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神卜妙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皇太妃再醒来的时候小皇帝已经不在身边了, 在刘嬷嬷的搀扶下靠坐在贵妃榻上休息。
刘嬷嬷是太皇太妃当年的陪嫁,早就到了出宫的年纪了, 却一直都待在太皇太妃的身边伺候, 用她的话就是离了宫她什么也不是, 还不如一辈子侍奉太皇太妃, 就一直都留在这深宫之中。
“今日您睡着之后, 陛下可伤心了, 这么小一个人看着就让人心疼, 您就算是为了陛下也得多熬两年才是。”
“哀家的身子骨自己知道, 当年先帝去的时候,哀家已经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了,若不是为了陛下, 哪里能熬的下来。”
主仆二人说着话,外头就传来了太监报信的消息。“太皇太妃,葛太傅进宫来看您了。”
葛太傅听闻太皇太妃昨日又病发昏厥, 即便是自己身子骨也不好, 但还是拄着拐杖进了宫。
“到底是姐弟连着心,昨儿您还说想见太傅了,今日他就进宫了, 奴婢去让人烧茶,您与太傅也好些日子没说话了, 多说会话。”
太皇太妃点了点头, 刘嬷嬷就赶紧把所有宫女太监都撤了下去, 哪里真的需要她这种身份的人亲自去烧水, 不过是知道他们姐弟要有话,赶紧支开了其他不长眼的宫婢。
葛太傅拄着拐杖缓慢的跨进了门槛,“老臣,见过太皇太妃。”
太皇太妃刚闭上眼想休息,就听到耳边弟弟的声音响了起来,皱了皱眉,“这都没旁人,也就是你谨慎,坐下说话吧,今日怎么没带你媳妇和孙女儿来。”
“即便是没人礼也不可废,当年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忘,娘娘看上去今日气色倒是好些了。我与您有些话他们不方便听,等明儿再让她们进宫陪您说说话。”
像是想起了什么,太皇太妃淡淡的笑了两下,有气无力的嗯了一声,“听你这话,你也是怪哀家了?”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提什么怪不怪的,都是先帝自己的主意罢了,到了如今也分不清对错了。只求国泰民安,陛下安好。”
“你还是在怪哀家当年挑拨先帝和她的感情,你要知道,先帝是从哀家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却从小都不养在哀家的身边,哀家这心里就好过吗?再说先帝想做什么,是哀家能干涉的了的吗,难不成谁都学她姜涣芝后宫女子干政不成!”
“娘娘!”不过是两个字,太皇太妃终于冷静了下来,原本因为激动坐直的身体,又慢慢的靠了回去。
葛太傅无力的看着他这个姐姐,还是这样,只要听到一丁点与姜皇后有关的东西,她就会格外的激动,从当年十七八刚进宫,到现在人之将死还是一样的毛病。
“即便是这样,她还是输了不是?她膝下无一儿半女,天下也还是大周的天下,她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如今姜家都没了,您又何必再放在心上。如今最应该关心的应该是陛下的安危。”
太皇太妃有气无力的应了两句,“陛下好端端的有什么好担心的。”
“娘娘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陛下前几个月在秋猎遇刺一事难道娘娘就真的不知道?就真的打算不管不顾了?难道非要等到他逼宫,提兵相见的时候,娘娘才管吗?”
太皇太妃靠在靠枕上,眼泪一下就出来了,“瑄王从小脾气就不好,沉不住气,当年才会是先帝被抱去了她身边养着。他每回都问哀家,为何对先帝好,从不对他好,哀家也不过是个母亲,如今先帝不在了,孙子和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那娘娘的意思,就是打算放任瑄王了?若真是如此,当年又为何不直接让瑄王登基,陛下还小,直接打发个郡王也就罢了。您当年的一念之差,想要补偿先帝的亲情,如今就该护陛下一个周全。”
“你,你是打算直接逼死哀家吗!”太皇太妃眼睛猛地睁开,眼里全是挣扎和痛苦。
是啊,当年先帝驾崩,陛下方才七岁,她完全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中当时支持瑄王的人不在少数。
是她执意站出来把这些谣言都给压了下来,再加上沈谢二位阁老一路扶持,陛下才能顺利登基。
她到现在还记得瑄王失望的眼神,以及痛苦的喊她一声母妃!
