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机会 (1/2)
笔趣阁 www.biqugexs.org,耕耘贞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80章千年一遇的机会
对于李泰来说,其实真不在乎王玄策会不会拿了自己的资源就会背叛。
哪怕他一直高喊自己绝不是燕王一派,但他只要作为这个《草种计划》的负责人,那他就是李泰的人。
哪怕他自认为只是为大唐效力,为得自己是自己做事问心无愧。
但现实是,朝廷上下基本上都是人精。
在他们目光中,看得绝对不是一个人在说什么,而是在看一个人在做什么。
王玄策只要把《草种计划》执行下去,成为草种计划的先驱与执行人,等到《草种计划》真做出什么成就,那朝廷就会开始准备摘果子了。
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操作,远得不说实际上《漕运计划》便按照这个套路来的。
只不过李泰的靠山很结实,只要李泰没犯原则性错误,那功劳就基本上不会被贪墨。
而换了王玄策就不一样了,王玄策背后没人,更没有世家或者其他势力的支持。
为什么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回来后整个朝廷也就给了王玄策一个五品官。
除了因为当时正好玄奘大师正好回来写了一份《大唐西域记》,抢了王玄策不小风头外,更重要得是王玄策身后并没一个派系或者世家的势力支持。
否则就算大唐再看不起戒日王朝也不会随便给个小官了事,毕竟这是灭国之功,谁不想要分润分润。
现在王玄策是幽州分校山长,听自己的命令,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执行《草种计划》。
真出了结果,对李泰来说,证明了《草种计划》的可行性,本身就是对李泰的最大益处。
同时朝廷上下又会怎么样看王玄策,是觉得王玄策是清廉自守丝毫不结党的孤臣,还是良家子农业学府体系的嫡系代表,跟马周一样是李泰的绝对心腹。
说实话,李泰几乎拔王玄策于微末,给王玄策资源,指引王玄策方向,甚至还给王玄策搭建了一个能够直入五品,甚至能展望四品的舞台。
知遇之恩到这地步,几乎是和平年代的最巅峰了。
这种人怕是谁都不相信王玄策会被自己拉拢过去,甚至就算真被拉拢过去了,那谁敢用。
你们给得恩情能有李泰给王玄策的知遇之恩大吗!
所以,只要王玄策按照李泰的想法走,不论王玄策心中到底是怎么样想的,但周围所有人都会把他往李泰的方向推。
因为李泰都做到这地步了,除非李泰叛乱,否则他只要接受了李泰的计划,那他就只能硬着头皮跟着李泰把这一条路走下去。
所以,李泰不在乎王玄策的心中到底有什么想法。
或者说这是个活生生的人,又不是忠诚度满值的NPC,心中有点小九九又怎么了。
只要是为了大唐强盛,有自己的想法又怎么了!
而王玄策此刻看着李泰,那仿佛散发着光辉的模样,诚心诚意的为自己考虑周全,若说王玄策心中没有几分的感动却是不可能的。
但王玄策到底比较务实,天上是不是掉馅饼这一件事情另说,说不定就是自己长得帅,所以燕王眼瞎了看中自己呢!
不过,既然决定要执行《草种计划》那王玄策便要尽可能把这机会抓住。
王玄策对李泰行礼道,“多谢燕王给予机会,在您看来《草种计划》应当从何处入手!”
李泰听到王玄策的话,不由笑了笑,很快严肃起来,道:
“你既然知道了《草种计划》的目的,那在你看来,草种计划应该进行怎么样分阶段走去改变草原异族!”
“这……”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沉默了起来,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我会先在幽州进行大规模草料,等到实验有了结果,再去不断的扩展!”
李泰听到王玄策的回答,叹了一口气道,“可惜了,伱的视野格局!”
说实话,李泰倒也没指望王玄策真的有什么能够环视整个天下的视野格局。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王玄策不过只是幽州分校的山长,指望他有环视天下的视野格局,在这时代的确有些太过分了。
与之对比,如果马周在的话,远得不说,至少目光能落局在整个中原。
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想反驳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下来,目光看着李泰道,“请燕王解惑。”
李泰也没卖什么关子,继续道: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异族改变原本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模式,改成种植这些牧草草种,每年需要收割,储蓄,培养生畜。
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他们从草原生活模式过渡到我们的农耕生活模式。”
“这点我明白!”听到李泰的话,王玄策点点头。
李泰继续的说道,“但只要进入这种模式,那草原种草的土地就会有区别。
同时为了存放这些青储的粮草,草原就不可避免的汇聚成城池。
这就让草原百姓从居无定所的游牧到固定范围的定居。
居无定所是草原的最大劣势,但同样也是草原的最大优势。
而对我们大唐来说,我们怕得是打不过草原民族吗?
不!我们怕得是深入漠北却根本无法寻找到他们!”
