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xs.org,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会再弹起来了。老先生,天下哪里有生来就适合做车轮的木材呢?需要我们木匠把它弯成合适的形状啊。”

    “集市一日游”给荀子的感触很深,所以荀子在他著作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PS柔.EPS〗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PS柔.EPS〗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青色颜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青色颜料比蓝草要鲜艳多了;冰,是水冻成的,但是冰比水可要冷多了。木头用绳子一量,是笔直笔直的,可是把它弯曲起来做成轮子,它的弯曲程度就能符合圆规的尺度。即使是暴晒它,也不会再变直了,这就是弯曲的作用。所以,木材要用墨斗画上线,才能锯出规整的板子,刀剑要在石头上磨过,才能有犀利的锋芒。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还要多次反省自己,这样头脑才能聪明,行为才能没有过失。这些都是根据他的亲眼所见而写的,因而更具有说服力。

    荀子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学习的最高准则。俗话说,“钟不敲不响,人不学不灵”,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所以“金就砺则利”,要不断地打磨才能保持锋利,而人的头脑也要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明智。看到这里也许很多孩子会说:“可是我已经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了,现在学习还来得及吗?”答案是:当然来得及,因为学习不分先后。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乐师叫师旷,眼睛失明,但精于音乐,弹得一手好琴。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还想学习,恐怕是已经晚了,先生你看怎么办呢?”师旷说:“既然晚了,那就把火把点起来。”(原文是“秉烛”,“烛”在春秋时期是火把的意思。)晋平公说:“先生,我是和您说正事呢,不要取笑。”师旷就解释说:“我没有取笑您,我听说,小时候好学,就像太阳刚升起时的光芒;壮年时好学,就像中午太阳的光辉;老年时好学,就像火把的亮光。点起火把走路,比黑灯瞎火地走也要好些啊。”晋平公听了,恍然大悟,从此开始勤奋学习,一直到去世。

    北宋散文家苏洵也是如此。苏洵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喜欢吃喝玩乐的人,也不读书,不去应考,直到二十七岁的时候,才翻然醒悟,觉得以前的光阴都浪费了,于是他和儿子一起,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有长进。这时苏轼和苏辙都已经成年了,他就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应试。结果苏轼和苏辙都考中了进士,苏洵也受到了翰林学士欧阳修的赞赏,把他推荐给朝廷,一时三苏父子名声大振。在历史上,苏洵和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荀子强调学习,他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实践者。荀子在先秦诸子中是最博学的,先秦诸子除了庄子、孟子外,多数写文章很平实,但荀子不但懂得哲学、礼制、法律,还写得一手好赋,是一个文学家。他的赋流传下来不少,汉朝的刘向整理国家图书,专门设立书架存放“荀卿赋”。

    所以说,学习的道路永无止境,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最全面的知识,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