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流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这座县城虽然东临黄河,却严重缺水。在渭北原上打一口井,往往需掘进一百多米。打井不易,百姓只好吃窖水,地窖口小肚大,口上有盖,为防止有人偷水,还要加上一把锁。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的民俗,但凡有媒婆到姑娘家里说媒,人家第一句话就问男方家有几窖水,如果水窖不够规模,就意味着经济基础不稳,这门亲事就有可能因此而告吹。
旱原上的人把水看得比油还贵重。过路人在这儿停留,他们宁愿给一个馍,端一碗饭,也不愿给一碗水。由于常年吃窖水,人们的牙齿如同镶上了金边,再加上受到劣质烟草的熏染,人上了岁数牙齿就成了黑色,一张嘴冒出个黑洞洞。
姜沟村所处的位置,被当地人称作二道原,这里土地贫瘠,含沙量大,夏粮是小麦,遇到好年景,亩产也不过二三百斤,秋粮种红苕、谷子或豆类。
原下的黄河滩却是另一番天地,如果黄河不发水,自然是五谷丰登,然而不发水的年份仅有十之二三,一旦河水泛滥,便冲毁农田,淹没房屋,老百姓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由于贫瘠干旱,姜沟村的村民大多数都是逃荒落户到此的庄稼人,据说在解放前夕,国军的一些散兵游勇也躲到这里苟且偷生。由于以上原因,姜沟村就是一个小世界,每当过会或赶集,随处可以听到南腔北调的口音。
这儿就是顾罡韬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地方。
大孬斜倚在行李包上发起了牢骚:“这鬼地方,真是穷到家了,树长得没我胳膊粗,河沟的水没我一泡尿多,真没劲!”
车上的男生哄笑起来,女生都绷着脸不吭声。
卡车在黄土路上像老牛似的艰难爬行,露天车厢里,呼啸而来的寒风钻透棉衣,冻得人无处躲藏。望着眼前的一片凄凉,人的表情都变得麻木而呆滞。路越来越糟了,车厢像一个大簸箕,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剧烈地颠簸,颠得人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放眼望去,天空是铅灰色,地面是灰黄色,黄土层被雨水切割得沟壑纵横,远远望去犹如凝固的波涛。从黄河滩吹来的野风,卷着草叶和细细的尘土,在广阔的原野上打着旋,发出尖厉的呼啸。
庞大的车队扬起一浪接一浪的尘土,打破了高原上的寂静。知青们在车上默默地数着所经过的村庄:柳池、何家洼、嗦罗寨、牛寨沟、许庄、八杈口、双泉、良义镇……
卡车终于开到了姜沟村。锣鼓喧天的场面,冲淡了村寨的凄凉和冷寂,知青们不由得打起了精神。大家从车上看去,擂鼓者是一位虎目圆睁的老汉,脸上的肌肉随着鼓槌的起落在微微颤动。他个头不高,敞开着棉衣,棉衣里面就是裸露的胸膛。他舞动着鼓槌,踮起脚尖在空中挽着花子,那一起一落的动作,活像一个意气风发的鼓乐师,擂鼓者便是这儿的一寨之主——大队支书陈长太。
知青们一跳下车就被淹没在了人群里,大家在社员的簇拥下来到大队戏楼前,这儿已被人围得水泄不通。过足瘾的陈长太搁下手中的鼓槌,扣好棉袄,拨开人群,一个箭步迈上戏台子。从他那敏捷的动作看,谁也不会相信他已是六十开外的老人。
戏楼呈“八”字形,三面围墙,两边架着一对大喇叭。一块破烂不堪的红色横幅上写着一行字——热烈欢迎西安知青到姜沟大队插队落户。
衣衫褴褛的村民散乱地坐在地上,妇女们纳着鞋底,间或对知青指指点点;男人们吸着旱烟,他们不理会陈长太吼些什么,只管毫无顾忌地大声说笑。一群流着鼻涕的孩子互相追逐打闹着。
知青们坐在各自的行李上,或交头接耳,或沉默不语。
陈长太用烟袋锅敲敲面前的破桌子,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乡亲们,西安知青来姜沟大队插队落户欢迎大会现在开始,现在都甭言传了!今天,我代表姜沟大队党支部……哎!贺老三,咋还说个没完哩?要说你上来说,小心我扣你驴日的工分!”
