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辛亥大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旭正愁着抓不到大鱼向陈敬云交差呢!
可以说是夏侯东正撞在了韩辰旭的枪口上,韩辰旭立马就向陈敬云报告,对夏侯东正式提起公诉的同时,监察部顺藤摸瓜查出了高达十余个高级官员的贪墨违法行为。
财政部次长陈之麟道:“是不是和韩辰旭说和一二,毕竟这次人数众多,一个搞不好怕是军政斧人心不稳啊!”
郑祖荫却是摇头道:“这就不用想了,我上午才见了他一会,言谈中他闭口不谈此事,显然是没打算松手!”
“那也总不能眼看着那么多同僚身陷牢狱吧!”工商部次长刘松生也是满脸忧色,那些被抓的人里头也有好几个是他手底下的人。
郑祖荫看了看在座的众人,沉思片刻后道:“韩辰旭这人是留过洋的,眼里都是洋人的那一套,这人情往来对他不起什么作用。不过福州里也不是没人能治他!”
洪子泰听罢压低声音道:“郑兄是说都督?”
郑祖荫也不否认,而是直接点头:“韩辰旭现在是监察部的总长,手里是有权有势,我们说的话人家不一定能听入耳,但是我们的话不停,都督的话他总是要听的!”
郑祖荫的这话却是让低下众人各自面色深沉。
对于陈敬云的感觉,包括郑祖荫在内都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是佩服陈敬云的军事手段,对于陈敬云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掌控福建全省是佩服的。这等手段,这等魄力不是普通人可以办到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初郑祖荫等人才推举陈敬云当这个都督。
同样是因为陈敬云手中强悍的军事力量,才让郑祖荫等人对陈敬云格外忌惮,甚至到了明确防备的地步,就怕陈敬云以军事手段强行读才。
为此军政斧成立后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郑祖荫等人牢牢把控着军政斧的事务不让陈敬云染手,同时也试图拉拢军中将领,不过现在国民军的中高级将领几乎都是陈敬云的嫡系,少数几个关系稍微偏一些的也看不上郑祖荫这些士绅富商。不得已之下他们转而支持林文英等革命党人和陈敬云争夺军权,可惜林文英等革命党的势力早已经被陈敬云排挤出了国民军,眼下只剩下一个萧奇斌而已,偏偏那萧奇斌原先和林文英也不怎么对路。
他们辛苦防备了陈敬云这么久,自然不想再让陈敬云把手伸进军政斧当中来。
如果说现在去请求陈敬云的话,会发生什么事谁也说不清楚,如果一个弄不好让陈敬云找到机会彻底掌控军政斧的话,那么自己这些人也就该辞职下台了。
可是如果不去找陈敬云的话,韩辰旭那只疯狗就会继续咬人,现在是夏侯东,下一次说不准就是在做的诸君了。
众人无话,郑祖荫也是叹了口气,半晌后道:“我等会就去求见都督!现在军政斧要稳下来,就不能让韩辰旭继续发狂下去!”
当郑祖荫等人愁眉苦脸的时候,韩辰旭却是站在陈敬云身边,陈敬云背负着手站在亭子的栏杆边上,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几株矮树丛上,同时嘴上却是说着话:“我前几天对你说要革新吏治,说是要三个月见成效。可你是不是也太急了些,这不过两三天工夫就弄的人心惶惶了!”
韩辰旭知道陈敬云担心什么,直接道:“都督放心,卑职知道分寸。这批人里头除了夏侯东还有些分量外,其他的都是闲职或中低级官员,不会影响到军政斧的正常运转!”
陈敬云听罢点头:“这就好!”
