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李锐回京 (1/2)
笔趣阁 www.biqugexs.org,老身聊发少年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灵原县的三千逆军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这城占的如此容易,丢的也如此容易。
先是天上飞来了一堆会漂浮的灯火,等到了灵原县的上空,这些灯突然坠下,掉落到各方百姓的院子中、屋檐上。
这些灯上写着檄文,痛斥汾州马场之人动乱,夺了御使仪仗过来诈城,又声明如今朝廷王师前来平乱,希望灵原县百姓配合云云。
百姓们见“天降奇灯”,还以为是老天相助,心中就已经信了八分,再一看内容,他们的县令果然是被冤枉的,那占了城的军队才是乱军,心中更是义愤填膺。
孔明灯落下后不久,凉州一万军队也已经开拔到了北门,这些叛军虽然也捡到了孔明灯,看到了信件,但除了破罐子破摔,也没有了其他办法。
他们原本就是打着“瓮中捉鳖”的想法,最重要的就是内外无法互通,如今全城百姓都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城外又来了一万多的正规军,被“瓮中捉鳖”的倒成了他们。
而李茂等人选择这时候放孔明灯,就是为了让百姓有所准备,不要轻易在北门混战中被沦为人质,倒让他们为难。
事实上北门被这一万凉州兵攻打,那支骑兵也没有办法分出人手去抓百姓做人质,他们原就不是守城队伍,仅靠三千人守住北门,就连他们自己都知道是妄想。
恨就恨西军来的太快!
话说另一边,灵原县的壮丁们趁着北门陷入混战之机,操1着各种家伙冲了灵原县衙门,杀了那里看守的几十个兵丁,救回了汪志明。
汪志明临危不乱,听到这些乡勇说清外面的局势,立刻指挥众人接应西军。两边内外夹击,北门被很快被打开,凉州军队杀入,剿灭一千多人,俘虏了一千多人。
那首领当场自刎。这首领若是不死,回到京中是要被千刀万剐,受凌迟之刑而死的,他死的这般干脆,倒是便宜了他。
灵原县被夺回的那一夜,凉州左郎将、御使中丞周青、信国公李茂、汾州右参议刘鹏联名上折,将此事来龙去脉,包括灵原县一丢一得的经历写的清清楚楚,火速发往京城,请求皇帝定夺。
此时灵原县因为这一场动乱,乡勇也有死伤。汪志明被俘,一夜未眠,被关押的时候又是粒米未进,他先是指挥百姓接应凉州军队,后来又安抚民众,抚恤死难的乡勇,为这些人向汾州上官写折申请这些家庭免除徭役和赋税等等,终是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李茂等人见汪志明实在是太辛苦,便吩咐衙内差役不要吵醒他,让他好好休息。
西军都到了灵原,李茂和御使又广发通函,汾州的各使司府县不可能装聋作哑,各地纷纷来拜,一时间灵原县车水马龙,李茂等人忙的焦头烂额,还要抽空接见这些人,一时间累的叫苦不迭。
这一日,好不容易能偷得半天空闲,几人聚在一起,稍作闲聊。
此次夺城之战,李锐立了大功。
“李大公子,你如何确定这灯一定会掉入城内?”刘鹏手中拿着一盏孔明灯,翻来覆去的仔细看,怎么也看不出其中玄妙。
昨夜李锐献计献策,教导官兵与家将连夜做了上百盏孔明灯,会写字的兵丁用大白话把檄文的内容写在灯上,在城外燃放,孔明灯顺利的进入了城中,这才有后来的里应外合之事。
“玄机就在这火布上。我祖母在家中曾和工部官员讨论过这件事,若想控制孔明灯何时降落,只要控制这火油何时烧完便可。我先燃了一枚孔明灯,放了足量的火油,计算出时间,再按我需要的时间,增加火油的量,如此,便可得出这孔明灯飞多久才会掉落。再加上升空中可能消耗的火油,我又酌情加了一点,这才有一大半成功掉落在城中。”
李锐谦虚地笑着说:“其实也是侥幸,今夜正好刮了东南风,我才想起孔明灯来。”
“这可不是侥幸。你小小年纪,能奔袭千里救叔,可谓是有勇有谋。此灯传讯,减少了城内的伤亡,又提早告知了百姓防备,这才没有酿成逆军铤而走险的祸事。”
周青对李锐的评价极高,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不但用最快的速度到了凉州,而且还讨了救兵来解了这灵原之围。
这孔明灯只在书中见过,信国公府上却将它复制了出来,又用于战事,外界传言李老国公著有《三国演义》,信国公府的邱老太君得李老国公教导,长于机关器械之术,怕不是空穴来风。
李茂昨日见到李锐来了汾州,惊了个半死,恨不得拿家中的鞭子抽他一顿才好。
他兄长就留下这一点骨血,若是有了什么万一,他兄长一脉就此断绝,他岂不是成了李家的罪人?
