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帝国海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阻止了德国人再次出力不讨好的得罪俄国,约亨心情一片大好。虽然此次把俾斯麦得罪的不轻,不过倒也增加了约亨在所有人心目中说话的分量。毕竟和铁血宰相俾斯麦顶牛,而且还能顶赢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
而且避免和俄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了接下来的双方关税大战,沙俄增加工业品进口关税,而德国人则针锋相对的增加了粮食进口关税,双方的关税大战让两国经济严重受创,而粮食价格上涨和工业品出口受阻都对德国工业发展造成了影响,加上工业发展受阻和德国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就业率的降低会导致国内社会不稳定,而且会导致人口流失,而显然对德国是不利的,尤其是德国人口整体素质在欧洲算得上的首屈一指。
1763年8月13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而1825年开始实施强制性义务教育,1850年又颁布《学校法草案》,规定受教育与服兵役一样为公民的义务,并且规定教师享有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学生免交学费。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因此德国公民识字率已经是欧洲第一。而德国统一后,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制定了完备的计划,也为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英国教育家亨利·罗斯科曾经评价过:“在德国为爱好科学和知识而爱好科学和知识的情况,在大学里远比我们英国的大学里普遍的多。”
而高素质人口从来都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外移民造成的人口流失不仅使德国的实力受损,还白白便宜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19世纪发展迅猛的美国机会众多,的确让很多在国内生活艰难的德国人心生向往。在19世纪中后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都是世界最大的移民输出国,而美国则是最大的移民输入国。这样的情况显然不能让其继续加剧了。
不打关税大战,避免经济发展受阻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缓和和俄国的关系,将工业品推销出去,这样能加速工业发展是第二步;然后降低粮食进口关税后,劳动者就会有更多的闲钱,那么扩大内需是第三步。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赶快让殖民地可以自主运转,而不用帝国不断的掏钱去补贴了。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作为德国殖民地发展的前期试点,德属喀麦隆的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而且由于腓特烈皇储的支持,此时的喀麦隆的管理结构和军事存在远比历史上好的多。各地殖民地官员也和历史上不同,并非全部由军事官员组成,而是有相当部分的民政官员负责行政管理,免得那些军官们遇事只知道蛮干。在约亨的干预下,殖民地政府也并非完全通过武力手段剥夺殖民地的土地,因为此时德国刚刚进入喀麦隆,而喀麦隆地形复杂,自然环境优良,加上东部和北部的地方部落实力相当强大,因此这些民政官员们采取拉拢为主镇压为辅的政策,利用从欧洲带去的工业产品贿赂各地的酋长,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再动手干掉几个不肯合作的小部落杀鸡给猴看,威逼利诱这些酋长们和殖民政府合作,让德国人在喀麦隆站稳了脚跟。
未来的喀麦隆可是被称为“中部非洲的粮仓”,也是非洲少有的能对外出口粮食的国家,约亨可不希望和历史上一样,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原料的生产,因此让殖民地只从事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最终导致殖民地的粮食不仅不能填补国内粮食的缺额,还要进口来满足殖民地需求。如果在喀麦隆加大粮食的生产,那么当喀麦隆生产的粮食开始缓慢进入德国市场,导致德国粮价下降,并且通过内部的有意引导,流传帝国要降低粮食进口关税的消息,这就会让大量靠土地吃饭的容克贵族不安,这个时候再放出喀麦隆拥有大量的适合种植的耕地的消息,并告诉所有人帝国给予在殖民地进行农业种植的德国人在土地购买价格、税收上给予优惠,加上雇佣当地人进行种植远比在德国本土的成本低的多,就会有一些胆子够大,又不那么守旧的容克地主们投身到殖民地的开垦大业中去,至于那些死抱着自己在本土的那么点耕地并且反对帝国加大对殖民地投入的家伙,等从俄国大规模进口粮食的时候,有这些人哭的。而愿意去喀麦隆投资的人多了,也带动了喀麦隆整个殖民地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殖民地经济的整体发展,又会让更多人来这里投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由于总体的殖民政策偏向温和,加上前期投入并不多,因此总体进展并不算快,前来的德国移民的数量不算多,吸引来的国内资金也有限,但总的来说进展还是明显的。而且由于不完全采取武力掠夺,而是采取分化拉拢的政策,并且不像历史上那样通过武力逼迫当地人... -->>