陈敬云虽然指望着韩辰旭革新吏治,但是他却更在意军政斧的稳定,现在福建军政斧成立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军政斧的主要工作也都还在稳定民心上面,大批的撤换中高级官员会造成政局动荡,危及军政斧的正常运转,这就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了。如果说韩辰旭做事不懂得分寸,胡乱抓人的弄的军政斧面临崩溃的话,从而影响到他的战略大局的话,陈敬云说不准就会把韩辰旭直接枪毙掉。
尽管韩辰旭说自己知道分寸,但是陈敬云还是觉得有必要亲口嘱咐:“吏治革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重在持久,不争朝夕。”
韩辰旭恭敬道:“属下明白!”
此时陈敬云似乎想起什么,而后道:“对了,你监察部里能办案的行家不少,抽调几个得力的人出来,我有另用!”
韩辰旭听到陈敬云要人,想要问陈敬云要这些人做什么用,但是见陈敬云没打算主动说他也就没问了:“我回去就把人送来!”
陈敬云却道:“嗯!”
韩辰旭一直待到了傍晚时分才出来,出来的时候刚好碰见了来求见陈敬云的郑祖荫,两人虽然有意见,但是谁也没表露出来,两人还笑呵呵的问候了几句。
郑祖荫走远了才轻声的骂了句:“疯狗!”
第五十七章北京初雪
自从韩辰旭上任监察部总长后,福建政局动荡,报纸更是时不时的放出大消息,说某某官员辞职,某某官员被监察部提起公诉等,这政局动荡的背后自然是各方各派的明争暗斗。郑祖荫、林文英、陈敬云这三方利用着手中的资源进行着暗中的政治博弈,谁胜谁负一时半会还不好说,但是表面上看还是陈敬云获利最大。
通过奎林洋落马一事,陈敬云成功的把韩辰旭推了出来,虽然直到目前为止韩辰旭好没有透露出投靠他的意思,但是从韩辰旭现在所做的事情来看,对陈敬云还是极为有利的。因为监察部的高压调查,军政斧内一大批中高级官员或辞职或被辞退甚者身陷牢狱,短时间内虽然无法动摇各部总长次长这样的实权人物,但是也空出了不少实权位置,陈敬云这段时间收拢的一些官员也逐渐掌控实权。
像福建这样的明争暗斗可以说是目前整个南方各省的一个缩影,几乎和福建军政斧一样,各省的军政斧中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主要各方也都是士绅富商和军队实权人物以及革命党人之间的矛盾,其中最激烈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湖南的焦达峰被刺杀。
湖南的事例几乎就是革命党人和士绅富商之间矛盾的最佳代表!革命党人和士绅富商以及军队的实权人物联合起义后,各方就是为了权力开始厮杀。有些地方是革命党人赢了,比如江西方面。有些地方是士绅赢了,比如湖南,而有些地方则是大权落入了军队高级将领手中,比如福建,比如广西。
有些还在继续争斗中,比如浙江、广东等地。
其中又以广东的争斗最为激烈,龙济光和胡汉民以及民军首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同时也导致了广州城内混乱不堪,到处都充斥着为非作歹的民军,烧杀劫掠处处可见,仅仅十一月二十一号那天就有五十余人被城内的民军所杀,其中包括一家老少二十余口惨遭灭门,连三岁幼儿都没有放过。其中缘由是广州军政斧拿不出足够的军费来填饱民军的胃口,要知道现在广州城内各种名号的民军土匪足足有十万余,这些人都自称是革命功臣,要求广州军政斧给予正式军费的同时,民军的各个首领也是狮子大开口,张口就是数十万数百万的,胡汉民那里拿得出那么多钱啊。
没有钱来安置这些民军土匪,人家自然就是在城内烧杀劫掠了。