可今日他见自家侄儿不但智勇双全,而且半点没有年轻人的轻浮之色,心中也不免快慰不已,脸上一直挂着“快来看这是我家侄子”的笑容。
待问及此事,李锐说了如何带着杜先生和家将们前往通州找周御使求援,此事李茂已经在周青哪里知晓。只是后来如何去凉州找舅舅借人打探消息,又路遇马贼,顺藤摸瓜救了送信的羯人。如何在羯人那里得知了叔父的消息,去都尉府报讯,陆将军连夜调兵,他如何随军到了此处云云,让李茂越听越心惊。
他虽说的简单,很多地方都是一言带过,李茂却能听出其中的凶险和决心,一时间李茂心中百感交集,一下子对自己如何纵容方氏养废这个侄子满怀愧疚,一下子又在感叹这孩子是何时成长的如此优秀,完全超出他的预计。
幸好他及时收手,再也没有做出一丝荒唐之事来!
李茂想的很多,却无人可以抒发,愧疚感叹感激通通全部化为一腔温情。
他下定决心,从此往后,他便要将这个侄儿当做亲生孩儿一般教养,怎么也不能荒废了他的才华,得好好抚养他成人,看着他建功立业才成。
京城,紫宸殿朝议中。
“今日,朕收到了汾州快马来报的折子……”楚睿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奏书,“汾州马场有逆贼作乱,圈养了上万匹战马却不通报朝廷,在草原上私圈草场,引得牧民一片激愤。后见李国公出京巡查,竟伙同叛贼半路截杀,致使一百多骁骑营精兵死于吕梁,李国公吉人天相,逃出生天,后又九死一生,到达了灵原。”
众朝臣听得这其中的一波三折,顿时议论纷纷,互相打眼色的有,面色沉重的也有。楚睿在上面对他们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心中一声冷笑,接着又说道:
“此事还没有完。那意图谋反之人眼见事情就要败露,居然派了三千骑兵奔赴灵原,夺了灵原县,准备把知情之人杀个干干净净,再夺了马场。”
这下朝臣一片哗然。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若真是如此,请速速出兵,收服灵原。”晋国公张诺走出来奏道:“兵者大事也,决不可姑息。”
他听得皇帝如此说,以为李茂也在灵原县,被他们给抓了。又怕皇帝以李茂为念,延误了战机,连忙启奏。
也有些世族官宦心内高兴,恨不得李茂就死在那里最好。
“不用了,如今灵原之乱已经平定。李茂被草原上的羯人所救,派出使者从草原绕道去了凉州,搬来了西军,正好解了灵原之危。此外,通州赈灾的御史中丞周青也提前到了汾州,夺了马场,抢回了万匹战马。”
楚睿见下面众臣神情大变,心中涌起无限的快意。
他日日坐在京中和这些大臣扯皮,何时有现在这般把他们吓得大惊失色的场景。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乐上几日了。
楚睿心情大好,振臂一呼:
“朕有这些忠臣良将,又何愁大楚不兴?”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跪下山呼万岁。
楚睿站在龙庭之上,自觉从登基到现在,从未像现在这般满足过。他在一片“万岁声”中,站起身,连颁几道御令,众臣摄于其威,竟是没有多少反对之声。
楚睿先是命令中军先接管马场,四周调集粮草以供马场只需,又命令那支西军押解俘虏和逆贼回京。
汾州布政使和指挥使在任数年,竟没有发觉汾州马场不对,楚睿命就地罢了官职,随西军一同押解进京审讯。
原汾州参议刘鹏暂领汾州布政使一职,兵部的“司马”一部前往马场,将这些战马重新登记入册,打上大楚烙记,分散到西北各地的马场去。
同时彻查各马场,又命西军随时戒备,以防有人作乱,能够立即点兵征讨。
叛乱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汾州马场之事消息已泄,这群叛军的幕后之人随时都可能举起反旗反了,楚睿已经得到李茂密报,得知这支叛军有可能是定北军之人,楚睿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放心北面。
他有心要李茂暂时留在汾州,关键时刻可以掌印监军负责平乱,然而此事千头万绪,折子里又不能说个明白,他不得不急召李茂回京,让御史中丞周青暂时留下听命。
来年关外各族有可能陷入饥荒,北军此时再乱,怕是要成大祸,现在正是安抚各游牧部落的时候,楚睿索性又下了恩旨,让李茂带着羯人的首领及族人、以及参与了救援的各族使者入京领赏。