因为先帝从小养在姜涣芝的身边,她就觉得亏欠先帝良多,所以即便是一直养在她身边的瑄王也时常的忽视,她又何尝不是亏欠瑄王良多呢。
“老臣怎么敢逼您,逼您的人不是老臣,而是瑄王,他在逼您逼陛下,逼所有人。您若是再没个主意,等到咱们闭上眼的时候,就是您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太皇太妃无力的闭上了双眼,“哀家知道了,你从进门就以君臣相称不就是为了提醒哀家自己的身份,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说吧。”
“老臣想起复一个人,帮陛下渡过这次的难关。”
“谁?”
“姜裕恒。”
“他和姜涣芝是什么关系?”
“是姜皇后的嫡亲侄儿。”
“呵,你的意思是我们大周缺了他们姓姜的就不行?其实这件事你也不必来问哀家的意见,你自行去问问那个姜裕恒,他是肯还是不肯为陛下效命。他若是说出一个肯字来,哀家绝不掺和此事。”
葛太傅拄着拐杖又站了起来,“只要太皇太妃答应了,其余的事,老臣自会处理,还望太皇太妃保重凤体,陛下还要依仗您。老臣就先行告退了,明日再让孙儿进宫侍奉塌前。”
说完就慢吞吞的往外走了,一如来的时候一样,只是背影格外的萧条,当年意气风发的葛太傅如今也不过是个年迈的老者了。
她还记得,当初姜涣芝身前四大得意宠臣,就是葛顾陈沈谢,陈老将军和顾相已经病逝,沈谢二人因为入朝为官的时候年轻,初出茅如就被姜涣芝一眼瞧中。
果不其然,都是国之栋梁,当时她还很是气愤,自己的亲弟弟为她的情敌卖命,不过还是她赢了不是吗?她比姜涣芝活的时间长,如今的陛下又是她的亲孙子。
不知道她可是后悔过,膝下无子嗣,生前的五大宠臣,最忠心的都死了,沈谢为了权势狗咬狗,剩下的一个还是她的弟弟。
想来就觉得可笑,姜涣芝你就算霸住了太/祖皇帝的宠爱哪有如何,你风光数十载哪有如何,如今你姜家的下场你可是看到了?
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出来,她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那个女人却从未将她放在心上,就连死也不曾看过她一眼,她就算是赢了又有什么用?
葛太傅出了太皇太妃的宫殿,就驻足停留了片刻,抬头看了看天空,忍不住片刻的失神。
当年每次出征或是每回政见不同的时候,她就会拉着他们一同看一眼天空,他到现在都记得她的神情。
“莫要将眼界禁锢与小小的一方小院,你该睥睨长空放眼江山。国之有难,我等若是避而不出,又将置天下与何为?”
她从来都不将后宫琐碎放在眼里,也不把儿女情长挂在嘴边,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在意输赢呢?其实从一开始,姐姐,你就已经输了。
“太傅,我们现在回府吗?”
“先不回去,我们去趟去大理寺。”
*
礼部左右两位侍郎急匆匆进宫,碰巧下了马车就在宫门外撞上了,“冯大人可知道,陛下怎么突然就召见我等?”
“据说是太皇太妃病重,陛下急着选妃,给太皇太妃冲喜呢。”
“这小像才刚收上来,还未装裱入册,最快也得明年开春了,我还以为陛下一时半会的用不上,才交代了下面仔细的装裱,这叫什么事儿。”
“冯大人慎言,一会可千万别在陛下面前显露半分,其实早日定下来也好,太皇太妃久居深宫,这后宫没个皇后确实也空荡荡的。平日因为无皇后无太后的,许多节日庆典都无人主持,早些选定了皇后整个朝堂内外也好不是。”
“还是钱大人说的有理,是本官一时糊涂了。”
冯钱两位侍郎,一同进了小皇帝的御书房,此时沈谢两位阁老也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就连许久未见的顾洵,此时也陪在小皇帝的身侧。
“今日急匆匆的召见两位大人,是因为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元辰了,陛下的意思是在元辰之前将选妃之事给定下来,每年后宫都无人主持元辰,确是不像话。”
说话的是沈阁老,他确实是最担心这件事的人了,当初提议皇帝定皇后的是他,他又是文官之首,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当然谁都知道,沈阁老的嫡亲孙女,就在这次的选妃众人当中,也是传闻中皇后的不二人选。
“只是与原先陛下交代的日子提早了许多,礼部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完善好的,还需要些许时日才行。”
“那就劳烦两位大人多花些功夫,能尽早把这件事给定下来。”小皇帝一想到身体不佳的太皇太妃心中就忍不住的发急。
之前是对这事懒懒散散的毫不上心,现在却觉得看谁都觉得好,只要能让皇祖母开心,他都愿意。
小皇帝虽然才十岁,但因为先帝去的早,其实在这方面早就有太监给他看过书了,就是还未真正的开窍,只是一知半解的,当然他就算是现在娶了皇后妃子,也不过是多个陪他玩的人罢了。
既然早娶和晚娶都是娶,还不如早些娶回宫,让皇祖母安心的好。
“是,臣等领旨,即可就开始准备选妃事宜,只是许多核到选妃的姑娘不在京中,入京还需要时日,现在去通知,最早也得等年过了之后了。”
“朕明白,那就将选妃的日子定在元宵,二位大人觉得可行吗?”