而唯一有能力维持广州治安,驱逐民军乱匪的龙济光部却是按兵不动,原因也简单,那就是龙济光想要把控广东的全部军权,学临近福建的陈敬云。胡汉民那里肯让龙济光把控军政斧啊,不但把钱根抓的紧紧的,就连军务部总长这个位置都一直抓着不放。
这三方继续耗着的同时,湖北和江苏前线的战事还在继续!徐绍祯率领的南方联军各部已经从四面八方陆续向南京方向集中,前线已经发生了小规模的交火,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不用三五天的时间,南方联军就能够在南京集中两万五千左右的部队,这两万多人可不是什么新兵,而都是江苏、浙江等地的原新军,战斗力比起湖北那边的民军要强的多,如果指挥得当的话,固守南京的张勋将极难抵挡。
其实张勋能不能守住南京,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袁世凯的意思,如果袁世凯下定决心要守南京,不用多麻烦,从第五镇中分出一个混成协沿着津浦线南下南京援助张勋就足以守住南京,但问题是袁世凯并不想守南京。
自从山东宣布读力之后,袁世凯就命令第五镇速回山东,同时直隶混成协也南下靠近山东沿线,数天后第五镇的前锋刚回到济南孙宝琦就宣布取消读力,同时第五镇奉袁世凯命令大肆搜铺革命党人,同时前段时间鼓吹读力的一批士绅富商们也被坚决镇压。在第五镇的强力镇压下,山东光复只持续了五天不到的时间就宣告失败,大批的革命党被捕杀,少数逃亡山东各地,不过从大局上而言已不足为虑。
山东发生的动乱让袁世凯也谨慎了起来,对北方各省的革命党人开始严厉镇压,各主力部队也暂缓南下,防备北地动乱。如此情况下,第五镇大部只能驻守山东,只派出了一标兵力前往徐州,防备江苏局势败坏而不可收拾。至于南京,袁世凯已经是下定决心放弃了,甚至暗地里已经给了张勋密令,称如果守不住南京的话,就退往徐州方向。
第五镇暂缓南下,也就给了徐绍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所以这段时间徐绍祯调兵遣将,意图在山东第五镇南下之前拿下南京,从而从政治奠定南方各省联军的基础。
南京方向的战事顺利的同时,湖北前线的局势却是越来越败坏,虽然袁世凯给冯国璋的密令中暗示冯国璋要注意把握分寸,既要让南方党人认识到北洋军带来的强大压力,又不能真的把武汉三镇给全部拿下来,可是冯国璋刚地了朝廷封赏的爵位,心里想着报销朝廷的同时也对袁世凯的拖延战略不理解。
按照他的看法,那肯定是集中力量一举而下,早曰平定南方乱事,为此虽然他得到了袁世凯的暗示,碍于袁世凯的原因不能大举调动兵力进攻,但是暗地里却没有放松进攻的步伐,在拿下汉口后对汉阳展开猛攻,汉口形势危急,已经是到了失陷的最后关头。
十一月二十四号,湖南援鄂军一标到达汉阳,湖北民军得到了这支支援力量却是没有能够哦挽回一败再败的战略颓势,当天就失守汉阳战略要地十里铺,湖北民军发生大规模溃逃,其中以援鄂军为甚。
二十五号,眼看着汉阳失陷在即,黄兴、宋教仁等一大批湖北民军高层领导人开始紧急会议,准备放弃汉阳,全力守卫武昌。会议中黎元洪等大批武昌军政斧的高层对黄兴前期的指挥作战极为不满,大有把汉口、汉阳失守的责任全部推到黄兴身上。
这时候的黄兴是有嘴不能辩。如果说汉口、汉阳失守的责任全部在黄兴,那自然是不妥当的,但如果说黄兴一点责任也没有,那肯定也是睁眼说瞎话。
郁闷无比的黄兴开会的时候没说几句话,等会议散了后他一个人沉思了许久,最后就以个人名字再发了一封通电,而这通电和上次陈敬云发的拥袁通电极为相似,无非就是说如果袁世凯如果愿意投身共和的话,他黄兴愿意拥戴袁世凯为大总统。
黄兴虽然军事素养不咋地,但是也知道按照目前的局势下去,湖北民军战败是迟早的事,如果不举行和谈的话,按照目前各部南方军队的实力根本就挡不住北洋军,所以和谈是必要的。
旭正愁着抓不到大鱼向陈敬云交差呢!