若这些人能为大楚所用,成为异族的使者,出关宣扬大楚的德政,最多再废一些牛羊粮食,边关牧民有了吃喝,想来是不会轻易南下劫掠边关的。
楚睿一... -->>
灵原县的三千逆军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这城占的如此容易,丢的也如此容易。
先是天上飞来了一堆会漂浮的灯火,等到了灵原县的上空,这些灯突然坠下,掉落到各方百姓的院子中、屋檐上。
这些灯上写着檄文,痛斥汾州马场之人动乱,夺了御使仪仗过来诈城,又声明如今朝廷王师前来平乱,希望灵原县百姓配合云云。
百姓们见“天降奇灯”,还以为是老天相助,心中就已经信了八分,再一看内容,他们的县令果然是被冤枉的,那占了城的军队才是乱军,心中更是义愤填膺。
孔明灯落下后不久,凉州一万军队也已经开拔到了北门,这些叛军虽然也捡到了孔明灯,看到了信件,但除了破罐子破摔,也没有了其他办法。
他们原本就是打着“瓮中捉鳖”的想法,最重要的就是内外无法互通,如今全城百姓都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城外又来了一万多的正规军,被“瓮中捉鳖”的倒成了他们。
而李茂等人选择这时候放孔明灯,就是为了让百姓有所准备,不要轻易在北门混战中被沦为人质,倒让他们为难。
事实上北门被这一万凉州兵攻打,那支骑兵也没有办法分出人手去抓百姓做人质,他们原就不是守城队伍,仅靠三千人守住北门,就连他们自己都知道是妄想。
恨就恨西军来的太快!
话说另一边,灵原县的壮丁们趁着北门陷入混战之机,操1着各种家伙冲了灵原县衙门,杀了那里看守的几十个兵丁,救回了汪志明。
汪志明临危不乱,听到这些乡勇说清外面的局势,立刻指挥众人接应西军。两边内外夹击,北门被很快被打开,凉州军队杀入,剿灭一千多人,俘虏了一千多人。
那首领当场自刎。这首领若是不死,回到京中是要被千刀万剐,受凌迟之刑而死的,他死的这般干脆,倒是便宜了他。
灵原县被夺回的那一夜,凉州左郎将、御使中丞周青、信国公李茂、汾州右参议刘鹏联名上折,将此事来龙去脉,包括灵原县一丢一得的经历写的清清楚楚,火速发往京城,请求皇帝定夺。
此时灵原县因为这一场动乱,乡勇也有死伤。汪志明被俘,一夜未眠,被关押的时候又是粒米未进,他先是指挥百姓接应凉州军队,后来又安抚民众,抚恤死难的乡勇,为这些人向汾州上官写折申请这些家庭免除徭役和赋税等等,终是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李茂等人见汪志明实在是太辛苦,便吩咐衙内差役不要吵醒他,让他好好休息。
西军都到了灵原,李茂和御使又广发通函,汾州的各使司府县不可能装聋作哑,各地纷纷来拜,一时间灵原县车水马龙,李茂等人忙的焦头烂额,还要抽空接见这些人,一时间累的叫苦不迭。
这一日,好不容易能偷得半天空闲,几人聚在一起,稍作闲聊。
此次夺城之战,李锐立了大功。
“李大公子,你如何确定这灯一定会掉入城内?”刘鹏手中拿着一盏孔明灯,翻来覆去的仔细看,怎么也看不出其中玄妙。
昨夜李锐献计献策,教导官兵与家将连夜做了上百盏孔明灯,会写字的兵丁用大白话把檄文的内容写在灯上,在城外燃放,孔明灯顺利的进入了城中,这才有后来的里应外合之事。
“玄机就在这火布上。我祖母在家中曾和工部官员讨论过这件事,若想控制孔明灯何时降落,只要控制这火油何时烧完便可。我先燃了一枚孔明灯,放了足量的火油,计算出时间,再按我需要的时间,增加火油的量,如此,便可得出这孔明灯飞多久才会掉落。再加上升空中可能消耗的火油,我又酌情加了一点,这才有一大半成功掉落在城中。”
李锐谦虚地笑着说:“其实也是侥幸,今夜正好刮了东南风,我才想起孔明灯来。”
“这可不是侥幸。你小小年纪,能奔袭千里救叔,可谓是有勇有谋。此灯传讯,减少了城内的伤亡,又提早告知了百姓防备,这才没有酿成逆军铤而走险的祸事。”
周青对李锐的评价极高,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不但用最快的速度到了凉州,而且还讨了救兵来解了这灵原之围。
这孔明灯只在书中见过,信国公府上却将它复制了出来,又用于战事,外界传言李老国公著有《三国演义》,信国公府的邱老太君得李老国公教导,长于机关器械之术,怕不是空穴来风。
李茂昨日见到李锐来了汾州,惊了个半死,恨不得拿家中的鞭子抽他一顿才好。
他兄长就留下这一点骨血,若是有了什么万一,他兄长一脉就此断绝,他岂不是成了李家的罪人?