这还是小皇帝第一次自主的决定,没有别的大臣参与的,他们自然都是称好,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全京师因为这道旨意都忙碌了起来,参加选妃的人家要做准备,不用参加的也有职务上的公务要忙,更是因为时间提早了许多,而有些慌不择乱了。
就连萧家也陷入了一阵恐慌之中,萧梁忠本身就在礼部,因为升了官事务也变得多而杂起来,再加上萧清荷要参加选妃,上到萧老夫人,下到府上的丫鬟,整日都数不尽的事情要忙。
又近年关,宋氏还要打理家中过年的事情,只能让快出嫁的萧清雪帮着打理家中的事情。
本身萧清雪的年纪也该学着打理中馈,加上她三月间的婚期,嫁过去又是正室主母,大长公主年纪不轻了,她嫁过去定是要当家的,尽早学起来也没有坏处。
一时之间整个萧家所有人都很忙,就连萧清荷也被拘着跟着嬷嬷学这学哪的。
本来她对选妃也就这样,走走过场的事情,在她看来自己是肯定不会选上的,可自从知道皇帝就是她认识的那个骗过她的以世弟弟之后,心态就有些变了。
既然是认识的人,好像一块玩也不错呢,虽然他和自己抢表姐,但她好像还搞不懂这成亲到底是什么意思。
全府最闲的人就成了乙儿,一闲下来就到处跑。
如欣已经从如烟过世的事情中走了出来,她在萧府待两天就去王府玩两天,再去找孙佳玉玩一会,最后又溜达回顾府。
走到哪都很开心,总会有人陪着她一块玩。
这日正巧是腊八节,家里煮了浓稠的腊八粥,乙儿带了一些就去找顾洵,一想到他见到自己送的腊八粥表扬她的样子,她就觉得很高兴。
都有好几日没见到叔父了呢,从秋猎回来之后叔父好像就变得忙碌了起来,也不知道一天到晚的在忙些什么呢。
没想到她到了顾府就得了消息,人不在,进宫去了。
乙儿有些失落的坐在书房里发了一会呆,看着叔父整齐摆放在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突然有种难过的情绪想要宣泄出来。
她平时可从来都不会这样的,她这是怎么了?
是委屈了吗?
拿了纸笔自己研了磨,在纸上留下叔父大坏蛋,就留下腊八粥去找孙佳玉了。
“姑娘怎么这般闷闷不乐的?”
乙儿摇了摇头,她也说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就是有种说不出的情绪,以前她好像从来都没有过的。
只是因为叔父不在吗?可是以前叔父不在的时候,她也是一个人好好的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变化呢?
呆呆的坐在马车上发愣,突然眼睛一亮,她想起来了,是上回在围场的时候,看到楼抱在一起的两个人之后,好像她就有些怪怪的了。
每次看叔父都觉得和别人不同,就连上回安宁郡主和叔父坐在一块的时候,她也不高兴了。
不行,她一定得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乙儿是不是生病了?
