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回到明朝做千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37章 宁夏平、论功行赏
万历二十年八月二十一日,公元1592年9月28日。
秋高气爽,草长马肥,天气颇有些凉意。
镇北堡处在贺兰山山脉中间,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离宁夏城西约有70里,全以黄土夯筑而成。整个堡的外形雄浑,苍凉,带着浓浓的荒凉及黄土味。
镇北堡地势重要,在这里,有着大明宁夏镇一千总守之。此时,在镇北堡外,正有数百名蒙古骑兵呼啸示威着,激起一片片的尘土。正是蒙古顺义王撦力克增援宁夏城叛军的两路援兵之一。
看着堡外的蒙古骑兵,守军只是紧闭堡门不出。
与此同时,在离宁夏城北数十里远的李纲堡惠农河附近,数以万计的蒙古兵,正在密密麻麻地用“浑脱”渡河。
这“浑脱”是一种牛皮囊,平时游牧民族用于盛装乳酪。北地缺乏林木,所以他们行军遇到河流时,都是用“浑脱”渡河。把衣服和其他物件放入皮袋,把袋口捆紧,人坐在上面,渡河时,把皮袋系于马尾,派一个人在前面同马一起游水,以便牵着马前进。这样就渡过了河。
这种渡河的方法,最先盛行于唐朝的军队,之后被游牧民族普遍使用。特别是在宁夏镇,由于河流众多,所以塞外的蒙古人骚扰宁夏边地时,夏秋都是用浑脱浮渡,严冬时则踏冰卒入,入寇宁夏镇各地。
“大汗,部族的勇士们己经尽数渡过河流了。”
在惠农河西岸,一个亲将策马过来,对骑坐马上,正沉思不己的蒙古顺义王撦力克道。
“很好,传令下去,让各队的千夫长,百夫长尽快整队,两天后,我们就要到达宁夏城下。”
那亲将领令而去,撦力克满意地看去,放眼身旁,周边的蒙古人都是身着皮袍皮帽,身上背着大大的弓和巨大的箭壶,个个骑在马上,军伍从河的渡口一路排来,蜿蜒得如一条长蛇般。
……
两天后。
“禀军门,前方数里己是张亮堡,己可窥见虏贼探马。”
“来得好。传令下去,全军披甲整队,随我杀贼。”
“末将领命!”
中军哱啰声响起,立时全军响起一片的甲叶声音。李如松身旁,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宣府镇军队,人数约在万余,其中在李如松身旁的,是亲将李宁率领的千余家丁,个个都是身披重甲,兵强马壮。
此次撦力克领军援助哱拜,总督叶梦熊得到消息后,就挑选城下各镇将官,前往迎敌。此时在宁夏城下,可说是猛将如云,特别是前些日的黄来福,麻贵,龚子敬,董一元等人,战功更是显著。
他们的军功让人眼热,听闻蒙古人又入寇后,很多将官都是跃跃欲试。不过总督叶梦熊有自己的考虑,所以最后他命令提督李如松,亲自领兵一万人,前往迎敌。
李如松领着大军,二十一日从宁夏城下出发,到了今天的二十三日,己到张亮堡,在这里,他遇到了撦力克部的主力。
……
“将士们,杀贼啊。”
张亮堡外硝烟弥漫,铁箭火铳横飞,杀声一片。在军阵的最前面,李如松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面。见主将如此,不论是家丁们还是宣府镇普通官兵,都是非常受鼓舞,争先恐后地与敌搏斗。
这里有蒙古撦力克部的主力,撦力克身为蒙古顺义王,蒙古大小数十部名义上的大汗,麾下的将士也非常精锐,两军从卯时战到巳时,各死伤数百人,还是未分胜负。
直到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率队及时赶到,实施两路夹击,撦力克才大败,率部拼命奔逃。明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贺兰山下,撦力克部蒙古兵四散而逃,众人争先奔走出塞。最后李如松部捕斩蒙古人一千三百三十余级,获驼马无数。
消息传回,宁夏城下一片欢腾,叶梦熊、朱正色、梅国桢均上奏报捷,叶梦熊上奏道:“大挫贼锋,城破在旦夕”。万历帝闻后,大喜,下诏赏赐,督抚、将士赐金不等。
随后宁夏城下的大明官军,又将捕斩的蒙古人首级,全部用竹竿悬挂,立于宁夏城下,城内的叛军看后,个个更感丧气。加上官军两次挫败河套部蒙古人的增援,使宁夏城的叛军外援断绝,士气衰落无比。
到了这个时候,黄来福知道宁夏城平,只在不远了。
八月二十七日。
城外大明军队又决大坝水灌城,这让宁夏城的四面,被水浸坏的地方越来越多。
九月三日。
浙江参将杨文率一干浙兵援军来到宁夏城下,军心大振。到了这个时候,总督叶梦熊己经决定让全军大造船筏,作好攻城准备。他还布告军中,有能先登城者,赏万金,这让城下明军个个奋勇,勉图效力。
九月七日。
在洪水的浸泡下,宁夏城北关终于城墙崩坏,倒塌的地方达数丈,哱承恩、许朝等叛将忙到北关督守。
九月八日。
城下大明官军发起攻击,南关薛永寿等约为内应,明军以声东击西之计,佯调舟筏击北关,哱承恩、许朝二叛将果然到北关督战。趁这个时候,李如松,萧如熏等将亲自带着精锐家丁们突击南关,黄来福也带着自己的三百家丁们,紧跟在后。
