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乱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在美国打仗,根本上后勤的事情关卓凡是不需要怎么操心的,都是华盛顿一手操办,他作为前线指挥官,只是负责提要求而已。他虽然抽了麦克道尔一顿鞭子,那只是欲求未满,吹毛求疵罢了。
回到国内,这一套可行不通了。国库里没有钱,更加没有类似美国的高效率的后勤支援系统。彼时作战,主要依靠地方支持,所谓“协饷”。而能不能解足“协饷”,几乎全靠统兵大将和督抚们个人的交情,朝廷都插不上什么话。常常是吃着上顿就得找下顿;动不动就会断顿。军队的战力因此大打折扣。
以前轩军剿洪杨,是靠江海关和江苏的财政养着,而这两块关卓凡都抓在了自己的手里,因此运用指挥,称心如意;饷源粮路不绝,仗就打得好。
现在轩军北上,关卓凡“督办军务”的五省,没有一块是他自己的“地头”,仓促之间,粮草辎重都要“别人”替他办。饷倒没有问题,江海关和江苏藩台原支应轩军的预算已攒了一年,虽然轩军扩了一倍的军,但单是这笔钱也足以给轩军发半年的饷了。
问题是军队的后勤绝不仅仅是一个“饷”字。比如麦克道尔挨揍,并不是因为他克扣军饷。
尤其是近代化战争,后勤支援远比冷兵器时代复杂繁难。
这是朝廷给他加了个“大将军”衔头的重要原因之一。头顶着这个衔头,关卓凡在他“督办军务”的地区,权威几乎赶得上皇帝:觉得谁办差不力,即便位高权重如督抚,一个折子就能参倒;品级较低的官员将领,甚至可以请王命旗牌,先斩后奏。
以此来威慑没人敢怠慢军务,保证作战部队的后勤无虞。
但这个措施的副作用太大。“大将军”可以指挥督抚,不但大大分了中枢的权力,甚至还侵占了皇权,如果有人生不臣之心,可以酿成弥天大患。
因此“大将军”只能作为“特例”,不能作为“制度”。
有清一代,只有一个半个例子在前面,一个是年羹尧,半个是曾国藩。
关卓凡能够成为“大将军”,除了军情紧急,轩军战力强悍,更重要的因为两宫对他有超乎寻常的信任,这叫“异数”。
关卓凡心想,中国军队的作战、后勤制度,必须做彻底的改革,不然,不论士兵操得多好、武器如何先进,也只能对付洪杨、捻、回这种层次的敌人,是打不了大规模的近代化战争的。
在这种制度下,轩军的战力也会大打折扣,假入现在英、法大举来攻,恐怕一样应付不来。
正在痛定思痛,御姐又发话了:“关卓凡。”
关卓凡赶忙收摄心神,道:“臣在。”
慈禧说道:“有一件事,许庚身应该已经和你说过了。轩军的人手,够不够分出一支,驻守京畿?”
关卓凡做出略略思索的样子,然后说道:“回圣母皇太后,轩军各部现下都已派了出去,不过,等陕西的军务告一段落,白齐文部可以分出一半,驻防京畿。”
慈安、慈禧都很高兴,不约而同说了一个“好”字。
但慈禧转念想起一事,沉吟道:“白齐文虽然已经恩准归化,毕竟是个洋人,京师寝陵重地,这个……”
关卓凡说道:“是,确实有所关碍。那么请旨,就让白齐文的副将吴建瀛来带这支兵好了。”
“吴建瀛”这个名字好熟。慈禧微一凝神,想了起来,问道:“这个吴建瀛,是否就是始终立于营垒之上指挥作战、身负重伤的那一位?”
关卓凡说道:“回圣母皇太后,正是他。”
慈禧欢然道:“好,这个吴建瀛好,这支兵就由他带好了。”
在慈禧心目中,这个吴建瀛不但极为忠勇,而且还是一员“福将”:那么多子弹没有打中要害,受了那么重的伤没有丧命,可不是福将吗?
