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我在现代留过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煦到了庆寿宫的时候立刻就发现了,太皇太后的脸色,明显的很不好。
只是看到他来了,才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官家来了……”
“太母安康。”赵煦上前行了礼:“母后安康。”
“官家可算是来了……”太皇太后见到赵煦,就忍不住说道:“这朝廷啊,又出事情了!”
对太皇太后来说,这个四月,让她印象深刻。
先是章惇南征大胜,交趾臣服,两国议和条款,完全满足了这位太皇太后的面子。
就在她以为,可以舒舒服服过一个生日的时候。
让她怄气的事情,就接二连三的出来了。
先是王珪的儿子王仲修,在守孝的时候和妓女私通,闹得沸沸扬扬。
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又来一个前宰相之子吴安持当街行凶,闹到朝中,引得御史台的乌鸦叽叽喳喳了好几天。
这边还没有平息呢,那边又冒出来一个张诚一自盗父墓案。
让太皇太后感觉,这些人,都是冲着她来的。
就是不想让她过个舒服的生日!
现在,又碰到了梓州路的李综案。
太皇太后只觉得心累。
老身,只是想高高兴兴过个生日,就这么难?
可这些事情不处理又不行。
特别是李综案,中司和朝野都盯着这个事情呢!
“都是王安石的错!”太皇太后忍不住在心中埋怨。
在她老人家看来,要不是王安石怂恿、蛊惑先帝变乱祖宗法度,怎会有这许多不顺心的事情?
天下早就太平了。
赵煦点点头:“回禀太母,孙臣来前看过卷宗了。”
“官家怎么想的?”太皇太后问道。
“回禀太母,孙臣记得,唐太宗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御史台既言,梓州路诸多弊端,皆自转运副使李综而起,这样的话,无论如何,李综都不可再留在梓州路了。”
两宫听着,都点点头。
这是很合理的选择。
毕竟,现在李综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被弹劾。
他的罪证和罪行,也都只是御史台的乌鸦们在说。
朝廷理论上是既不知道,也不掌握相关案情的。
所以,需要进行调查。
在这个过程中,调离李综,进行异地审查是很正常的流程。
毕竟,人家是士大夫!
要有体面!
在大宋,文臣做到一路转运使司级别的高官。
他们就已经在政治上,享有着无数优待。
不客气的说,他们就算蹲监狱,也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像是苏轼被编管那么多年,过的最苦的时候,他也没少过吃喝,甚至可以和朋友饮酒作乐。
他的苦,只是相对于在编管前的他而言。
这就是大宋。
一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封建王朝!
“娘娘,前些时候,都堂不是说吉州出缺吗?便将这李综调任吉州知州,命其入阙待命?”向太后想了想就对太皇太后说道。
“也好!”太皇太后点头:“就这样办吧。”
“只是,梓州路的事情,怎么办呢?”太皇太后问道。
赵煦答道:“为今之计,只能是遣一能臣廉吏去梓州,一面调查,一面优抚百姓了。”
想了想,赵煦接着道:“若是朝廷可以的话,最好再免梓州赋税……”
在现代的留学经历,告诉赵煦一个真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无比脆弱。
一岁受灾,三岁挨饿是常有的事情。
而且,小农经济恢复起来还格外的慢。
像是李综在梓州路那样的搞法,肯定是极大的浪费了民力。
所以,必须给梓州农民一个喘息的机会。
这不是赵煦改性子了。
而是他知道,这细水长流的重要性。
两宫听着,都皱起眉头来。
免税她们自然知道,可问题是钱呢?
国家岁入就那么多,军费就吃掉了六七成。
这还是因为去年以来,和党项议和,让沿边军费从高位掉了下来,省下了七八百万贯的缘故。
可这些省下来的钱,眨眼就被其他地方,吞的干干净净。
尤其是去年河北的洪灾和遍及北方的旱灾。
不仅仅吃光了军费结余,还连累了今年的税收——河北、河东、河南还有永兴军,可都是优免了赋税的。
所以,当家的两宫,现在是有些知道,为何当初先帝要变法了。
不变法,这国家社稷的财政就维持不下去啊。
钱,钱,钱!