可今日他见自家侄儿不但智勇双全,而且半点没有年轻人的轻浮之色,心中也不免快慰不已,脸上一直挂着“快来看这是我家侄子”的笑容。
待问及此事,李锐说了如何带着杜先生和家将们前往通州找周御使求援,此事李茂已经在周青哪里知晓。只是后来如何去凉州找舅舅借人打探消息,又路遇马贼,顺藤摸瓜救了送信的羯人。如何在羯人那里得知了叔父的消息,去都尉府报讯,陆将军连夜调兵,他如何随军到了此处云云,让李茂越听越心惊。
他虽说的简单,很多地方都是一言带过,李茂却能听出其中的凶险和决心,一时间李茂心中百感交集,一下子对自己如何纵容方氏养废这个侄子满怀愧疚,一下子又在感叹这孩子是何时成长的如此优秀,完全超出他的预计。
幸好他及时收手,再也没有做出一丝荒唐之事来!
李茂想的很多,却无人可以抒发,愧疚感叹感激通通全部化为一腔温情。
他下定决心,从此往后,他便要将这个侄儿当做亲生孩儿一般教养,怎么也不能荒废了他的才华,得好好抚养他成人,看着他建功立业才成。
京城,紫宸殿朝议中。
“今日,朕收到了汾州快马来报的折子……”楚睿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奏书,“汾州马场有逆贼作乱,圈养了上万匹战马却不通报朝廷,在草原上私圈草场,引得牧民一片激愤。后见李国公出京巡查,竟伙同叛贼半路截杀,致使一百多骁骑营精兵死于吕梁,李国公吉人天相,逃出生天,后又九死一生,到达了灵原。”
众朝臣听得这其中的一波三折,顿时议论纷纷,互相打眼色的有,面色沉重的也有。楚睿在上面对他们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心中一声冷笑,接着又说道:
“此事还没有完。那意图谋反之人眼见事情就要败露,居然派了三千骑兵奔赴灵原,夺了灵原县,准备把知情之人杀个干干净净,再夺了马场。”
这下朝臣一片哗然。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若真是如此,请速速出兵,收服灵原。”晋国公张诺走出来奏道:“兵者大事也,决不可姑息。”
他听得皇帝如此说,以为李茂也在灵原县,被他们给抓了。又怕皇帝以李茂为念,延误了战机,连忙启奏。
也有些世族官宦心内高兴,恨不得李茂就死在那里最好。
“不用了,如今灵原之乱已经平定。李茂被草原上的羯人所救,派出使者从草原绕道去了凉州,搬来了西军,正好解了灵原之危。此外,通州赈灾的御史中丞周青也提前到了汾州,夺了马场,抢回了万匹战马。”
楚睿见下面众臣神情大变,心中涌起无限的快意。
他日日坐在京中和这些大臣扯皮,何时有现在这般把他们吓得大惊失色的场景。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乐上几日了。
楚睿心情大好,振臂一呼:
“朕有这些忠臣良将,又何愁大楚不兴?”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跪下山呼万岁。
楚睿站在龙庭之上,自觉从登基到现在,从未像现在这般满足过。他在一片“万岁声”中,站起身,连颁几道御令,众臣摄于其威,竟是没有多少反对之声。
楚睿先是命令中军先接管马场,四周调集粮草以供马场只需,又命令那支西军押解俘虏和逆贼回京。
汾州布政使和指挥使在任数年,竟没有发觉汾州马场不对,楚睿命就地罢了官职,随西军一同押解进京审讯。
原汾州参议刘鹏暂领汾州布政使一职,兵部的“司马”一部前往马场,将这些战马重新登记入册,打上大楚烙记,分散到西北各地的马场去。
同时彻查各马场,又命西军随时戒备,以防有人作乱,能够立即点兵征讨。
叛乱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汾州马场之事消息已泄,这群叛军的幕后之人随时都可能举起反旗反了,楚睿已经得到李茂密报,得知这支叛军有可能是定北军之人,楚睿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放心北面。
他有心要李茂暂时留在汾州,关键时刻可以掌印监军负责平乱,然而此事千头万绪,折子里又不能说个明白,他不得不急召李茂回京,让御史中丞周青暂时留下听命。
来年关外各族有可能陷入饥荒,北军此时再乱,怕是要成大祸,现在正是安抚各游牧部落的时候,楚睿索性又下了恩旨,让李茂带着羯人的首领及族人、以及参与了救援的各族使者入京领赏。
若这些人能为大楚所用,成为异族的使者,出关宣扬大楚的德政,最多再废一些牛羊粮食,边关牧民有了吃喝,想来是不会轻易南下劫掠边关的。
楚睿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