伸手用手背搭了搭自己的额头,好像没有生病啊,捏了捏自己的脸蛋,还是和以前一样哦。又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好像是这里有些堵得慌。
马车很快就到了祝家,乙儿跳下了马车,没让人通报就熟门熟路的走了进去。
正巧祝轩瑞从钱庄记完账回来,正在陪着孙佳玉说话,用极尽温柔的语调爱抚这孙佳玉的肚子,两人眼神相望的时候,甚至让人觉得空气都是甜腻的。
乙儿站在门外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屋内,竟然出现了茫然无措的时候,她好像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打搅到他们。
还是屋内的孙佳玉抬头的时候看到了屋外的乙儿,赶紧推了推祝轩瑞,“乙儿来了,怎么站在屋外不进来呢?快点进来,方才相公是在听孩子的动静呢。”
孙佳玉的脸都有些红了,祝轩瑞还跟没事人一样的悄悄的搂着她的后背,被孙佳玉拧了一下手臂,才跟偷腥了的猫一般笑着让她们两说话了。
“快进来,怎么傻站在外头呢,屋外冷,里头烧了银碳热乎,我让春兰上茶。”
“春兰!”
“乙儿姑娘,奴婢还当姑娘进京就忘了奴婢了呢!”
难过前些日子都没见到春兰,原来是春兰已经许了人家,对方是祝轩瑞钱庄的管事,也是两人瞧对了眼,一来二去就生了好感。
管事姓石上京之前就求着祝轩瑞把春兰许配给他,孙佳玉也同意了,她和石管事比孙佳玉他们上京晚了两个月,在太原成了亲才上的京。
成亲之后春兰也就在后头带带小丫头,轻易不出来伺候主子了,等到孙佳玉肚子里的孩子生了,她也就专心的当个管事妻子,还有丫头伺候。
若不是来的是乙儿,哪里能请得动春兰出马。
见到老熟人,乙儿又高兴了起来,孙佳玉尤其奇怪,这个小丫头平日里情绪都写在脸上,这是碰上什么烦心事了,能让乙儿露出这种表情的。
春兰端出来的奶茶,乙儿远远的闻见就觉得很香浓,“是什么茶?”
“是奶茶,据说是北边的喝法,是相公钱庄里的管事去西北送货物的时候带回来的新鲜喝法。我有了孩子之后不喜喝茶,喝了这个倒是觉得新鲜,你也尝尝。”>
太皇太妃再醒来的时候小皇帝已经不在身边了, 在刘嬷嬷的搀扶下靠坐在贵妃榻上休息。
刘嬷嬷是太皇太妃当年的陪嫁,早就到了出宫的年纪了, 却一直都待在太皇太妃的身边伺候, 用她的话就是离了宫她什么也不是, 还不如一辈子侍奉太皇太妃, 就一直都留在这深宫之中。
“今日您睡着之后, 陛下可伤心了, 这么小一个人看着就让人心疼, 您就算是为了陛下也得多熬两年才是。”
“哀家的身子骨自己知道, 当年先帝去的时候,哀家已经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了,若不是为了陛下, 哪里能熬的下来。”
主仆二人说着话,外头就传来了太监报信的消息。“太皇太妃,葛太傅进宫来看您了。”
葛太傅听闻太皇太妃昨日又病发昏厥, 即便是自己身子骨也不好, 但还是拄着拐杖进了宫。
“到底是姐弟连着心,昨儿您还说想见太傅了,今日他就进宫了, 奴婢去让人烧茶,您与太傅也好些日子没说话了, 多说会话。”
太皇太妃点了点头, 刘嬷嬷就赶紧把所有宫女太监都撤了下去, 哪里真的需要她这种身份的人亲自去烧水, 不过是知道他们姐弟要有话,赶紧支开了其他不长眼的宫婢。
葛太傅拄着拐杖缓慢的跨进了门槛,“老臣,见过太皇太妃。”
太皇太妃刚闭上眼想休息,就听到耳边弟弟的声音响了起来,皱了皱眉,“这都没旁人,也就是你谨慎,坐下说话吧,今日怎么没带你媳妇和孙女儿来。”
“即便是没人礼也不可废,当年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忘,娘娘看上去今日气色倒是好些了。我与您有些话他们不方便听,等明儿再让她们进宫陪您说说话。”
像是想起了什么,太皇太妃淡淡的笑了两下,有气无力的嗯了一声,“听你这话,你也是怪哀家了?”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提什么怪不怪的,都是先帝自己的主意罢了,到了如今也分不清对错了。只求国泰民安,陛下安好。”
“你还是在怪哀家当年挑拨先帝和她的感情,你要知道,先帝是从哀家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却从小都不养在哀家的身边,哀家这心里就好过吗?再说先帝想做什么,是哀家能干涉的了的吗,难不成谁都学她姜涣芝后宫女子干政不成!”
