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城东之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我家的老屋。老屋给了我太多的回忆,它几乎收藏了我全部的童年,所有的怀念。每每与母亲提及它,母亲也总是感慨万千,有着说不尽的情思与眷恋。
老屋是母亲跟随父亲,倾注了无数的汗水与心血自己盖起来的。
那时,祖母因丧失爱女而精神失常,家里人口又多。为了减轻生活的压力,祖父无奈的把十几岁的父亲过继给了本族的一户人家。那家的男主人想到将来会把自己的家产交到一个外人手里,心里总是不甘。于是性情古怪,脾气暴躁的他,就想法设法的找我父亲的麻烦。
有一次,他问我父亲等他和老伴死了会不会给他们买“斜纹棺材”当时父亲还以为那是世上最好的东西,于是稚气未消的他便笑着答应说会给买。这招至了老头无情的打骂,原来所谓的斜纹棺材竟是草席的别称。是过去穷人藏人用的东西。
老头变本加厉的折磨着我的父亲,他让我让父亲多干活,少吃饭。每每有什么不顺心,老头就对我的父亲拳打脚踢、骂个不停。父亲小小的年纪就饱受了人间的冷苦。
父亲十八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娶来了我的母亲。母亲比父亲大三岁,有道是“女大三抱金砖”母亲的到来使父亲紧张的家庭气氛缓解了许多。老头看在媒人和外祖父的面上,又见新取来的媳妇孝顺善良,也就对父亲的态度收敛了许多。可是没过多久,矛盾终因一件事情又剧烈的爆发了。
老头逼父亲去向祖父分财产,要几棵枣树,父亲执意不肯。这惹怒了他,他把父亲按在身下,狠命踢打。母亲在一旁,不知所措,只能求饶。也恰巧当时的村支书和妇联主任开会回来路过,便砸门进来。他们对老头时常虐待父亲一事早有所闻,终于抓个正着,便找来民兵,把老头抓到大队部教育去了。
事后,村干部征求父亲的意愿,父亲见这种日子确实不是长法,就毅然决定退继。这时,得知退继消息的老头,便找到我母亲,相认我母亲做女儿,并要求我的母亲跟我的父亲离婚。我的母亲义正言辞的回绝了老头无力理的要求,毫无怨言的跟随父亲而去。
刚刚结婚不到两月的一对夫妻,没有分得一分钱,一件器物。没有了经济来源,没有了住处。祖父那里日子也是艰难无比,人口多,居住拥挤,父母也不愿再去添麻烦,给我的祖父雪上加霜。当时多亏了一位好心的孙爷爷,愿意借给父母房子居住,父母才暂时有了容身之所。从那时起,母亲便打定了主意,一定亲手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母亲还鼓励父亲要活出个人样,活出骨气。
一开春母亲便拖着怀有身孕的肚子,随父亲去打土坯。队里见父母可怜,照顾了他们一些粮食。为了让父亲能填饱肚子、多打土坯,她总是把干粮让给丈夫,自己却经常喝些菜粥充饥。就这样,一个个土坯在父亲的血泡下打好,一架架土坯终于在母亲的汗水中铸就。房子终于在父母勤劳的手中,变成了现实,圆了父母的一个对家的梦想。所以,因了这些缘故,母亲便对这老屋有了不可形容的感情。
那是三间土坯房,是当时最常见的北方民居样式。老式的带小木格的门窗,没有玻璃,最初糊着半透明的窗纸,后来换成了时兴的塑料布。老屋面积不大,进屋后,就是当地人把它叫做“外间屋”的厨房,迎面是砖砌的板架,上面放着面板,面板上是菜刀和擀面杖。面板的左侧靠西山墙的地方是一只大水缸。水缸与板架之间的空隙上方从房梁上垂下一个铁钩,铁钩上吊着只装食物的竹篮。
南侧靠近门口的地方,是相对的两个锅台,烟道则与东西两屋的土炕相连。炊烟便从土炕中穿过,留下温度给主人暖炕,然后便钻入土炕的尽头,顺着土墙上的烟囱跑到房顶、飞升到天空去了。东西两侧的墙壁上分别有两个通往里屋的门,说是门,其实只不过挂了个门帘而已。
