。
所以双方一路纠缠,而李鸿运则是突然南下,在楼烦阻截住了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大军。
此战,李鸿运骑着战马在前线指挥战斗,箭无虚发,梁军士气大振,在集合了优势兵力之后,将刘武周、宋金刚彻底击溃。
两人带着残兵向北逃亡,自认... -->>
再战刘武周,李鸿运信心满满。
有了金色天赋的加持,他既可以冲锋陷阵,也可以运筹帷幄。
然而剧本却并未完全按照他想象中的发展。
刘武周派出手下尉迟敬德前来挑战,李鸿运还是按照秦王的路线,坚壁清野相持,同时派出手下游骑兵去袭扰刘武周的粮道。
然而,尉迟敬德带着刘武周的骑兵,把李鸿运派出去的骑兵一顿暴揍,宗罗睺仅以身免。
李鸿运很无语,什么情况!
这尉迟敬德未免也太虎了!
对于到底如何逮住尉迟敬德,李鸿运毫无头绪。
他只好又去看了一遍秦王收服这张SSR门神的关键战役:美良川之战。
在原本的历史中,秦王本来驻扎在柏壁与刘武周大军对战,同时夏县的吕崇茂反叛,于是梁高祖又派出永安王前去讨伐吕崇茂。
结果没想到吕崇茂向刘武周求援,尉迟敬德率军南下,而永安王因为疏于防范,在夏县被打得大败,包括永安王和工部尚书在内的重臣全部被俘。
整个夏县的梁军重兵集团灰飞烟灭,这其中还有许多是从其他战场抽调的梁军。
此时梁军处于全面劣势,驻扎柏壁的秦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消极防守,抽出一部分兵力南下蒲州、重建防线,要么是主动进攻。
主动进攻的风险自然是很大的,因为此时他手中的兵力也就是三万人左右,如果再分兵南下,万一宋金刚突然调集重兵全力打过来,柏壁也被突破,梁军的局势就全面崩盘了。
但消极防守的话,显然前景也不会太好。短期内不会出问题,但却做不到扭转颓势。
于是,秦王选择主动进攻。
他并没有贸然地莽上去,而是算准了尉迟敬德要返回与宋金刚会师,一定会走美良川。
于是,秦王在美良川设下伏兵,由殷开山、秦叔宝两名擅长骑兵的将领压制尉迟敬德,并在美良川大破之,斩首两千余级,梁军重新夺回了之前夏县惨败被夺走的大量战俘、辎重。
自此之后,尉迟敬德可以说是见一次就被秦王吊打一次,直到刘武周大势已去,他也只好投降秦王,并受到重用。
分析一番之后,李鸿运陷入了沉默。
从秦王给出的标准答桉来看,要干掉刘武周,就要先干掉宋金刚;要干掉宋金刚,就要先干掉尉迟敬德。
怎么干掉尉迟敬德呢?
不仅要准确地埋伏他,而且还要有两名擅长骑兵的将领对他进行压制。
因为尉迟敬德自己就是最顶尖的骑兵将领,只让一个人去埋伏他并不稳妥。
秦王派出的是两名顶级骑兵将领,殷开山和秦叔宝。
但是问题来了,这两个人现在都不在李鸿运的手下……
而且李鸿运也不可能再在美良川埋伏尉迟敬德,因为在这个世界线中,他没有弃守晋阳,所以双方的战线已经跟历史上完全不同了。
“看来想要收服这个门神,还是得我亲自出马……”
刘武周是必须要拿下的,否则李鸿运根本无法从秦王手中抢到讨伐王世充的机会;尉迟敬德也是必须拿下的,这个人在玄武门之变中将会发挥关键作用,不能将他拱手让给秦王。
李鸿运看向地图,此时他的大军同时占据着晋阳和榆次,这两个地点分别在黄蛇岭的西方和南方,隐隐呈现出包围之势。
而且晋阳和榆次都是经营许久的据点,城防比较靠谱。
但黄蛇岭地势较高,所以居高临下,也比较有优势,贸然仰攻绝非良策。
所以,谁主动进攻都讨不到好处,双方长期对峙已成定局。
可是对峙过程中,双方也会不断派出骑兵互相袭扰,此时李鸿运手下并没有能必胜尉迟敬德的骑兵将领。
即便是李鸿运亲自出马,也未必就能有必胜尉迟敬德的把握。
最好还是像秦王那样,在尉迟敬德的必经之路上设伏,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和手下最能打的骑兵将领,一战给他彻底打服。
此时尉迟敬德的必经之路是哪里呢?
