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失传秘术:赶虫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直到现在,在我们当地上了岁数的老人中,提起霍殿几三炸营,没有不知道的。哪三炸营呢?一炸南店集,二炸狐狸坟,三炸长虫殿。
霍殿几是土匪出身。民国时期,鲁北海边盐荒之地多蹿匪,这里有土匪滋生的几个必要条件。一是地广人稀,此地多盐蒿白茅,乘条小船往芦苇荡中一藏,踪迹难寻,海潮沟交错纵横,要是捕盗官军放火烧茅,随便划进海潮沟就能遁入大海,虽然船小不能入深海,可没有船的捕盗也只能望洋兴叹。
二是滩涂之地,物产丰富,土匪们平时能填饱肚子。
当年的土匪不像现在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动不动就嚷嚷大当家的怎样,二当家的怎样。当时民间称呼土匪为老缺儿,可能是老缺德的意思,本意己无法详考。
能干老缺儿的,大都是在家吃不上饭的光棍人家。当老缺只为混口饭吃。而且老缺儿日子并不好过,绑票算是其主业,可绑票来的钱大多用于购买枪弹,修船补帆,或者青黄不接的时候备急,大多数老缺儿连件像样衣裳都没有,主要靠抢衣裳穿,远远一看七零八碎,就像丐帮开会。
所以老缺在芦苇荡海潮沟的食谱也很另类,鱼是主食,春天到海泥滩踩蛤蜊,夏天抓青蛙,秋天逮过冬的候鸟,天鹅大雁,什么都吃。冬天才出来打庄子,绑票抢粮,甚至有些老缺还在海边开荒种地。
有个人被老缺绑票,在海荒地待了三个月,据说吃了一冬天的泥鳅干儿。以此可见,老缺们都是野外生存专家,其次才是土匪。
当年的鲁虾蟆和前文丁叫花是师兄弟,一块从贺兰山追虫至山东地界,丁叫花沿黄河南岸走,鲁虾蟆才十几岁,沿黄河北岸走。丁叫花被抓了壮丁后,鲁虾蟆衣食无着,就去海潮沟找吃的。
赶虫这职业属于暗三门,是个臭豆腐行,外表不怎么光鲜,也不挣钱,懂行的才知道门里乾坤,闻着臭,吃着香。有前辈花十年时间赶一头虫,或杀虫取宝,或役使行虫,反正这辈子不再赶虫也值了。
那宝或虫让他卖他也不卖,赶虫人都明白,钱财是纸,宝才是日子,都是留着自己用的,至于怎么用那是后话。
赶虫人几十年如一日,漂泊在外,衣食无着是常态,所以要有走到哪吃到哪的本事。也就传下来一套独门秘术,叫作吃四方。这门学问的核心就是一句大白话——怎么找吃的。
当日鲁虾蟆在一条海潮沟附近下了个翻车子,翻鵏。鵏,是一种大型鸟类,民国的旧称是十六两一斤,鵏分大小,大鵏上大称约,能到三十八斤。翻这么一只,半多月的伙食就有了着落。
翻车子就是用树枝、头发丝、细麻绳做的陷阱机关,逮一只小蠕虫放在翻车子中央,只要鵏过来一吃小虫,翻车子就将它脖颈套住,细绳末端拴有砖头,要求重量恰能使鵏飞不起来。
由着鵏在原地折腾够了,人才上去逮,因鵏之为鸟,有射粪之能,凡是猛禽,过七两之重,就能拿大鸟,不见海东青拿天鹅吗?海东青不过一二斤之重,而天鹅二十多斤。然而再大的猛禽不敢拿鵏,因为鵏能喷粪,粘在猛禽鸟羽上,这猛禽就永远飞不起来了。同样道理,喷在人头发上,会秃顶,入目则能致眼盲,所以得等它自己将肠粪射完再逮。
翻鵏的关键学问在于识天文知地理,比如,凡是羽禽,夜宿之时,没有顺风而睡的,都是逆风而眠,大小都如此,但小禽多宿迎风坡,大禽多宿背风坡。
还得会看风物,比如日间王八出水,头南望主睛,北望主雨,晴有晴的翻法,雨有雨的翻法。又比如夜间蛤蟆叫声干亮主睛,蛤蟆含水叫主雨。
还有最基本的,云往东,主大风,云往南,漂大船,云外北,发大水,云往西,披蓑衣。日晕则雨,月晕则风,月晕缺口方向即风来方向。
以上这些都是吃四方所必备技能,候天时,明地理,知风物,解虫性。阴阳晦明之间,望朔盈亏之际,内藏乾坤七十二手,不可不察。
鲁虾蟆是个赶虫人,虽通晓乾坤七十二手,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在海潮沟这片江湖里却是个呆子。
老缺虽然是匪类,但在海潮沟残喘几百年,自有其生存之道,自明代成化年间,海边炒盐窝子时,老缺就开始抢盐商,那时贩盐须要盐引凭证,俗称窝单,又叫炒盐窝子,那是老缺儿们最辉煌的时期。
后世历代围剿不绝,只因这般人精于消息埋伏,有自己独特的一套预警系统,其法如下:先刮取泥滩表层三指厚的於泥,将一斛於泥对一斛水,调匀了过筛,那筛眼比沙粒大,比螺壳小,因此叫绝螺筛。
凡是泥里的贝类,不论大小,尽收在筛中,选其大者自食,小的装麻袋浸水中,积攒的麻袋多了,尽数扛出,将绿豆般大小的螺,沿着自家地盘外围的水域泥滩密密的撒一圈,引得食螺的小海鸟接踵而至,密密的排成一条线,寻螺啄食,一旦有人靠近那条鸟线,群鸟必惊飞,老缺们在苇荡中一眼便知有生人犯境,这些小... -->>