“娘娘!”不过是两个字,太皇太妃终于冷静了下来,原本因为激动坐直的身体,又慢慢的靠了回去。
葛太傅无力的看着他这个姐姐,还是这样,只要听到一丁点与姜皇后有关的东西,她就会格外的激动,从当年十七八刚进宫,到现在人之将死还是一样的毛病。
“即便是这样,她还是输了不是?她膝下无一儿半女,天下也还是大周的天下,她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如今姜家都没了,您又何必再放在心上。如今最应该关心的应该是陛下的安危。”
太皇太妃有气无力的应了两句,“陛下好端端的有什么好担心的。”
“娘娘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陛下前几个月在秋猎遇刺一事难道娘娘就真的不知道?就真的打算不管不顾了?难道非要等到他逼宫,提兵相见的时候,娘娘才管吗?”
太皇太妃靠在靠枕上,眼泪一下就出来了,“瑄王从小脾气就不好,沉不住气,当年才会是先帝被抱去了她身边养着。他每回都问哀家,为何对先帝好,从不对他好,哀家也不过是个母亲,如今先帝不在了,孙子和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那娘娘的意思,就是打算放任瑄王了?若真是如此,当年又为何不直接让瑄王登基,陛下还小,直接打发个郡王也就罢了。您当年的一念之差,想要补偿先帝的亲情,如今就该护陛下一个周全。”
“你,你是打算直接逼死哀家吗!”太皇太妃眼睛猛地睁开,眼里全是挣扎和痛苦。
是啊,当年先帝驾崩,陛下方才七岁,她完全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中当时支持瑄王的人不在少数。
是她执意站出来把这些谣言都给压了下来,再加上沈谢二位阁老一路扶持,陛下才能顺利登基。
她到现在还记得瑄王失望的眼神,以及痛苦的喊她一声母妃!
因为先帝从小养在姜涣芝的身边,她就觉得亏欠先帝良多,所以即便是一直养在她身边的瑄王也时常的忽视,她又何尝不是亏欠瑄王良多呢。
“老臣怎么敢逼您,逼您的人不是老臣,而是瑄王,他在逼您逼陛下,逼所有人。您若是再没个主意,等到咱们闭上眼的时候,就是您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太皇太妃无力的闭上了双眼,“哀家知道了,你从进门就以君臣相称不就是为了提醒哀家自己的身份,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说吧。”
“老臣想起复一个人,帮陛下渡过这次的难关。”
“谁?”
“姜裕恒。”
“他和姜涣芝是什么关系?”
“是姜皇后的嫡亲侄儿。”
“呵,你的意思是我们大周缺了他们姓姜的就不行?其实这件事你也不必来问哀家的意见,你自行去问问那个姜裕恒,他是肯还是不肯为陛下效命。他若是说出一个肯字来,哀家绝不掺和此事。”
葛太傅拄着拐杖又站了起来,“只要太皇太妃答应了,其余的事,老臣自会处理,还望太皇太妃保重凤体,陛下还要依仗您。老臣就先行告退了,明日再让孙儿进宫侍奉塌前。”
说完就慢吞吞的往外走了,一如来的时候一样,只是背影格外的萧条,当年意气风发的葛太傅如今也不过是个年迈的老者了。
她还记得,当初姜涣芝身前四大得意宠臣,就是葛顾陈沈谢,陈老将军和顾相已经病逝,沈谢二人因为入朝为官的时候年轻,初出茅如就被姜涣芝一眼瞧中。
果不其然,都是国之栋梁,当时她还很是气愤,自己的亲弟弟为她的情敌卖命,不过还是她赢了不是吗?她比姜涣芝活的时间长,如今的陛下又是她的亲孙子。
不知道她可是后悔过,膝下无子嗣,生前的五大宠臣,最忠心的都死了,沈谢为了权势狗咬狗,剩下的一个还是她的弟弟。
想来就觉得可笑,姜涣芝你就算霸住了太/祖皇帝的宠爱哪有如何,你风光数十载哪有如何,如今你姜家的下场你可是看到了?
