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盛世古玩:我的古玩回忆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来今天这个物件是跟我没有缘分了,我从一千的拦腰价一直给涨到了一千六,但是老板态度很坚决,我估摸着最多能让一百元,没有一千九百元是不用想了。唉,只能放弃了,古玩这行就是这样,谁也不能去强买强卖,而且物件讲究的是个缘分,缘分到了怎么都要跟你回家,缘分不到使尽浑身解数你也拿不走它。
这个物件收不上咱们再去看其他的,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呀。还不错,经过一上午的“长途跋涉”功夫还是不负有心人的。除了之前搞定的大号康熙提篮盘,又花五百“大洋”买上了一个同治年的粉彩笔筒,期间还帮着娜姐八百块收了一个清早期玉璧底松石绿釉的一个小酒杯(玉璧底造型为器物的底部圆形平底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圆,形似玉璧,松石绿釉就更好理解了就是釉色跟绿松石的颜色很相近),大家估计有点纳闷了,为什么那么大的一个盘子或者说那个文房的同治笔筒怎么还卖不过一个小酒杯?
它们还真比不上,第一是跟笔筒比它占了一个年份好,跟康熙的提篮盘比呢它又占了一个“器型好”,古玩行有句俗语叫做“趴的不如坐的,坐的不如站的”就是说老瓷器里面同类型或类型相差不是很大的器物相比,盘子碟子比不上碗和杯子,碗和杯子呢又比不上瓶子罐子。其实这个杯子我非常的钟意,也是一眼就在摊上瞅见了,但是娜姐看见后就非想要,我毕竟是干这行的,以后收这类器物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没办法只能是忍痛割爱了,朋友们请记住,再好的物件也不上人与人的感情。还不错至少今天也是没白来一趟,看了看时间,也就马上中午十二点了,跟娜姐韩阳商量了一下,准备打道回府,下午回太原临走的时候再过来简单转转也就不虚此行了。
出了集市,我问了一下娜姐车在哪停的,娜姐说是在前面拐过弯的一个村门口停的,那个村离得集市不远,也就走路十分钟左右,我们来的时候车实在是太多了,跟前根本就停不下,只能往远放了,好在那个村娜姐比较熟悉,跟村门口的老乡们打了个招呼就把车停放在那了。我说既然不远大家就一起去呗,省的一会儿再调头回来,往过走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交流会的人是真多,虽然已经出了统一规划的集市范围,但一路上依然时不时的有摊摆放在路边,也不知道以前每年的交流会是不是也是这么热闹红火。
好不容易走的快到车跟前了,猛地听见娜姐说了一句“坏了”,本来天挺冷走了一会儿感觉热气沸腾的,被娜姐猛的一说话惊得我感觉背后一瞬间都有冷汗了。“怎么了娜姐,想起什么事了吗?”“我倒是没想起什么事,但是我估计你们今天一时半会是走不了了。”啊?听娜姐这的一说我愣了一下,为什么这样说?我看这娜姐脸上那尴尬的表情,我和韩阳同时顺她的目光往远看了过去,一瞬间我又愣神了,你没猜错,我又愣神了。
原来娜姐把车停在了村门口的戏台子旁边,这个戏台子估计是刚搭建好没两天,村里一般逢年过节或者是婚丧嫁娶的时候就会请来戏班、在村里相对显眼的地方搭起戏台开始表演,往往都是“供不应求”,毕竟村里的娱乐活动还是很少的,一来了戏班表演,人们都还是比较兴奋的。这不今天就是这样嘛,顺的娜姐眼神看过去,整个戏台方圆一百米以内全部都是人,而我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被人海淹没了。
“娜姐,这..这该怎么弄?”我也是有点没底,娜姐再认识这儿的人哇此时此刻也是没办法了,因为太多人了,你根本就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贤内助”的好处了,“咱们看来一时半会走不了了,咱们可以先去吃点饭,然后想逛就逛逛,不想逛咱们就也听听这免费的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好吧已经是这样了,既来之则安之,逛是不太想逛了,吃点饭就在这“外围”听听戏算了,娜姐问了旁边一些听戏的老乡这戏估计是得唱到下午五点左右,看来这一下午是彻底荒废了。我们又往集市方向返回去走了几步,到了一个离村口不远处的小饭馆吃饭,我们三个都有点累了,随便点了三个菜也没怎么动,叼扒了几口喝了点水就都沉默了。我一看大家也不怎么吃了就站起来去吧台结账,嗯这个小地方的餐饮还是相对比较便宜的,三个菜带了两碗米饭才花了70块钱,掏出钱来递到老板手里回身叫大家准备走(那个年代手机支付还没有流行开来,出门还是得装的现金),忽然余光好像看到了什么物件?这就是古玩行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我们总能看到大家不上心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职业病!