王玄策听到了李泰的话,有些恍惚,却又有些了然,这点他自然是明白的。
“第二点就是协助他们形成城市与牧草储蓄。
这对我们大唐来说,控制草原不再是种入不熬出的负担,而是能够生产出利益的产地。
为什么中原很难统治漠北,哪怕在大汉时击败了各种异族,依旧占领不下这片土地。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派遣到漠北的汉人因为生存环境的逼迫,而不得不被胡化。
而南下的异族进入了中原腹地,因为环境的优越,所以自然而然的汉化。
这就是生存的环境决定了一般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有几分愕然,却又仿佛明白了什么觉得很是有道理。
李泰继续道,“正如此,我们除了要学会种草养肥畜牧业,更要教会异族种牧草,让他们完成草原到农耕的蜕变。
所以我们的计划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在幽州境... -->>
第180章千年一遇的机会
对于李泰来说,其实真不在乎王玄策会不会拿了自己的资源就会背叛。
哪怕他一直高喊自己绝不是燕王一派,但他只要作为这个《草种计划》的负责人,那他就是李泰的人。
哪怕他自认为只是为大唐效力,为得自己是自己做事问心无愧。
但现实是,朝廷上下基本上都是人精。
在他们目光中,看得绝对不是一个人在说什么,而是在看一个人在做什么。
王玄策只要把《草种计划》执行下去,成为草种计划的先驱与执行人,等到《草种计划》真做出什么成就,那朝廷就会开始准备摘果子了。
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操作,远得不说实际上《漕运计划》便按照这个套路来的。
只不过李泰的靠山很结实,只要李泰没犯原则性错误,那功劳就基本上不会被贪墨。
而换了王玄策就不一样了,王玄策背后没人,更没有世家或者其他势力的支持。
为什么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回来后整个朝廷也就给了王玄策一个五品官。
除了因为当时正好玄奘大师正好回来写了一份《大唐西域记》,抢了王玄策不小风头外,更重要得是王玄策身后并没一个派系或者世家的势力支持。
否则就算大唐再看不起戒日王朝也不会随便给个小官了事,毕竟这是灭国之功,谁不想要分润分润。
现在王玄策是幽州分校山长,听自己的命令,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执行《草种计划》。
真出了结果,对李泰来说,证明了《草种计划》的可行性,本身就是对李泰的最大益处。
同时朝廷上下又会怎么样看王玄策,是觉得王玄策是清廉自守丝毫不结党的孤臣,还是良家子农业学府体系的嫡系代表,跟马周一样是李泰的绝对心腹。
说实话,李泰几乎拔王玄策于微末,给王玄策资源,指引王玄策方向,甚至还给王玄策搭建了一个能够直入五品,甚至能展望四品的舞台。
知遇之恩到这地步,几乎是和平年代的最巅峰了。
这种人怕是谁都不相信王玄策会被自己拉拢过去,甚至就算真被拉拢过去了,那谁敢用。
你们给得恩情能有李泰给王玄策的知遇之恩大吗!
所以,只要王玄策按照李泰的想法走,不论王玄策心中到底是怎么样想的,但周围所有人都会把他往李泰的方向推。
因为李泰都做到这地步了,除非李泰叛乱,否则他只要接受了李泰的计划,那他就只能硬着头皮跟着李泰把这一条路走下去。
所以,李泰不在乎王玄策的心中到底有什么想法。
或者说这是个活生生的人,又不是忠诚度满值的NPC,心中有点小九九又怎么了。
只要是为了大唐强盛,有自己的想法又怎么了!
而王玄策此刻看着李泰,那仿佛散发着光辉的模样,诚心诚意的为自己考虑周全,若说王玄策心中没有几分的感动却是不可能的。
但王玄策到底比较务实,天上是不是掉馅饼这一件事情另说,说不定就是自己长得帅,所以燕王眼瞎了看中自己呢!
不过,既然决定要执行《草种计划》那王玄策便要尽可能把这机会抓住。
王玄策对李泰行礼道,“多谢燕王给予机会,在您看来《草种计划》应当从何处入手!”
李泰听到王玄策的话,不由笑了笑,很快严肃起来,道:
“你既然知道了《草种计划》的目的,那在你看来,草种计划应该进行怎么样分阶段走去改变草原异族!”
“这……”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沉默了起来,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我会先在幽州进行大规模草料,等到实验有了结果,再去不断的扩展!”
李泰听到王玄策的回答,叹了一口气道,“可惜了,伱的视野格局!”
说实话,李泰倒也没指望王玄策真的有什么能够环视整个天下的视野格局。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王玄策不过只是幽州分校的山长,指望他有环视天下的视野格局,在这时代的确有些太过分了。
与之对比,如果马周在的话,远得不说,至少目光能落局在整个中原。
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想反驳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下来,目光看着李泰道,“请燕王解惑。”
李泰也没卖什么关子,继续道: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异族改变原本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模式,改成种植这些牧草草种,每年需要收割,储蓄,培养生畜。
换句话说就是要让他们从草原生活模式过渡到我们的农耕生活模式。”
“这点我明白!”听到李泰的话,王玄策点点头。
李泰继续的说道,“但只要进入这种模式,那草原种草的土地就会有区别。
同时为了存放这些青储的粮草,草原就不可避免的汇聚成城池。
这就让草原百姓从居无定所的游牧到固定范围的定居。
居无定所是草原的最大劣势,但同样也是草原的最大优势。
而对我们大唐来说,我们怕得是打不过草原民族吗?
不!我们怕得是深入漠北却根本无法寻找到他们!”
王玄策听到了李泰的话,有些恍惚,却又有些了然,这点他自然是明白的。
“第二点就是协助他们形成城市与牧草储蓄。
这对我们大唐来说,控制草原不再是种入不熬出的负担,而是能够生产出利益的产地。
为什么中原很难统治漠北,哪怕在大汉时击败了各种异族,依旧占领不下这片土地。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派遣到漠北的汉人因为生存环境的逼迫,而不得不被胡化。
而南下的异族进入了中原腹地,因为环境的优越,所以自然而然的汉化。
这就是生存的环境决定了一般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玄策听到李泰的话,有几分愕然,却又仿佛明白了什么觉得很是有道理。
李泰继续道,“正如此,我们除了要学会种草养肥畜牧业,更要教会异族种牧草,让他们完成草原到农耕的蜕变。
所以我们的计划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在幽州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