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清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年纪不大的孙子也不是善茬,收拾起叔叔来一点也不手软。所谓以德服人和以理服人,都被扔到墙角种蘑菇去了。
如果他料到了……世上的事,本就没有如果。
大人物之间的博弈,同此时的孟清和扯不上丁点关系,唯一受到影响的,大概就是沈副千户应下的恩赏要拖一段时日。
对这一点,孟总旗表示理解,手下的兄弟也没提出异议。
非常时期,没办法的事情。如今卫所上下都在忙,隐隐之中似有暗潮涌动。孟清和有自知之明,他现在还是只小虾米,明哲保身才最为重要。
前几日,洪武帝遗诏也颁行天下。
遗诏中写明,各地藩王留守,不得到京城祭奠。
燕王是在去京城奔丧的路上接到的诏令,同行的还有北平府各地官署派出的官员。想起自己老爹去世,这些下级都能去致祭,自己这个做儿子却不行,心中难免不是滋味。
有同样感想的不只是燕王,也包括分封到其他各地的藩王,碍于洪武帝定下的诏令,倒也没哪个藩王敢在此时公开抗-议。
燕王在路上折返,心里有火气发不出来,燕王府中的道衍和尚再次看到了时机,几乎是一天三遍的开始对燕王进行疲劳轰炸。
王爷,如您这般雄主英才,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造-反这一伟大事业中来!
王爷,造-反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报复的人才能做到的伟大事业!
王爷,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您家啊!
平日里,道衍和尚几乎见天的把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挂在嘴边,燕王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说一点心思没有,平白清正是假的,但他需要考虑的事情远比道衍和尚多得多。
造反成功,坐上皇位,拥得天下,大善。
造反失败,一无所有,去见老爹,大大的不善。
反还是不反?这是个问题。
就在燕王举棋不定,还拿不定主意时,建文帝朱允炆已经准备帮他做出决定了。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刚登基一个月,周王次子突然密报周王向朝廷图谋不轨,建文帝立刻下令曹国公李景隆率兵奔赴周王封地,二话不说把周王抓了起来。
很快,周王就因“罪名确凿”被贬为庶人,流放云南劳动改造去了。
不得不承认,建文帝的确洪武帝的亲孙子,当初流放沈万三,洪武帝选择的也是云南。
风水宝地啊。
收拾了周王之后,建文帝没再急着动手,或许也是想看看叔叔们反应。
周王是燕王的亲兄弟,同父同母,无论怎么看,建文帝此举都和捅了马蜂窝无异。
这是杀鸡给看呢?
这下子,就算燕王还有犹豫,也不得不认真考虑道衍所鼓吹的--造--反-理论了。
进入八月,距离秋收越来越近,北疆诸卫开始进入全面的戒备。
洪武帝驾崩,新皇登基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草原,今年的打草谷,这些邻居是来还是不来?
怎么想,都是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些。
不只来,怕是人头不会少。
孟清和仍奉命戍守城北十里处的瞭望墩台。
地堡已经建好,郑千户亲自来看过,对整个工程大表赞赏。卫指挥使徐忠的奏疏已经送出,在送往京城之前,先送到了北平府,放到了有司的案头。
孟清和同前郎中大人商量过,用野物换粮食的交易可以暂停了。秋后就要麦收,换来的粮食也足够支应弟兄们这段时间的生活,还有沈副千户发下的布匹,盐巴,不需要继续冒险。
手下多了不少新面孔,及时收手,小心些才是上策。
而且……
孟清和直起身,站在山顶,眺望远处,洪武帝大行了,建文帝登基了,他应该认真计划一下,接下来该干点什么了。
小虾米也有小虾米的优势,不是吗?