阻止了德国人再次出力不讨好的得罪俄国,约亨心情一片大好。虽然此次把俾斯麦得罪的不轻,不过倒也增加了约亨在所有人心目中说话的分量。毕竟和铁血宰相俾斯麦顶牛,而且还能顶赢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
而且避免和俄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了接下来的双方关税大战,沙俄增加工业品进口关税,而德国人则针锋相对的增加了粮食进口关税,双方的关税大战让两国经济严重受创,而粮食价格上涨和工业品出口受阻都对德国工业发展造成了影响,加上工业发展受阻和德国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就业率的降低会导致国内社会不稳定,而且会导致人口流失,而显然对德国是不利的,尤其是德国人口整体素质在欧洲算得上的首屈一指。
1763年8月13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而1825年开始实施强制性义务教育,1850年又颁布《学校法草案》,规定受教育与服兵役一样为公民的义务,并且规定教师享有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学生免交学费。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因此德国公民识字率已经是欧洲第一。而德国统一后,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制定了完备的计划,也为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英国教育家亨利·罗斯科曾经评价过:“在德国为爱好科学和知识而爱好科学和知识的情况,在大学里远比我们英国的大学里普遍的多。”
而高素质人口从来都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外移民造成的人口流失不仅使德国的实力受损,还白白便宜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19世纪发展迅猛的美国机会众多,的确让很多在国内生活艰难的德国人心生向往。在19世纪中后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都是世界最大的移民输出国,而美国则是最大的移民输入国。这样的情况显然不能让其继续加剧了。
不打关税大战,避免经济发展受阻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缓和和俄国的关系,将工业品推销出去,这样能加速工业发展是第二步;然后降低粮食进口关税后,劳动者就会有更多的闲钱,那么扩大内需是第三步。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赶快让殖民地可以自主运转,而不用帝国不断的掏钱去补贴了。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作为德国殖民地发展的前期试点,德属喀麦隆的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而且由于腓特烈皇储的支持,此时的喀麦隆的管理结构和军事存在远比历史上好的多。各地殖民地官员也和历史上不同,并非全部由军事官员组成,而是有相当部分的民政官员负责行政管理,免得那些军官们遇事只知道蛮干。在约亨的干预下,殖民地政府也并非完全通过武力手段剥夺殖民地的土地,因为此时德国刚刚进入喀麦隆,而喀麦隆地形复杂,自然环境优良,加上东部和北部的地方部落实力相当强大,因此这些民政官员们采取拉拢为主镇压为辅的政策,利用从欧洲带去的工业产品贿赂各地的酋长,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再动手干掉几个不肯合作的小部落杀鸡给猴看,威逼利诱这些酋长们和殖民政府合作,让德国人在喀麦隆站稳了脚跟。
未来的喀麦隆可是被称为“中部非洲的粮仓”,也是非洲少有的能对外出口粮食的国家,约亨可不希望和历史上一样,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原料的生产,因此让殖民地只从事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最终导致殖民地的粮食不仅不能填补国内粮食的缺额,还要进口来满足殖民地需求。如果在喀麦隆加大粮食的生产,那么当喀麦隆生产的粮食开始缓慢进入德国市场,导致德国粮价下降,并且通过内部的有意引导,流传帝国要降低粮食进口关税的消息,这就会让大量靠土地吃饭的容克贵族不安,这个时候再放出喀麦隆拥有大量的适合种植的耕地的消息,并告诉所有人帝国给予在殖民地进行农业种植的德国人在土地购买价格、税收上给予优惠,加上雇佣当地人进行种植远比在德国本土的成本低的多,就会有一些胆子够大,又不那么守旧的容克地主们投身到殖民地的开垦大业中去,至于那些死抱着自己在本土的那么点耕地并且反对帝国加大对殖民地投入的家伙,等从俄国大规模进口粮食的时候,有这些人哭的。而愿意去喀麦隆投资的人多了,也带动了喀麦隆整个殖民地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殖民地经济的整体发展,又会让更多人来这里投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由于总体的殖民政策偏向温和,加上前期投入并不多,因此总体进展并不算快,前来的德国移民的数量不算多,吸引来的国内资金也有限,但总的来说进展还是明显的。而且由于不完全采取武力掠夺,而是采取分化拉拢的政策,并且不像历史上那样通过武力逼迫当地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