可以说是夏侯东正撞在了韩辰旭的枪口上,韩辰旭立马就向陈敬云报告,对夏侯东正式提起公诉的同时,监察部顺藤摸瓜查出了高达十余个高级官员的贪墨违法行为。
财政部次长陈之麟道:“是不是和韩辰旭说和一二,毕竟这次人数众多,一个搞不好怕是军政斧人心不稳啊!”
郑祖荫却是摇头道:“这就不用想了,我上午才见了他一会,言谈中他闭口不谈此事,显然是没打算松手!”
“那也总不能眼看着那么多同僚身陷牢狱吧!”工商部次长刘松生也是满脸忧色,那些被抓的人里头也有好几个是他手底下的人。
郑祖荫看了看在座的众人,沉思片刻后道:“韩辰旭这人是留过洋的,眼里都是洋人的那一套,这人情往来对他不起什么作用。不过福州里也不是没人能治他!”
洪子泰听罢压低声音道:“郑兄是说都督?”
郑祖荫也不否认,而是直接点头:“韩辰旭现在是监察部的总长,手里是有权有势,我们说的话人家不一定能听入耳,但是我们的话不停,都督的话他总是要听的!”
郑祖荫的这话却是让低下众人各自面色深沉。
对于陈敬云的感觉,包括郑祖荫在内都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是佩服陈敬云的军事手段,对于陈敬云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掌控福建全省是佩服的。这等手段,这等魄力不是普通人可以办到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初郑祖荫等人才推举陈敬云当这个都督。
同样是因为陈敬云手中强悍的军事力量,才让郑祖荫等人对陈敬云格外忌惮,甚至到了明确防备的地步,就怕陈敬云以军事手段强行读才。
为此军政斧成立后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郑祖荫等人牢牢把控着军政斧的事务不让陈敬云染手,同时也试图拉拢军中将领,不过现在国民军的中高级将领几乎都是陈敬云的嫡系,少数几个关系稍微偏一些的也看不上郑祖荫这些士绅富商。不得已之下他们转而支持林文英等革命党人和陈敬云争夺军权,可惜林文英等革命党的势力早已经被陈敬云排挤出了国民军,眼下只剩下一个萧奇斌而已,偏偏那萧奇斌原先和林文英也不怎么对路。
他们辛苦防备了陈敬云这么久,自然不想再让陈敬云把手伸进军政斧当中来。
如果说现在去请求陈敬云的话,会发生什么事谁也说不清楚,如果一个弄不好让陈敬云找到机会彻底掌控军政斧的话,那么自己这些人也就该辞职下台了。
可是如果不去找陈敬云的话,韩辰旭那只疯狗就会继续咬人,现在是夏侯东,下一次说不准就是在做的诸君了。
众人无话,郑祖荫也是叹了口气,半晌后道:“我等会就去求见都督!现在军政斧要稳下来,就不能让韩辰旭继续发狂下去!”
当郑祖荫等人愁眉苦脸的时候,韩辰旭却是站在陈敬云身边,陈敬云背负着手站在亭子的栏杆边上,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几株矮树丛上,同时嘴上却是说着话:“我前几天对你说要革新吏治,说是要三个月见成效。可你是不是也太急了些,这不过两三天工夫就弄的人心惶惶了!”
韩辰旭知道陈敬云担心什么,直接道:“都督放心,卑职知道分寸。这批人里头除了夏侯东还有些分量外,其他的都是闲职或中低级官员,不会影响到军政斧的正常运转!”
陈敬云听罢点头:“这就好!”