老总兵牛秉忠,己经七十岁了,还是奋勇先登。监军梅国... -->>
第137章 宁夏平、论功行赏
万历二十年八月二十一日,公元1592年9月28日。
秋高气爽,草长马肥,天气颇有些凉意。
镇北堡处在贺兰山山脉中间,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离宁夏城西约有70里,全以黄土夯筑而成。整个堡的外形雄浑,苍凉,带着浓浓的荒凉及黄土味。
镇北堡地势重要,在这里,有着大明宁夏镇一千总守之。此时,在镇北堡外,正有数百名蒙古骑兵呼啸示威着,激起一片片的尘土。正是蒙古顺义王撦力克增援宁夏城叛军的两路援兵之一。
看着堡外的蒙古骑兵,守军只是紧闭堡门不出。
与此同时,在离宁夏城北数十里远的李纲堡惠农河附近,数以万计的蒙古兵,正在密密麻麻地用“浑脱”渡河。
这“浑脱”是一种牛皮囊,平时游牧民族用于盛装乳酪。北地缺乏林木,所以他们行军遇到河流时,都是用“浑脱”渡河。把衣服和其他物件放入皮袋,把袋口捆紧,人坐在上面,渡河时,把皮袋系于马尾,派一个人在前面同马一起游水,以便牵着马前进。这样就渡过了河。
这种渡河的方法,最先盛行于唐朝的军队,之后被游牧民族普遍使用。特别是在宁夏镇,由于河流众多,所以塞外的蒙古人骚扰宁夏边地时,夏秋都是用浑脱浮渡,严冬时则踏冰卒入,入寇宁夏镇各地。
“大汗,部族的勇士们己经尽数渡过河流了。”
在惠农河西岸,一个亲将策马过来,对骑坐马上,正沉思不己的蒙古顺义王撦力克道。
“很好,传令下去,让各队的千夫长,百夫长尽快整队,两天后,我们就要到达宁夏城下。”
那亲将领令而去,撦力克满意地看去,放眼身旁,周边的蒙古人都是身着皮袍皮帽,身上背着大大的弓和巨大的箭壶,个个骑在马上,军伍从河的渡口一路排来,蜿蜒得如一条长蛇般。
……
两天后。
“禀军门,前方数里己是张亮堡,己可窥见虏贼探马。”
“来得好。传令下去,全军披甲整队,随我杀贼。”
“末将领命!”
中军哱啰声响起,立时全军响起一片的甲叶声音。李如松身旁,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宣府镇军队,人数约在万余,其中在李如松身旁的,是亲将李宁率领的千余家丁,个个都是身披重甲,兵强马壮。
此次撦力克领军援助哱拜,总督叶梦熊得到消息后,就挑选城下各镇将官,前往迎敌。此时在宁夏城下,可说是猛将如云,特别是前些日的黄来福,麻贵,龚子敬,董一元等人,战功更是显著。
他们的军功让人眼热,听闻蒙古人又入寇后,很多将官都是跃跃欲试。不过总督叶梦熊有自己的考虑,所以最后他命令提督李如松,亲自领兵一万人,前往迎敌。
李如松领着大军,二十一日从宁夏城下出发,到了今天的二十三日,己到张亮堡,在这里,他遇到了撦力克部的主力。
……
“将士们,杀贼啊。”
张亮堡外硝烟弥漫,铁箭火铳横飞,杀声一片。在军阵的最前面,李如松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面。见主将如此,不论是家丁们还是宣府镇普通官兵,都是非常受鼓舞,争先恐后地与敌搏斗。
这里有蒙古撦力克部的主力,撦力克身为蒙古顺义王,蒙古大小数十部名义上的大汗,麾下的将士也非常精锐,两军从卯时战到巳时,各死伤数百人,还是未分胜负。
直到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率队及时赶到,实施两路夹击,撦力克才大败,率部拼命奔逃。明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贺兰山下,撦力克部蒙古兵四散而逃,众人争先奔走出塞。最后李如松部捕斩蒙古人一千三百三十余级,获驼马无数。
消息传回,宁夏城下一片欢腾,叶梦熊、朱正色、梅国桢均上奏报捷,叶梦熊上奏道:“大挫贼锋,城破在旦夕”。万历帝闻后,大喜,下诏赏赐,督抚、将士赐金不等。
随后宁夏城下的大明官军,又将捕斩的蒙古人首级,全部用竹竿悬挂,立于宁夏城下,城内的叛军看后,个个更感丧气。加上官军两次挫败河套部蒙古人的增援,使宁夏城的叛军外援断绝,士气衰落无比。
到了这个时候,黄来福知道宁夏城平,只在不远了。
八月二十七日。
城外大明军队又决大坝水灌城,这让宁夏城的四面,被水浸坏的地方越来越多。
九月三日。
浙江参将杨文率一干浙兵援军来到宁夏城下,军心大振。到了这个时候,总督叶梦熊己经决定让全军大造船筏,作好攻城准备。他还布告军中,有能先登城者,赏万金,这让城下明军个个奋勇,勉图效力。
九月七日。
在洪水的浸泡下,宁夏城北关终于城墙崩坏,倒塌的地方达数丈,哱承恩、许朝等叛将忙到北关督守。
九月八日。
城下大明官军发起攻击,南关薛永寿等约为内应,明军以声东击西之计,佯调舟筏击北关,哱承恩、许朝二叛将果然到北关督战。趁这个时候,李如松,萧如熏等将亲自带着精锐家丁们突击南关,黄来福也带着自己的三百家丁们,紧跟在后。
老总兵牛秉忠,己经七十岁了,还是奋勇先登。监军梅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