这样的人带兵,放在身边,既安心,“彩头”又好。
*
> 在美国打仗,根本上后勤的事情关卓凡是不需要怎么操心的,都是华盛顿一手操办,他作为前线指挥官,只是负责提要求而已。他虽然抽了麦克道尔一顿鞭子,那只是欲求未满,吹毛求疵罢了。
回到国内,这一套可行不通了。国库里没有钱,更加没有类似美国的高效率的后勤支援系统。彼时作战,主要依靠地方支持,所谓“协饷”。而能不能解足“协饷”,几乎全靠统兵大将和督抚们个人的交情,朝廷都插不上什么话。常常是吃着上顿就得找下顿;动不动就会断顿。军队的战力因此大打折扣。
以前轩军剿洪杨,是靠江海关和江苏的财政养着,而这两块关卓凡都抓在了自己的手里,因此运用指挥,称心如意;饷源粮路不绝,仗就打得好。
现在轩军北上,关卓凡“督办军务”的五省,没有一块是他自己的“地头”,仓促之间,粮草辎重都要“别人”替他办。饷倒没有问题,江海关和江苏藩台原支应轩军的预算已攒了一年,虽然轩军扩了一倍的军,但单是这笔钱也足以给轩军发半年的饷了。
问题是军队的后勤绝不仅仅是一个“饷”字。比如麦克道尔挨揍,并不是因为他克扣军饷。
尤其是近代化战争,后勤支援远比冷兵器时代复杂繁难。
这是朝廷给他加了个“大将军”衔头的重要原因之一。头顶着这个衔头,关卓凡在他“督办军务”的地区,权威几乎赶得上皇帝:觉得谁办差不力,即便位高权重如督抚,一个折子就能参倒;品级较低的官员将领,甚至可以请王命旗牌,先斩后奏。
以此来威慑没人敢怠慢军务,保证作战部队的后勤无虞。
但这个措施的副作用太大。“大将军”可以指挥督抚,不但大大分了中枢的权力,甚至还侵占了皇权,如果有人生不臣之心,可以酿成弥天大患。
因此“大将军”只能作为“特例”,不能作为“制度”。
有清一代,只有一个半个例子在前面,一个是年羹尧,半个是曾国藩。
关卓凡能够成为“大将军”,除了军情紧急,轩军战力强悍,更重要的因为两宫对他有超乎寻常的信任,这叫“异数”。
关卓凡心想,中国军队的作战、后勤制度,必须做彻底的改革,不然,不论士兵操得多好、武器如何先进,也只能对付洪杨、捻、回这种层次的敌人,是打不了大规模的近代化战争的。
在这种制度下,轩军的战力也会大打折扣,假入现在英、法大举来攻,恐怕一样应付不来。
正在痛定思痛,御姐又发话了:“关卓凡。”
关卓凡赶忙收摄心神,道:“臣在。”
慈禧说道:“有一件事,许庚身应该已经和你说过了。轩军的人手,够不够分出一支,驻守京畿?”
关卓凡做出略略思索的样子,然后说道:“回圣母皇太后,轩军各部现下都已派了出去,不过,等陕西的军务告一段落,白齐文部可以分出一半,驻防京畿。”
慈安、慈禧都很高兴,不约而同说了一个“好”字。
但慈禧转念想起一事,沉吟道:“白齐文虽然已经恩准归化,毕竟是个洋人,京师寝陵重地,这个……”
关卓凡说道:“是,确实有所关碍。那么请旨,就让白齐文的副将吴建瀛来带这支兵好了。”
“吴建瀛”这个名字好熟。慈禧微一凝神,想了起来,问道:“这个吴建瀛,是否就是始终立于营垒之上指挥作战、身负重伤的那一位?”
关卓凡说道:“回圣母皇太后,正是他。”
慈禧欢然道:“好,这个吴建瀛好,这支兵就由他带好了。”
在慈禧心目中,这个吴建瀛不但极为忠勇,而且还是一员“福将”:那么多子弹没有打中要害,受了那么重的伤没有丧命,可不是福将吗?
这样的人带兵,放在身边,既安心,“彩头”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