到处都要钱。
要不是交子,关系到北虏,两宫都可能会接受一些朝臣的建议,多印点交子来解决眼前的财政危局了。
没有办法,向太后只能握着赵煦的手,道:“官家有所不知,如今户部已经没有多少钱了。”
户部本来是有些钱的。
可这些钱转眼,就已经被淮南路预定了。
那里可是必须要花钱的地方。
淮南的灾情必须被遏制!
不然,大运河的漕运一旦受到影响,汴京城的百万军民,就可能饿肚子。
于是,现在户部的钱,一个子也不能动。
它们都必须留给淮南路,以备万一。
“实在不行,就只能动先帝的封桩库了……”太皇太后叹道。
“不可!”赵煦和向太后,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
向太后,自是觉得,这些钱都是她丈夫留给六哥的。
在六哥没有亲政前,她这个母亲必须看住了。
不能让她丈夫辛辛苦苦攒下的这么点家业被人败光了。
赵煦就更简单了。
这个口子不能开。
因为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封桩库的钱,就不再属于他。
朝臣们会和蚂蚁搬家一样,用几年时间,将封桩库掏空的。
就是,母子同时出声,多少有些尴尬。
太皇太后也楞了一下,然后反应了过来。
心说:“还真是母子!”
然后她看了看赵煦:“不愧是我赵家的种!”
这护财如命的性子,确实是她丈夫的孙子。
只要活着,就会死死捂住自己的钱包。
一个铜板,也不会随意向外掏。
赵煦‘羞赫’的笑了笑,轻声道:“太母,不是孙臣吝啬……”
“实在是这钱,是皇考留下来的,孙臣舍不得随便花掉……”说着他就红起眼睛,自我催眠... -->>
赵煦到了庆寿宫的时候立刻就发现了,太皇太后的脸色,明显的很不好。
只是看到他来了,才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官家来了……”
“太母安康。”赵煦上前行了礼:“母后安康。”
“官家可算是来了……”太皇太后见到赵煦,就忍不住说道:“这朝廷啊,又出事情了!”
对太皇太后来说,这个四月,让她印象深刻。
先是章惇南征大胜,交趾臣服,两国议和条款,完全满足了这位太皇太后的面子。
就在她以为,可以舒舒服服过一个生日的时候。
让她怄气的事情,就接二连三的出来了。
先是王珪的儿子王仲修,在守孝的时候和妓女私通,闹得沸沸扬扬。
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又来一个前宰相之子吴安持当街行凶,闹到朝中,引得御史台的乌鸦叽叽喳喳了好几天。
这边还没有平息呢,那边又冒出来一个张诚一自盗父墓案。
让太皇太后感觉,这些人,都是冲着她来的。
就是不想让她过个舒服的生日!
现在,又碰到了梓州路的李综案。
太皇太后只觉得心累。
老身,只是想高高兴兴过个生日,就这么难?
可这些事情不处理又不行。
特别是李综案,中司和朝野都盯着这个事情呢!
“都是王安石的错!”太皇太后忍不住在心中埋怨。
在她老人家看来,要不是王安石怂恿、蛊惑先帝变乱祖宗法度,怎会有这许多不顺心的事情?
天下早就太平了。
赵煦点点头:“回禀太母,孙臣来前看过卷宗了。”
“官家怎么想的?”太皇太后问道。
“回禀太母,孙臣记得,唐太宗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御史台既言,梓州路诸多弊端,皆自转运副使李综而起,这样的话,无论如何,李综都不可再留在梓州路了。”
两宫听着,都点点头。
这是很合理的选择。
毕竟,现在李综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被弹劾。
他的罪证和罪行,也都只是御史台的乌鸦们在说。
朝廷理论上是既不知道,也不掌握相关案情的。
所以,需要进行调查。
在这个过程中,调离李综,进行异地审查是很正常的流程。
毕竟,人家是士大夫!