陈长太见知青们笑,连忙解释:“学生们,我是个大老粗,说话不踏犁沟,要不是看你们的面子,我这烟袋锅早擂到他狗日的头上哩!咱接着开会。”
大孬扬起脖子嚷着:“陈书记,你说你要用烟锅锅擂哪个狗日的?”村民和知青们又哄笑起来。
陈长太按了一锅烟末子,结结实实吸了一口,继续讲话:“人常说吃谁的饭记谁的恩,我陈长太这辈子,谁的话都可以不听,就是不能不听毛主席的话。西安的洋学生来咱姜沟插队,是他老人家的号召,我代表姜沟大队党支部、全体社员举双手欢迎。咱姜沟的特点是:吃奶的娃娃比圈里的猪娃多,抡不动镢头的老汉、老婆比小伙、姑娘多,磨闲牙、撂杂碎的古董锤比能干活的牛多。咱姜沟村就那些地,现在,又添了几十张嘴,我这头比老笼都大呀,不过也好,一下子来了几十个有文化的洋学生,咱姜沟该热闹咧。”
知青们情绪低落,尽管他们在下乡之前都有了心理准备,也听过知青大哥大姐们倒的苦水,但是直到进了村他们才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得多。
知青们被各自的生产队长领到村里,姜沟大队共有十个生产队,两千三百多口人。顾罡韬、齐浩楠、尹松、辛弦、淘气、大孬、赵天星六人分到了二队,本来他们的队伍里还应该有一个黛微。二队队长是个五十出头的老汉,叫贺栓茂,五短身材,身板硬朗,目光中流露着庄稼人特有的纯朴。
跟辛弦、淘气走着的是妇女队长雨花。雨花体态匀称,肤色微黑,言谈举止流露出农村女干部特有的干练爽快。
知青们一进村口,远远就望见一大群社员朝他们指指点点,就连一些平时足不出户的小脚老太婆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在门口,张着黑洞洞的嘴巴,脸上挂着温厚的笑容。
来到村中间的一棵老槐树下,贺队长袖子向上一撸,“咣咣咣”的钟声响彻了整个村子:“喂,都出来!开会哩!”
他站在一个石碾上,清清嗓子,磕磕绊绊念起了知青的名单:“顾正(罡)韬、齐告(浩)楠、赵千(天)星、伊(尹)松……”惹得知青们一阵哄笑。
知青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太阳的余晖瞬间消失,广袤大地顿时堕入一片黑暗,星星像银色的露珠,在漆黑的幕帐上闪烁着光芒。万籁俱寂,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狗吠。
灯火从社员家的门缝里透出,薄薄的烟雾包围着整个村子。
吃罢饭,知青们扛起行李,迈着疲惫的脚步,跟在贺队长身后朝村西头走去。
“队长,我们今晚在哪儿睡觉?”齐浩楠问。
贺队长回头望望妇女队长,含含糊糊地说:“这个嘛,上面安排哩,就怕你们一时半会儿不习惯。咱这地方穷,汗珠子不值钱,一个全劳见个日头才挣九分钱……”
“入乡随俗嘛,慢慢就习惯了。”淘气顺口来了一句。
“你们大城市的洋学生,睡的是高楼,吃的是白馍,到咱这儿来可就要受恓惶哩!”
“我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不是来享福的。你们吃啥我们就吃啥。”淘气亲热地挽着妇女队长的胳臂,“队长大姐,是这样吧?”
雨花苦笑道:“对是对着哩,只怕……”
“只怕个狗娃屁哩。”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个人插嘴道,“媳妇都下轿咧,这又不是能藏能掖的事!”
贺队长狠狠白了那人一眼:“马槽里咋多了个驴嘴,就不能把你那不把门的嘴关上一会儿?”
知青们惊愕之余,雨花赶紧解释:“那是队里赶大车的胡日鬼,不要听他的!”说完又补充,“胡日鬼是他的外号,大名叫胡旺财。”
尹松轻声笑道:“胡旺财,这名字带劲!”
大伙儿听了便捂着嘴笑。
饲养室到了,贺队长不由得放慢脚步,难为情地说:“队上实在是困难,今天就先在马号里将就将就吧!”
“马号?”淘气张大了嘴巴,“那是干什么的?”
齐浩楠白了她一眼,更正道:“他逗你玩呢,马号就是马圈,是牲口睡觉的地方,懂了吗?”