远处卷起一片烟尘,一支骑兵正飞驰而来,瞭望墩台的边军立刻提高了警觉。
骑兵径直朝墩台而来,待到两百步左右,骑士们一勒马缰,骏马扬起前蹄,踏起一片尘土。
看清骑兵身上的袢袄和熟悉的长刀,墩台守军才松了口气,一人爬上地堡二层,示意堡顶上的人不必点燃狼烟,是自己人。
见墩台守军不再戒备,骑兵才继续向前,为首者,正是不久前被授游击将军的沈副千户,沈瑄。
而年纪不大的孙子也不是善茬,收拾起叔叔来一点也不手软。所谓以德服人和以理服人,都被扔到墙角种蘑菇去了。
如果他料到了……世上的事,本就没有如果。
大人物之间的博弈,同此时的孟清和扯不上丁点关系,唯一受到影响的,大概就是沈副千户应下的恩赏要拖一段时日。
对这一点,孟总旗表示理解,手下的兄弟也没提出异议。
非常时期,没办法的事情。如今卫所上下都在忙,隐隐之中似有暗潮涌动。孟清和有自知之明,他现在还是只小虾米,明哲保身才最为重要。
前几日,洪武帝遗诏也颁行天下。
遗诏中写明,各地藩王留守,不得到京城祭奠。
燕王是在去京城奔丧的路上接到的诏令,同行的还有北平府各地官署派出的官员。想起自己老爹去世,这些下级都能去致祭,自己这个做儿子却不行,心中难免不是滋味。
有同样感想的不只是燕王,也包括分封到其他各地的藩王,碍于洪武帝定下的诏令,倒也没哪个藩王敢在此时公开抗-议。
燕王在路上折返,心里有火气发不出来,燕王府中的道衍和尚再次看到了时机,几乎是一天三遍的开始对燕王进行疲劳轰炸。
王爷,如您这般雄主英才,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造-反这一伟大事业中来!
王爷,造-反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报复的人才能做到的伟大事业!
王爷,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您家啊!
平日里,道衍和尚几乎见天的把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挂在嘴边,燕王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说一点心思没有,平白清正是假的,但他需要考虑的事情远比道衍和尚多得多。
造反成功,坐上皇位,拥得天下,大善。
造反失败,一无所有,去见老爹,大大的不善。
反还是不反?这是个问题。
就在燕王举棋不定,还拿不定主意时,建文帝朱允炆已经准备帮他做出决定了。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刚登基一个月,周王次子突然密报周王向朝廷图谋不轨,建文帝立刻下令曹国公李景隆率兵奔赴周王封地,二话不说把周王抓了起来。
很快,周王就因“罪名确凿”被贬为庶人,流放云南劳动改造去了。
不得不承认,建文帝的确洪武帝的亲孙子,当初流放沈万三,洪武帝选择的也是云南。
风水宝地啊。
收拾了周王之后,建文帝没再急着动手,或许也是想看看叔叔们反应。
周王是燕王的亲兄弟,同父同母,无论怎么看,建文帝此举都和捅了马蜂窝无异。
这是杀鸡给看呢?
这下子,就算燕王还有犹豫,也不得不认真考虑道衍所鼓吹的--造--反-理论了。
进入八月,距离秋收越来越近,北疆诸卫开始进入全面的戒备。
洪武帝驾崩,新皇登基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草原,今年的打草谷,这些邻居是来还是不来?
怎么想,都是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些。
不只来,怕是人头不会少。
孟清和仍奉命戍守城北十里处的瞭望墩台。
地堡已经建好,郑千户亲自来看过,对整个工程大表赞赏。卫指挥使徐忠的奏疏已经送出,在送往京城之前,先送到了北平府,放到了有司的案头。
孟清和同前郎中大人商量过,用野物换粮食的交易可以暂停了。秋后就要麦收,换来的粮食也足够支应弟兄们这段时间的生活,还有沈副千户发下的布匹,盐巴,不需要继续冒险。
手下多了不少新面孔,及时收手,小心些才是上策。
而且……
孟清和直起身,站在山顶,眺望远处,洪武帝大行了,建文帝登基了,他应该认真计划一下,接下来该干点什么了。
小虾米也有小虾米的优势,不是吗?
远处卷起一片烟尘,一支骑兵正飞驰而来,瞭望墩台的边军立刻提高了警觉。
骑兵径直朝墩台而来,待到两百步左右,骑士们一勒马缰,骏马扬起前蹄,踏起一片尘土。
看清骑兵身上的袢袄和熟悉的长刀,墩台守军才松了口气,一人爬上地堡二层,示意堡顶上的人不必点燃狼烟,是自己人。
见墩台守军不再戒备,骑兵才继续向前,为首者,正是不久前被授游击将军的沈副千户,沈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