吧台的一角上摆放着一个商店常能见到的那种招财金蟾,金蟾的旁边放着一个类似于笔筒的木头物件,里面零散的放着几根笔。这个物件通体呈黑红色,四个面上均嵌着石板,石板上还有那种类似于水波纹的线条图案,尺寸呢估摸着就是十厘米高。这应该是个笔筒,我的第一感觉告诉我它绝对是有年份了。
看来今天这个物件是跟我没有缘分了,我从一千的拦腰价一直给涨到了一千六,但是老板态度很坚决,我估摸着最多能让一百元,没有一千九百元是不用想了。唉,只能放弃了,古玩这行就是这样,谁也不能去强买强卖,而且物件讲究的是个缘分,缘分到了怎么都要跟你回家,缘分不到使尽浑身解数你也拿不走它。
这个物件收不上咱们再去看其他的,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呀。还不错,经过一上午的“长途跋涉”功夫还是不负有心人的。除了之前搞定的大号康熙提篮盘,又花五百“大洋”买上了一个同治年的粉彩笔筒,期间还帮着娜姐八百块收了一个清早期玉璧底松石绿釉的一个小酒杯(玉璧底造型为器物的底部圆形平底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圆,形似玉璧,松石绿釉就更好理解了就是釉色跟绿松石的颜色很相近),大家估计有点纳闷了,为什么那么大的一个盘子或者说那个文房的同治笔筒怎么还卖不过一个小酒杯?
它们还真比不上,第一是跟笔筒比它占了一个年份好,跟康熙的提篮盘比呢它又占了一个“器型好”,古玩行有句俗语叫做“趴的不如坐的,坐的不如站的”就是说老瓷器里面同类型或类型相差不是很大的器物相比,盘子碟子比不上碗和杯子,碗和杯子呢又比不上瓶子罐子。其实这个杯子我非常的钟意,也是一眼就在摊上瞅见了,但是娜姐看见后就非想要,我毕竟是干这行的,以后收这类器物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没办法只能是忍痛割爱了,朋友们请记住,再好的物件也不上人与人的感情。还不错至少今天也是没白来一趟,看了看时间,也就马上中午十二点了,跟娜姐韩阳商量了一下,准备打道回府,下午回太原临走的时候再过来简单转转也就不虚此行了。
出了集市,我问了一下娜姐车在哪停的,娜姐说是在前面拐过弯的一个村门口停的,那个村离得集市不远,也就走路十分钟左右,我们来的时候车实在是太多了,跟前根本就停不下,只能往远放了,好在那个村娜姐比较熟悉,跟村门口的老乡们打了个招呼就把车停放在那了。我说既然不远大家就一起去呗,省的一会儿再调头回来,往过走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交流会的人是真多,虽然已经出了统一规划的集市范围,但一路上依然时不时的有摊摆放在路边,也不知道以前每年的交流会是不是也是这么热闹红火。
好不容易走的快到车跟前了,猛地听见娜姐说了一句“坏了”,本来天挺冷走了一会儿感觉热气沸腾的,被娜姐猛的一说话惊得我感觉背后一瞬间都有冷汗了。“怎么了娜姐,想起什么事了吗?”“我倒是没想起什么事,但是我估计你们今天一时半会是走不了了。”啊?听娜姐这的一说我愣了一下,为什么这样说?我看这娜姐脸上那尴尬的表情,我和韩阳同时顺她的目光往远看了过去,一瞬间我又愣神了,你没猜错,我又愣神了。
原来娜姐把车停在了村门口的戏台子旁边,这个戏台子估计是刚搭建好没两天,村里一般逢年过节或者是婚丧嫁娶的时候就会请来戏班、在村里相对显眼的地方搭起戏台开始表演,往往都是“供不应求”,毕竟村里的娱乐活动还是很少的,一来了戏班表演,人们都还是比较兴奋的。这不今天就是这样嘛,顺的娜姐眼神看过去,整个戏台方圆一百米以内全部都是人,而我们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被人海淹没了。
“娜姐,这..这该怎么弄?”我也是有点没底,娜姐再认识这儿的人哇此时此刻也是没办法了,因为太多人了,你根本就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贤内助”的好处了,“咱们看来一时半会走不了了,咱们可以先去吃点饭,然后想逛就逛逛,不想逛咱们就也听听这免费的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好吧已经是这样了,既来之则安之,逛是不太想逛了,吃点饭就在这“外围”听听戏算了,娜姐问了旁边一些听戏的老乡这戏估计是得唱到下午五点左右,看来这一下午是彻底荒废了。我们又往集市方向返回去走了几步,到了一个离村口不远处的小饭馆吃饭,我们三个都有点累了,随便点了三个菜也没怎么动,叼扒了几口喝了点水就都沉默了。我一看大家也不怎么吃了就站起来去吧台结账,嗯这个小地方的餐饮还是相对比较便宜的,三个菜带了两碗米饭才花了70块钱,掏出钱来递到老板手里回身叫大家准备走(那个年代手机支付还没有流行开来,出门还是得装的现金),忽然余光好像看到了什么物件?这就是古玩行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我们总能看到大家不上心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职业病!
吧台的一角上摆放着一个商店常能见到的那种招财金蟾,金蟾的旁边放着一个类似于笔筒的木头物件,里面零散的放着几根笔。这个物件通体呈黑红色,四个面上均嵌着石板,石板上还有那种类似于水波纹的线条图案,尺寸呢估摸着就是十厘米高。这应该是个笔筒,我的第一感觉告诉我它绝对是有年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