直到现在,在我们当地上了岁数的老人中,提起霍殿几三炸营,没有不知道的。哪三炸营呢?一炸南店集,二炸狐狸坟,三炸长虫殿。
霍殿几是土匪出身。民国时期,鲁北海边盐荒之地多蹿匪,这里有土匪滋生的几个必要条件。一是地广人稀,此地多盐蒿白茅,乘条小船往芦苇荡中一藏,踪迹难寻,海潮沟交错纵横,要是捕盗官军放火烧茅,随便划进海潮沟就能遁入大海,虽然船小不能入深海,可没有船的捕盗也只能望洋兴叹。
二是滩涂之地,物产丰富,土匪们平时能填饱肚子。
当年的土匪不像现在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动不动就嚷嚷大当家的怎样,二当家的怎样。当时民间称呼土匪为老缺儿,可能是老缺德的意思,本意己无法详考。
能干老缺儿的,大都是在家吃不上饭的光棍人家。当老缺只为混口饭吃。而且老缺儿日子并不好过,绑票算是其主业,可绑票来的钱大多用于购买枪弹,修船补帆,或者青黄不接的时候备急,大多数老缺儿连件像样衣裳都没有,主要靠抢衣裳穿,远远一看七零八碎,就像丐帮开会。
所以老缺在芦苇荡海潮沟的食谱也很另类,鱼是主食,春天到海泥滩踩蛤蜊,夏天抓青蛙,秋天逮过冬的候鸟,天鹅大雁,什么都吃。冬天才出来打庄子,绑票抢粮,甚至有些老缺还在海边开荒种地。
有个人被老缺绑票,在海荒地待了三个月,据说吃了一冬天的泥鳅干儿。以此可见,老缺们都是野外生存专家,其次才是土匪。
当年的鲁虾蟆和前文丁叫花是师兄弟,一块从贺兰山追虫至山东地界,丁叫花沿黄河南岸走,鲁虾蟆才十几岁,沿黄河北岸走。丁叫花被抓了壮丁后,鲁虾蟆衣食无着,就去海潮沟找吃的。
赶虫这职业属于暗三门,是个臭豆腐行,外表不怎么光鲜,也不挣钱,懂行的才知道门里乾坤,闻着臭,吃着香。有前辈花十年时间赶一头虫,或杀虫取宝,或役使行虫,反正这辈子不再赶虫也值了。
那宝或虫让他卖他也不卖,赶虫人都明白,钱财是纸,宝才是日子,都是留着自己用的,至于怎么用那是后话。
赶虫人几十年如一日,漂泊在外,衣食无着是常态,所以要有走到哪吃到哪的本事。也就传下来一套独门秘术,叫作吃四方。这门学问的核心就是一句大白话——怎么找吃的。
当日鲁虾蟆在一条海潮沟附近下了个翻车子,翻鵏。鵏,是一种大型鸟类,民国的旧称是十六两一斤,鵏分大小,大鵏上大称约,能到三十八斤。翻这么一只,半多月的伙食就有了着落。
翻车子就是用树枝、头发丝、细麻绳做的陷阱机关,逮一只小蠕虫放在翻车子中央,只要鵏过来一吃小虫,翻车子就将它脖颈套住,细绳末端拴有砖头,要求重量恰能使鵏飞不起来。
由着鵏在原地折腾够了,人才上去逮,因鵏之为鸟,有射粪之能,凡是猛禽,过七两之重,就能拿大鸟,不见海东青拿天鹅吗?海东青不过一二斤之重,而天鹅二十多斤。然而再大的猛禽不敢拿鵏,因为鵏能喷粪,粘在猛禽鸟羽上,这猛禽就永远飞不起来了。同样道理,喷在人头发上,会秃顶,入目则能致眼盲,所以得等它自己将肠粪射完再逮。
翻鵏的关键学问在于识天文知地理,比如,凡是羽禽,夜宿之时,没有顺风而睡的,都是逆风而眠,大小都如此,但小禽多宿迎风坡,大禽多宿背风坡。
还得会看风物,比如日间王八出水,头南望主睛,北望主雨,晴有晴的翻法,雨有雨的翻法。又比如夜间蛤蟆叫声干亮主睛,蛤蟆含水叫主雨。
还有最基本的,云往东,主大风,云往南,漂大船,云外北,发大水,云往西,披蓑衣。日晕则雨,月晕则风,月晕缺口方向即风来方向。
以上这些都是吃四方所必备技能,候天时,明地理,知风物,解虫性。阴阳晦明之间,望朔盈亏之际,内藏乾坤七十二手,不可不察。
鲁虾蟆是个赶虫人,虽通晓乾坤七十二手,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在海潮沟这片江湖里却是个呆子。
老缺虽然是匪类,但在海潮沟残喘几百年,自有其生存之道,自明代成化年间,海边炒盐窝子时,老缺就开始抢盐商,那时贩盐须要盐引凭证,俗称窝单,又叫炒盐窝子,那是老缺儿们最辉煌的时期。
后世历代围剿不绝,只因这般人精于消息埋伏,有自己独特的一套预警系统,其法如下:先刮取泥滩表层三指厚的於泥,将一斛於泥对一斛水,调匀了过筛,那筛眼比沙粒大,比螺壳小,因此叫绝螺筛。
凡是泥里的贝类,不论大小,尽收在筛中,选其大者自食,小的装麻袋浸水中,积攒的麻袋多了,尽数扛出,将绿豆般大小的螺,沿着自家地盘外围的水域泥滩密密的撒一圈,引得食螺的小海鸟接踵而至,密密的排成一条线,寻螺啄食,一旦有人靠近那条鸟线,群鸟必惊飞,老缺们在苇荡中一眼便知有生人犯境,这些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