陈敬云虽然指望着韩辰旭革新吏治,但是他却更在意军政斧的稳定,现在福建军政斧成立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军政斧的主要工作也都还在稳定民心上面,大批的撤换中高级官员会造成政局动荡,危及军政斧的正常运转,这就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了。如果说韩辰旭做事不懂得分寸,胡乱抓人的弄的军政斧面临崩溃的话,从而影响到他的战略大局的话,陈敬云说不准就会把韩辰旭直接枪毙掉。
尽管韩辰旭说自己知道分寸,但是陈敬云还是觉得有必要亲口嘱咐:“吏治革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重在持久,不争朝夕。”
韩辰旭恭敬道:“属下明白!”
此时陈敬云似乎想起什么,而后道:“对了,你监察部里能办案的行家不少,抽调几个得力的人出来,我有另用!”
韩辰旭听到陈敬云要人,想要问陈敬云要这些人做什么用,但是见陈敬云没打算主动说他也就没问了:“我回去就把人送来!”
陈敬云却道:“嗯!”
韩辰旭一直待到了傍晚时分才出来,出来的时候刚好碰见了来求见陈敬云的郑祖荫,两人虽然有意见,但是谁也没表露出来,两人还笑呵呵的问候了几句。
郑祖荫走远了才轻声的骂了句:“疯狗!”
第五十七章北京初雪
自从韩辰旭上任监察部总长后,福建政局动荡,报纸更是时不时的放出大消息,说某某官员辞职,某某官员被监察部提起公诉等,这政局动荡的背后自然是各方各派的明争暗斗。郑祖荫、林文英、陈敬云这三方利用着手中的资源进行着暗中的政治博弈,谁胜谁负一时半会还不好说,但是表面上看还是陈敬云获利最大。
通过奎林洋落马一事,陈敬云成功的把韩辰旭推了出来,虽然直到目前为止韩辰旭好没有透露出投靠他的意思,但是从韩辰旭现在所做的事情来看,对陈敬云还是极为有利的。因为监察部的高压调查,军政斧内一大批中高级官员或辞职或被辞退甚者身陷牢狱,短时间内虽然无法动摇各部总长次长这样的实权人物,但是也空出了不少实权位置,陈敬云这段时间收拢的一些官员也逐渐掌控实权。
像福建这样的明争暗斗可以说是目前整个南方各省的一个缩影,几乎和福建军政斧一样,各省的军政斧中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主要各方也都是士绅富商和军队实权人物以及革命党人之间的矛盾,其中最激烈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湖南的焦达峰被刺杀。
湖南的事例几乎就是革命党人和士绅富商之间矛盾的最佳代表!革命党人和士绅富商以及军队的实权人物联合起义后,各方就是为了权力开始厮杀。有些地方是革命党人赢了,比如江西方面。有些地方是士绅赢了,比如湖南,而有些地方则是大权落入了军队高级将领手中,比如福建,比如广西。
有些还在继续争斗中,比如浙江、广东等地。
其中又以广东的争斗最为激烈,龙济光和胡汉民以及民军首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同时也导致了广州城内混乱不堪,到处都充斥着为非作歹的民军,烧杀劫掠处处可见,仅仅十一月二十一号那天就有五十余人被城内的民军所杀,其中包括一家老少二十余口惨遭灭门,连三岁幼儿都没有放过。其中缘由是广州军政斧拿不出足够的军费来填饱民军的胃口,要知道现在广州城内各种名号的民军土匪足足有十万余,这些人都自称是革命功臣,要求广州军政斧给予正式军费的同时,民军的各个首领也是狮子大开口,张口就是数十万数百万的,胡汉民那里拿得出那么多钱啊。
没有钱来安置这些民军土匪,人家自然就是在城内烧杀劫掠了。
