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孙子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一章 吴军入郢 楚王离都
却说天助吴灭楚,隆冬季节竟大雨滂沱,数日不停,千溪万流汇于漳江,涌入赤湖,滚滚滔滔的洪水奔向纪南,纪南城变成了汪洋泽国中的一处孤岛。孙子命放竹筏木排下水,自己率先登上竹筏,夫概、唐成公随同,带领五千兵丁,向纪南城进发。这些竹筏木排,大者可乘五六十人,中等的坐三四十人,最小的亦可蹲十人以上,彼此连成队,排成行,不用扬帆。勿需划浆,顺流而下,只要用竹篙掌好了舵就行了。竹筏木排在前进,一排接一排,一排连一排,一排跟一排,在浪尖上颠簸起伏,其速如箭。
宋木真是一块木头疙瘩,一个没有头脑的东西!当洪水开始往城里淌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天降暴雨,江河泛滥,待暴雨停后,水必自行消退;后来雨渐渐小了,水势反而越来越大,待到城上一望,不禁目瞪口呆,毛骨悚然,脊梁沟里淌冷汗。城外洪水滔滔,一片汪洋,百姓们有的迁于高阜,有的爬上屋顶,有的蹲于树杈,更多的则是驾舟漂于水面,看来他们早已有了充分准备。宋木不深究这洪水的来源,只是在想,水势这样大,全城都淹掉了,连城楼恐也难保。眼下城内既无储粮,又无存草,倘洪水迟迟不退,即便不被淹死,也要活活饿死。与其在此等死,不如先回转郢都,等水退了再来。万一吴兵乘机占领了纪南城,这也不能怪我,谁料数九寒天竟还会下这么大的雨呢?主意既定,宋木随即命人封了一条大船,带领眷属心腹,上船奔郢都而去。将士与兵丁见主将带头走了。纷纷封船,封不到船的就抢船,抢不到船的就偷船,弄不到公家船的就弄百姓的船,到头来还是百姓倒霉,船只全被他们给抢光了。
宋木的船奔郢都,也是顺流而下,行了不远,偶一回头,发现茫茫黄汤之中正有许多黑点在漂,起初他还认为是被洪水冲塌的房梁、门窗之类的东西在随波逐流,可是黑点渐来渐近,渐近渐大,竟是竹筏木排,上边蹲有手持刀枪的吴军兵将。直到这时,宋木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滔天洪水是吴兵决堤淹城所致。吴兵既占纪南,必杀奔郢都,得赶快去给楚昭王报个信,以立功赎罪。宋木这样想着,催促手下人赶快划船,生怕吴兵追来。城上的人见吴兵乘竹筏木排而来,顿时秩序大乱,特别是那些没有走掉的楚兵,更是个个惶恐不安,只待吴兵来了归降。
吴军不费一刀一枪,兵不血刃,占据了纪南城,孙子即刻颁令,安置降兵,抚慰百姓。正当这时,伍子胥率两千人马赶来,还带来了一百大车粮食,正好可供孙子赈济灾民之用。分派已毕,人不解甲,马不下鞍。留下镇守纪南的兵将,孙子带领其余的人复行上筏,顺流东南,直取郢都,活捉楚昭王。
郢都与纪南,二城相距不远,但地势却截然不同。郢都是一座山城,它坐南面北,即南高北低,一溜斜坡,且坡度很大,南门雄踞于悬崖峭壁之上,北门却伸在江河之滨,洪水自西北奔来,绕城半周,东南注入云梦泽中,又因这里比降大,流速快,郢都绝无水淹之虞,故楚之君臣不怕洪水滔天,只怕吴兵攻城。楚自确定先力战,战而不胜则死守,万一守不住再撤离的方针之后,便积极部署守城与抗敌,分派子西守... -->>
第三十一章 吴军入郢 楚王离都
却说天助吴灭楚,隆冬季节竟大雨滂沱,数日不停,千溪万流汇于漳江,涌入赤湖,滚滚滔滔的洪水奔向纪南,纪南城变成了汪洋泽国中的一处孤岛。孙子命放竹筏木排下水,自己率先登上竹筏,夫概、唐成公随同,带领五千兵丁,向纪南城进发。这些竹筏木排,大者可乘五六十人,中等的坐三四十人,最小的亦可蹲十人以上,彼此连成队,排成行,不用扬帆。勿需划浆,顺流而下,只要用竹篙掌好了舵就行了。竹筏木排在前进,一排接一排,一排连一排,一排跟一排,在浪尖上颠簸起伏,其速如箭。
宋木真是一块木头疙瘩,一个没有头脑的东西!当洪水开始往城里淌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天降暴雨,江河泛滥,待暴雨停后,水必自行消退;后来雨渐渐小了,水势反而越来越大,待到城上一望,不禁目瞪口呆,毛骨悚然,脊梁沟里淌冷汗。城外洪水滔滔,一片汪洋,百姓们有的迁于高阜,有的爬上屋顶,有的蹲于树杈,更多的则是驾舟漂于水面,看来他们早已有了充分准备。宋木不深究这洪水的来源,只是在想,水势这样大,全城都淹掉了,连城楼恐也难保。眼下城内既无储粮,又无存草,倘洪水迟迟不退,即便不被淹死,也要活活饿死。与其在此等死,不如先回转郢都,等水退了再来。万一吴兵乘机占领了纪南城,这也不能怪我,谁料数九寒天竟还会下这么大的雨呢?主意既定,宋木随即命人封了一条大船,带领眷属心腹,上船奔郢都而去。将士与兵丁见主将带头走了。纷纷封船,封不到船的就抢船,抢不到船的就偷船,弄不到公家船的就弄百姓的船,到头来还是百姓倒霉,船只全被他们给抢光了。
宋木的船奔郢都,也是顺流而下,行了不远,偶一回头,发现茫茫黄汤之中正有许多黑点在漂,起初他还认为是被洪水冲塌的房梁、门窗之类的东西在随波逐流,可是黑点渐来渐近,渐近渐大,竟是竹筏木排,上边蹲有手持刀枪的吴军兵将。直到这时,宋木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滔天洪水是吴兵决堤淹城所致。吴兵既占纪南,必杀奔郢都,得赶快去给楚昭王报个信,以立功赎罪。宋木这样想着,催促手下人赶快划船,生怕吴兵追来。城上的人见吴兵乘竹筏木排而来,顿时秩序大乱,特别是那些没有走掉的楚兵,更是个个惶恐不安,只待吴兵来了归降。
吴军不费一刀一枪,兵不血刃,占据了纪南城,孙子即刻颁令,安置降兵,抚慰百姓。正当这时,伍子胥率两千人马赶来,还带来了一百大车粮食,正好可供孙子赈济灾民之用。分派已毕,人不解甲,马不下鞍。留下镇守纪南的兵将,孙子带领其余的人复行上筏,顺流东南,直取郢都,活捉楚昭王。
郢都与纪南,二城相距不远,但地势却截然不同。郢都是一座山城,它坐南面北,即南高北低,一溜斜坡,且坡度很大,南门雄踞于悬崖峭壁之上,北门却伸在江河之滨,洪水自西北奔来,绕城半周,东南注入云梦泽中,又因这里比降大,流速快,郢都绝无水淹之虞,故楚之君臣不怕洪水滔天,只怕吴兵攻城。楚自确定先力战,战而不胜则死守,万一守不住再撤离的方针之后,便积极部署守城与抗敌,分派子西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