“啊?那里咋能住人呢?”淘气睁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雨花。
雨花无奈地说:“也是暂时的,等你们住下再慢慢想办法,队里肯定是有计划和安排的。”
/> 这座县城虽然东临黄河,却严重缺水。在渭北原上打一口井,往往需掘进一百多米。打井不易,百姓只好吃窖水,地窖口小肚大,口上有盖,为防止有人偷水,还要加上一把锁。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的民俗,但凡有媒婆到姑娘家里说媒,人家第一句话就问男方家有几窖水,如果水窖不够规模,就意味着经济基础不稳,这门亲事就有可能因此而告吹。
旱原上的人把水看得比油还贵重。过路人在这儿停留,他们宁愿给一个馍,端一碗饭,也不愿给一碗水。由于常年吃窖水,人们的牙齿如同镶上了金边,再加上受到劣质烟草的熏染,人上了岁数牙齿就成了黑色,一张嘴冒出个黑洞洞。
姜沟村所处的位置,被当地人称作二道原,这里土地贫瘠,含沙量大,夏粮是小麦,遇到好年景,亩产也不过二三百斤,秋粮种红苕、谷子或豆类。
原下的黄河滩却是另一番天地,如果黄河不发水,自然是五谷丰登,然而不发水的年份仅有十之二三,一旦河水泛滥,便冲毁农田,淹没房屋,老百姓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由于贫瘠干旱,姜沟村的村民大多数都是逃荒落户到此的庄稼人,据说在解放前夕,国军的一些散兵游勇也躲到这里苟且偷生。由于以上原因,姜沟村就是一个小世界,每当过会或赶集,随处可以听到南腔北调的口音。
这儿就是顾罡韬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地方。
大孬斜倚在行李包上发起了牢骚:“这鬼地方,真是穷到家了,树长得没我胳膊粗,河沟的水没我一泡尿多,真没劲!”
车上的男生哄笑起来,女生都绷着脸不吭声。
卡车在黄土路上像老牛似的艰难爬行,露天车厢里,呼啸而来的寒风钻透棉衣,冻得人无处躲藏。望着眼前的一片凄凉,人的表情都变得麻木而呆滞。路越来越糟了,车厢像一个大簸箕,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剧烈地颠簸,颠得人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放眼望去,天空是铅灰色,地面是灰黄色,黄土层被雨水切割得沟壑纵横,远远望去犹如凝固的波涛。从黄河滩吹来的野风,卷着草叶和细细的尘土,在广阔的原野上打着旋,发出尖厉的呼啸。
庞大的车队扬起一浪接一浪的尘土,打破了高原上的寂静。知青们在车上默默地数着所经过的村庄:柳池、何家洼、嗦罗寨、牛寨沟、许庄、八杈口、双泉、良义镇……
卡车终于开到了姜沟村。锣鼓喧天的场面,冲淡了村寨的凄凉和冷寂,知青们不由得打起了精神。大家从车上看去,擂鼓者是一位虎目圆睁的老汉,脸上的肌肉随着鼓槌的起落在微微颤动。他个头不高,敞开着棉衣,棉衣里面就是裸露的胸膛。他舞动着鼓槌,踮起脚尖在空中挽着花子,那一起一落的动作,活像一个意气风发的鼓乐师,擂鼓者便是这儿的一寨之主——大队支书陈长太。
知青们一跳下车就被淹没在了人群里,大家在社员的簇拥下来到大队戏楼前,这儿已被人围得水泄不通。过足瘾的陈长太搁下手中的鼓槌,扣好棉袄,拨开人群,一个箭步迈上戏台子。从他那敏捷的动作看,谁也不会相信他已是六十开外的老人。
戏楼呈“八”字形,三面围墙,两边架着一对大喇叭。一块破烂不堪的红色横幅上写着一行字——热烈欢迎西安知青到姜沟大队插队落户。
衣衫褴褛的村民散乱地坐在地上,妇女们纳着鞋底,间或对知青指指点点;男人们吸着旱烟,他们不理会陈长太吼些什么,只管毫无顾忌地大声说笑。一群流着鼻涕的孩子互相追逐打闹着。
知青们坐在各自的行李上,或交头接耳,或沉默不语。
陈长太用烟袋锅敲敲面前的破桌子,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乡亲们,西安知青来姜沟大队插队落户欢迎大会现在开始,现在都甭言传了!今天,我代表姜沟大队党支部……哎!贺老三,咋还说个没完哩?要说你上来说,小心我扣你驴日的工分!”