李鸿运继续沿着地图,向西北方向看。
从此时的版图上看,梁朝显然占据着最大的地盘,而刘武周的根据地马邑则是在晋阳的正北方。
两军相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袭扰粮道,也可以……绕后突袭!
秦王在柏壁之战时,就是这么打的。
在美良川大败尉迟敬德之后,梁军连战连胜、士气高涨。手下人纷纷劝说,希望他立刻与宋金刚决战。
但秦王却拒绝了,并说宋金刚连战连捷、兵锋正盛,此时还不到决战的时候。
他派出将领向西跨过吕梁山,直插介休、孟门关,隔绝了宋金刚的粮道。
一直僵持到宋金刚粮草不继、军心溃散,这才果断出击,狂追数百里,一战而定乾坤。
所以,李鸿运自然也想到了这个办法。
此时他的战线虽然整体北移,双方对峙于晋阳、榆次,但李鸿运同样可以越过吕梁北上,迂回到刘武周、宋金刚的大军后方,尝试着隔绝他们与马邑的后勤粮道。
从地图上来看,秦王对峙于柏壁的时候,宋金刚的补给线更长,粮食消耗更快,所以这种方法更容易奏效。
而李鸿运此时对峙于晋阳、榆次,刘武周、宋金刚的补给线就短了许多。
但李鸿运的优势在于,没有经历过晋阳大败,他手上的兵远多于秦王,人数上占据优势。
而且,马邑是刘武周的老巢,在进攻时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到时候宋金刚极有可能派遣尉迟敬德回去救援,而在路上伏击尉迟敬德,就有可能一战而胜之!
确定了计划之后,李鸿运立刻开始谋划。
此时他已经有了金色天赋的加持,所以对着行军地图排兵布阵,一切都顺畅无比。
所谓兵法,其实最关键的地方就在细节。
把孙子兵法背得滚瓜烂熟也没用,因为一般人掌握再多的军事理论也根本用不到实战中,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但现在李鸿运有了天赋加持,谋划中的种种细节全都烂熟于心,各种应急状况也都提前做好了准备。
于是,他留下主力大军镇守晋阳、榆次,坚决不出战,而自己则是亲率一支偏师,越过吕梁山脉,长途奔袭刘武周的大本营马邑。
第一次进展不顺利,但没关系,李鸿运还可以再来。
第二次他成功避开了刘武周军队的眼线,奇袭马邑,让刘武周大惊失色,赶忙留派尉迟敬德带领骑兵火速回援。
结果路上正好闯入李鸿运设下的埋伏圈,一番激战之后,尉迟敬德大败。
眼见大军后勤有被彻底截断的风险,刘武周只好留宋金刚断后,自己则先一步返回。
李鸿运率军与刘武周激战,而此时晋阳、榆次的诸将看到对峙的敌人后撤也果断出击。
只是这些将领跟秦王比显然还是差远了。
秦王能够抓住宋金刚后撤的时机一日八战、两日不进食、三日不解甲,狂追数百里,将宋金刚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但这些将领明显没有秦王的决断力,只能勉强咬在宋金刚的大军后面。
当然李鸿运也不强求他们的进兵速度,反而还告戒过他们不要冒进。
因为这些将领可没有秦王的本事,万一被宋金刚埋伏就遭了。
所以双方一路纠缠,而李鸿运则是突然南下,在楼烦阻截住了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大军。
此战,李鸿运骑着战马在前线指挥战斗,箭无虚发,梁军士气大振,在集合了优势兵力之后,将刘武周、宋金刚彻底击溃。
两人带着残兵向北逃亡,自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