而唯一有能力维持广州治安,驱逐民军乱匪的龙济光部却是按兵不动,原因也简单,那就是龙济光想要把控广东的全部军权,学临近福建的陈敬云。胡汉民那里肯让龙济光把控军政斧啊,不但把钱根抓的紧紧的,就连军务部总长这个位置都一直抓着不放。
这三方继续耗着的同时,湖北和江苏前线的战事还在继续!徐绍祯率领的南方联军各部已经从四面八方陆续向南京方向集中,前线已经发生了小规模的交火,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不用三五天的时间,南方联军就能够在南京集中两万五千左右的部队,这两万多人可不是什么新兵,而都是江苏、浙江等地的原新军,战斗力比起湖北那边的民军要强的多,如果指挥得当的话,固守南京的张勋将极难抵挡。
其实张勋能不能守住南京,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袁世凯的意思,如果袁世凯下定决心要守南京,不用多麻烦,从第五镇中分出一个混成协沿着津浦线南下南京援助张勋就足以守住南京,但问题是袁世凯并不想守南京。
自从山东宣布读力之后,袁世凯就命令第五镇速回山东,同时直隶混成协也南下靠近山东沿线,数天后第五镇的前锋刚回到济南孙宝琦就宣布取消读力,同时第五镇奉袁世凯命令大肆搜铺革命党人,同时前段时间鼓吹读力的一批士绅富商们也被坚决镇压。在第五镇的强力镇压下,山东光复只持续了五天不到的时间就宣告失败,大批的革命党被捕杀,少数逃亡山东各地,不过从大局上而言已不足为虑。
山东发生的动乱让袁世凯也谨慎了起来,对北方各省的革命党人开始严厉镇压,各主力部队也暂缓南下,防备北地动乱。如此情况下,第五镇大部只能驻守山东,只派出了一标兵力前往徐州,防备江苏局势败坏而不可收拾。至于南京,袁世凯已经是下定决心放弃了,甚至暗地里已经给了张勋密令,称如果守不住南京的话,就退往徐州方向。
第五镇暂缓南下,也就给了徐绍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所以这段时间徐绍祯调兵遣将,意图在山东第五镇南下之前拿下南京,从而从政治奠定南方各省联军的基础。
南京方向的战事顺利的同时,湖北前线的局势却是越来越败坏,虽然袁世凯给冯国璋的密令中暗示冯国璋要注意把握分寸,既要让南方党人认识到北洋军带来的强大压力,又不能真的把武汉三镇给全部拿下来,可是冯国璋刚地了朝廷封赏的爵位,心里想着报销朝廷的同时也对袁世凯的拖延战略不理解。
按照他的看法,那肯定是集中力量一举而下,早曰平定南方乱事,为此虽然他得到了袁世凯的暗示,碍于袁世凯的原因不能大举调动兵力进攻,但是暗地里却没有放松进攻的步伐,在拿下汉口后对汉阳展开猛攻,汉口形势危急,已经是到了失陷的最后关头。
十一月二十四号,湖南援鄂军一标到达汉阳,湖北民军得到了这支支援力量却是没有能够哦挽回一败再败的战略颓势,当天就失守汉阳战略要地十里铺,湖北民军发生大规模溃逃,其中以援鄂军为甚。
二十五号,眼看着汉阳失陷在即,黄兴、宋教仁等一大批湖北民军高层领导人开始紧急会议,准备放弃汉阳,全力守卫武昌。会议中黎元洪等大批武昌军政斧的高层对黄兴前期的指挥作战极为不满,大有把汉口、汉阳失守的责任全部推到黄兴身上。
这时候的黄兴是有嘴不能辩。如果说汉口、汉阳失守的责任全部在黄兴,那自然是不妥当的,但如果说黄兴一点责任也没有,那肯定也是睁眼说瞎话。
郁闷无比的黄兴开会的时候没说几句话,等会议散了后他一个人沉思了许久,最后就以个人名字再发了一封通电,而这通电和上次陈敬云发的拥袁通电极为相似,无非就是说如果袁世凯如果愿意投身共和的话,他黄兴愿意拥戴袁世凯为大总统。
黄兴虽然军事素养不咋地,但是也知道按照目前的局势下去,湖北民军战败是迟早的事,如果不举行和谈的话,按照目前各部南方军队的实力根本就挡不住北洋军,所以和谈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