要有体面!
在大宋,文臣做到一路转运使司级别的高官。
他们就已经在政治上,享有着无数优待。
不客气的说,他们就算蹲监狱,也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像是苏轼被编管那么多年,过的最苦的时候,他也没少过吃喝,甚至可以和朋友饮酒作乐。
他的苦,只是相对于在编管前的他而言。
这就是大宋。
一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封建王朝!
“娘娘,前些时候,都堂不是说吉州出缺吗?便将这李综调任吉州知州,命其入阙待命?”向太后想了想就对太皇太后说道。
“也好!”太皇太后点头:“就这样办吧。”
“只是,梓州路的事情,怎么办呢?”太皇太后问道。
赵煦答道:“为今之计,只能是遣一能臣廉吏去梓州,一面调查,一面优抚百姓了。”
想了想,赵煦接着道:“若是朝廷可以的话,最好再免梓州赋税……”
在现代的留学经历,告诉赵煦一个真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无比脆弱。
一岁受灾,三岁挨饿是常有的事情。
而且,小农经济恢复起来还格外的慢。
像是李综在梓州路那样的搞法,肯定是极大的浪费了民力。
所以,必须给梓州农民一个喘息的机会。
这不是赵煦改性子了。
而是他知道,这细水长流的重要性。
两宫听着,都皱起眉头来。
免税她们自然知道,可问题是钱呢?
国家岁入就那么多,军费就吃掉了六七成。
这还是因为去年以来,和党项议和,让沿边军费从高位掉了下来,省下了七八百万贯的缘故。
可这些省下来的钱,眨眼就被其他地方,吞的干干净净。
尤其是去年河北的洪灾和遍及北方的旱灾。
不仅仅吃光了军费结余,还连累了今年的税收——河北、河东、河南还有永兴军,可都是优免了赋税的。
所以,当家的两宫,现在是有些知道,为何当初先帝要变法了。
不变法,这国家社稷的财政就维持不下去啊。
钱,钱,钱!
到处都要钱。
要不是交子,关系到北虏,两宫都可能会接受一些朝臣的建议,多印点交子来解决眼前的财政危局了。
没有办法,向太后只能握着赵煦的手,道:“官家有所不知,如今户部已经没有多少钱了。”
户部本来是有些钱的。
可这些钱转眼,就已经被淮南路预定了。
那里可是必须要花钱的地方。
淮南的灾情必须被遏制!
不然,大运河的漕运一旦受到影响,汴京城的百万军民,就可能饿肚子。
于是,现在户部的钱,一个子也不能动。
它们都必须留给淮南路,以备万一。
“实在不行,就只能动先帝的封桩库了……”太皇太后叹道。
“不可!”赵煦和向太后,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
向太后,自是觉得,这些钱都是她丈夫留给六哥的。
在六哥没有亲政前,她这个母亲必须看住了。
不能让她丈夫辛辛苦苦攒下的这么点家业被人败光了。
赵煦就更简单了。
这个口子不能开。
因为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封桩库的钱,就不再属于他。
朝臣们会和蚂蚁搬家一样,用几年时间,将封桩库掏空的。
就是,母子同时出声,多少有些尴尬。
太皇太后也楞了一下,然后反应了过来。
心说:“还真是母子!”
然后她看了看赵煦:“不愧是我赵家的种!”
这护财如命的性子,确实是她丈夫的孙子。
只要活着,就会死死捂住自己的钱包。
一个铜板,也不会随意向外掏。
赵煦‘羞赫’的笑了笑,轻声道:“太母,不是孙臣吝啬……”
“实在是这钱,是皇考留下来的,孙臣舍不得随便花掉……”说着他就红起眼睛,自我催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