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出来,她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那个女人却从未将她放在心上,就连死也不曾看过她一眼,她就算是赢了又有什么用?
葛太傅出了太皇太妃的宫殿,就驻足停留了片刻,抬头看了看天空,忍不住片刻的失神。
当年每次出征或是每回政见不同的时候,她就会拉着他们一同看一眼天空,他到现在都记得她的神情。
“莫要将眼界禁锢与小小的一方小院,你该睥睨长空放眼江山。国之有难,我等若是避而不出,又将置天下与何为?”
她从来都不将后宫琐碎放在眼里,也不把儿女情长挂在嘴边,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在意输赢呢?其实从一开始,姐姐,你就已经输了。
“太傅,我们现在回府吗?”
“先不回去,我们去趟去大理寺。”
*
礼部左右两位侍郎急匆匆进宫,碰巧下了马车就在宫门外撞上了,“冯大人可知道,陛下怎么突然就召见我等?”
“据说是太皇太妃病重,陛下急着选妃,给太皇太妃冲喜呢。”
“这小像才刚收上来,还未装裱入册,最快也得明年开春了,我还以为陛下一时半会的用不上,才交代了下面仔细的装裱,这叫什么事儿。”
“冯大人慎言,一会可千万别在陛下面前显露半分,其实早日定下来也好,太皇太妃久居深宫,这后宫没个皇后确实也空荡荡的。平日因为无皇后无太后的,许多节日庆典都无人主持,早些选定了皇后整个朝堂内外也好不是。”
“还是钱大人说的有理,是本官一时糊涂了。”
冯钱两位侍郎,一同进了小皇帝的御书房,此时沈谢两位阁老也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就连许久未见的顾洵,此时也陪在小皇帝的身侧。
“今日急匆匆的召见两位大人,是因为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元辰了,陛下的意思是在元辰之前将选妃之事给定下来,每年后宫都无人主持元辰,确是不像话。”
说话的是沈阁老,他确实是最担心这件事的人了,当初提议皇帝定皇后的是他,他又是文官之首,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当然谁都知道,沈阁老的嫡亲孙女,就在这次的选妃众人当中,也是传闻中皇后的不二人选。
“只是与原先陛下交代的日子提早了许多,礼部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完善好的,还需要些许时日才行。”
“那就劳烦两位大人多花些功夫,能尽早把这件事给定下来。”小皇帝一想到身体不佳的太皇太妃心中就忍不住的发急。
之前是对这事懒懒散散的毫不上心,现在却觉得看谁都觉得好,只要能让皇祖母开心,他都愿意。
小皇帝虽然才十岁,但因为先帝去的早,其实在这方面早就有太监给他看过书了,就是还未真正的开窍,只是一知半解的,当然他就算是现在娶了皇后妃子,也不过是多个陪他玩的人罢了。
既然早娶和晚娶都是娶,还不如早些娶回宫,让皇祖母安心的好。
“是,臣等领旨,即可就开始准备选妃事宜,只是许多核到选妃的姑娘不在京中,入京还需要时日,现在去通知,最早也得等年过了之后了。”
“朕明白,那就将选妃的日子定在元宵,二位大人觉得可行吗?”