陈长太见知青们笑,连忙解释:“学生们,我是个大老粗,说话不踏犁沟,要不是看你们的面子,我这烟袋锅早擂到他狗日的头上哩!咱接着开会。”
大孬扬起脖子嚷着:“陈书记,你说你要用烟锅锅擂哪个狗日的?”村民和知青们又哄笑起来。
陈长太按了一锅烟末子,结结实实吸了一口,继续讲话:“人常说吃谁的饭记谁的恩,我陈长太这辈子,谁的话都可以不听,就是不能不听毛主席的话。西安的洋学生来咱姜沟插队,是他老人家的号召,我代表姜沟大队党支部、全体社员举双手欢迎。咱姜沟的特点是:吃奶的娃娃比圈里的猪娃多,抡不动镢头的老汉、老婆比小伙、姑娘多,磨闲牙、撂杂碎的古董锤比能干活的牛多。咱姜沟村就那些地,现在,又添了几十张嘴,我这头比老笼都大呀,不过也好,一下子来了几十个有文化的洋学生,咱姜沟该热闹咧。”
知青们情绪低落,尽管他们在下乡之前都有了心理准备,也听过知青大哥大姐们倒的苦水,但是直到进了村他们才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得多。
知青们被各自的生产队长领到村里,姜沟大队共有十个生产队,两千三百多口人。顾罡韬、齐浩楠、尹松、辛弦、淘气、大孬、赵天星六人分到了二队,本来他们的队伍里还应该有一个黛微。二队队长是个五十出头的老汉,叫贺栓茂,五短身材,身板硬朗,目光中流露着庄稼人特有的纯朴。
跟辛弦、淘气走着的是妇女队长雨花。雨花体态匀称,肤色微黑,言谈举止流露出农村女干部特有的干练爽快。
知青们一进村口,远远就望见一大群社员朝他们指指点点,就连一些平时足不出户的小脚老太婆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在门口,张着黑洞洞的嘴巴,脸上挂着温厚的笑容。
来到村中间的一棵老槐树下,贺队长袖子向上一撸,“咣咣咣”的钟声响彻了整个村子:“喂,都出来!开会哩!”
他站在一个石碾上,清清嗓子,磕磕绊绊念起了知青的名单:“顾正(罡)韬、齐告(浩)楠、赵千(天)星、伊(尹)松……”惹得知青们一阵哄笑。
知青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太阳的余晖瞬间消失,广袤大地顿时堕入一片黑暗,星星像银色的露珠,在漆黑的幕帐上闪烁着光芒。万籁俱寂,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狗吠。
灯火从社员家的门缝里透出,薄薄的烟雾包围着整个村子。
吃罢饭,知青们扛起行李,迈着疲惫的脚步,跟在贺队长身后朝村西头走去。
“队长,我们今晚在哪儿睡觉?”齐浩楠问。
贺队长回头望望妇女队长,含含糊糊地说:“这个嘛,上面安排哩,就怕你们一时半会儿不习惯。咱这地方穷,汗珠子不值钱,一个全劳见个日头才挣九分钱……”
“入乡随俗嘛,慢慢就习惯了。”淘气顺口来了一句。
“你们大城市的洋学生,睡的是高楼,吃的是白馍,到咱这儿来可就要受恓惶哩!”
“我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不是来享福的。你们吃啥我们就吃啥。”淘气亲热地挽着妇女队长的胳臂,“队长大姐,是这样吧?”
雨花苦笑道:“对是对着哩,只怕……”
“只怕个狗娃屁哩。”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个人插嘴道,“媳妇都下轿咧,这又不是能藏能掖的事!”
贺队长狠狠白了那人一眼:“马槽里咋多了个驴嘴,就不能把你那不把门的嘴关上一会儿?”
知青们惊愕之余,雨花赶紧解释:“那是队里赶大车的胡日鬼,不要听他的!”说完又补充,“胡日鬼是他的外号,大名叫胡旺财。”
尹松轻声笑道:“胡旺财,这名字带劲!”
大伙儿听了便捂着嘴笑。
饲养室到了,贺队长不由得放慢脚步,难为情地说:“队上实在是困难,今天就先在马号里将就将就吧!”
“马号?”淘气张大了嘴巴,“那是干什么的?”
齐浩楠白了她一眼,更正道:“他逗你玩呢,马号就是马圈,是牲口睡觉的地方,懂了吗?”
“啊?那里咋能住人呢?”淘气睁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雨花。
雨花无奈地说:“也是暂时的,等你们住下再慢慢想办法,队里肯定是有计划和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