这还是小皇帝第一次自主的决定,没有别的大臣参与的,他们自然都是称好,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全京师因为这道旨意都忙碌了起来,参加选妃的人家要做准备,不用参加的也有职务上的公务要忙,更是因为时间提早了许多,而有些慌不择乱了。
就连萧家也陷入了一阵恐慌之中,萧梁忠本身就在礼部,因为升了官事务也变得多而杂起来,再加上萧清荷要参加选妃,上到萧老夫人,下到府上的丫鬟,整日都数不尽的事情要忙。
又近年关,宋氏还要打理家中过年的事情,只能让快出嫁的萧清雪帮着打理家中的事情。
本身萧清雪的年纪也该学着打理中馈,加上她三月间的婚期,嫁过去又是正室主母,大长公主年纪不轻了,她嫁过去定是要当家的,尽早学起来也没有坏处。
一时之间整个萧家所有人都很忙,就连萧清荷也被拘着跟着嬷嬷学这学哪的。
本来她对选妃也就这样,走走过场的事情,在她看来自己是肯定不会选上的,可自从知道皇帝就是她认识的那个骗过她的以世弟弟之后,心态就有些变了。
既然是认识的人,好像一块玩也不错呢,虽然他和自己抢表姐,但她好像还搞不懂这成亲到底是什么意思。
全府最闲的人就成了乙儿,一闲下来就到处跑。
如欣已经从如烟过世的事情中走了出来,她在萧府待两天就去王府玩两天,再去找孙佳玉玩一会,最后又溜达回顾府。
走到哪都很开心,总会有人陪着她一块玩。
这日正巧是腊八节,家里煮了浓稠的腊八粥,乙儿带了一些就去找顾洵,一想到他见到自己送的腊八粥表扬她的样子,她就觉得很高兴。
都有好几日没见到叔父了呢,从秋猎回来之后叔父好像就变得忙碌了起来,也不知道一天到晚的在忙些什么呢。
没想到她到了顾府就得了消息,人不在,进宫去了。
乙儿有些失落的坐在书房里发了一会呆,看着叔父整齐摆放在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突然有种难过的情绪想要宣泄出来。
她平时可从来都不会这样的,她这是怎么了?
是委屈了吗?
拿了纸笔自己研了磨,在纸上留下叔父大坏蛋,就留下腊八粥去找孙佳玉了。
“姑娘怎么这般闷闷不乐的?”
乙儿摇了摇头,她也说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就是有种说不出的情绪,以前她好像从来都没有过的。
只是因为叔父不在吗?可是以前叔父不在的时候,她也是一个人好好的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变化呢?
呆呆的坐在马车上发愣,突然眼睛一亮,她想起来了,是上回在围场的时候,看到楼抱在一起的两个人之后,好像她就有些怪怪的了。
每次看叔父都觉得和别人不同,就连上回安宁郡主和叔父坐在一块的时候,她也不高兴了。
不行,她一定得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乙儿是不是生病了?
伸手用手背搭了搭自己的额头,好像没有生病啊,捏了捏自己的脸蛋,还是和以前一样哦。又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好像是这里有些堵得慌。
马车很快就到了祝家,乙儿跳下了马车,没让人通报就熟门熟路的走了进去。
正巧祝轩瑞从钱庄记完账回来,正在陪着孙佳玉说话,用极尽温柔的语调爱抚这孙佳玉的肚子,两人眼神相望的时候,甚至让人觉得空气都是甜腻的。
乙儿站在门外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屋内,竟然出现了茫然无措的时候,她好像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打搅到他们。
还是屋内的孙佳玉抬头的时候看到了屋外的乙儿,赶紧推了推祝轩瑞,“乙儿来了,怎么站在屋外不进来呢?快点进来,方才相公是在听孩子的动静呢。”
孙佳玉的脸都有些红了,祝轩瑞还跟没事人一样的悄悄的搂着她的后背,被孙佳玉拧了一下手臂,才跟偷腥了的猫一般笑着让她们两说话了。
“快进来,怎么傻站在外头呢,屋外冷,里头烧了银碳热乎,我让春兰上茶。”
“春兰!”
“乙儿姑娘,奴婢还当姑娘进京就忘了奴婢了呢!”
难过前些日子都没见到春兰,原来是春兰已经许了人家,对方是祝轩瑞钱庄的管事,也是两人瞧对了眼,一来二去就生了好感。
管事姓石上京之前就求着祝轩瑞把春兰许配给他,孙佳玉也同意了,她和石管事比孙佳玉他们上京晚了两个月,在太原成了亲才上的京。
成亲之后春兰也就在后头带带小丫头,轻易不出来伺候主子了,等到孙佳玉肚子里的孩子生了,她也就专心的当个管事妻子,还有丫头伺候。
若不是来的是乙儿,哪里能请得动春兰出马。
见到老熟人,乙儿又高兴了起来,孙佳玉尤其奇怪,这个小丫头平日里情绪都写在脸上,这是碰上什么烦心事了,能让乙儿露出这种表情的。
春兰端出来的奶茶,乙儿远远的闻见就觉得很香浓,“是什么茶?”
“是奶茶,据说是北边的喝法,是相公钱庄里的管事去西北送货物的时候带回来的新鲜喝法。我有了孩子之后不喜喝茶,喝了这个倒是觉得新鲜,你也尝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