进入里屋,迎面放着一张迎门橱,橱上摆着一面镜子和一只装梳子、发夹等物的红色小木匣。另外还放置一把竹皮保温瓶、一把茶壶和几个茶杯。迎门橱所在的东墙上,挂着一轴国画,画是活动的,掀开之后,墙上是一个暗窗,里面可以放一些火柴、蜡烛之类的备用品。现在想来,这个地方应是过去人们供奉神灵的之所,只不过当时受破四旧的影响深远,已无佛龛可摆。母亲还是把几部“毛选”恭敬的藏于其中,其恭敬程度,胜过了一切。
里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除了迎门橱和与火炕相对的装衣物的木制躺柜外,占据最大空间的就是火炕了,它差不多占据了整个里屋的是三分之二。客人来了,便会被主人让到火炕上就坐,再摆上张饭桌,沏茶喝水、吃饭聊天。
屋外,东屋的窗前有一颗大槐树,春天它开出香甜的槐花给我们小孩子解馋,夏天它长出茂密的枝叶给家人遮挡炎炎的烈日,秋天它结出扁扁的果实做我们的玩具,冬天它挂满银色的树挂妆点我温暖的家。
在这个家中,母亲为我们操劳不辍;在这老屋中,母亲教会了我勤劳勇敢;更是在这老屋下,母亲把她的子女逐个养大;还是在这个老屋中,母亲给她的子女插上了勤奋的翅膀,让她的子女们飞向蓝天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今虽然老屋已不复存在,但它却一直珍藏在我的心中,直到永远、永远
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我家的老屋。老屋给了我太多的回忆,它几乎收藏了我全部的童年,所有的怀念。每每与母亲提及它,母亲也总是感慨万千,有着说不尽的情思与眷恋。
老屋是母亲跟随父亲,倾注了无数的汗水与心血自己盖起来的。
那时,祖母因丧失爱女而精神失常,家里人口又多。为了减轻生活的压力,祖父无奈的把十几岁的父亲过继给了本族的一户人家。那家的男主人想到将来会把自己的家产交到一个外人手里,心里总是不甘。于是性情古怪,脾气暴躁的他,就想法设法的找我父亲的麻烦。
有一次,他问我父亲等他和老伴死了会不会给他们买“斜纹棺材”当时父亲还以为那是世上最好的东西,于是稚气未消的他便笑着答应说会给买。这招至了老头无情的打骂,原来所谓的斜纹棺材竟是草席的别称。是过去穷人藏人用的东西。
老头变本加厉的折磨着我的父亲,他让我让父亲多干活,少吃饭。每每有什么不顺心,老头就对我的父亲拳打脚踢、骂个不停。父亲小小的年纪就饱受了人间的冷苦。
父亲十八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娶来了我的母亲。母亲比父亲大三岁,有道是“女大三抱金砖”母亲的到来使父亲紧张的家庭气氛缓解了许多。老头看在媒人和外祖父的面上,又见新取来的媳妇孝顺善良,也就对父亲的态度收敛了许多。可是没过多久,矛盾终因一件事情又剧烈的爆发了。
老头逼父亲去向祖父分财产,要几棵枣树,父亲执意不肯。这惹怒了他,他把父亲按在身下,狠命踢打。母亲在一旁,不知所措,只能求饶。也恰巧当时的村支书和妇联主任开会回来路过,便砸门进来。他们对老头时常虐待父亲一事早有所闻,终于抓个正着,便找来民兵,把老头抓到大队部教育去了。
事后,村干部征求父亲的意愿,父亲见这种日子确实不是长法,就毅然决定退继。这时,得知退继消息的老头,便找到我母亲,相认我母亲做女儿,并要求我的母亲跟我的父亲离婚。我的母亲义正言辞的回绝了老头无力理的要求,毫无怨言的跟随父亲而去。
刚刚结婚不到两月的一对夫妻,没有分得一分钱,一件器物。没有了经济来源,没有了住处。祖父那里日子也是艰难无比,人口多,居住拥挤,父母也不愿再去添麻烦,给我的祖父雪上加霜。当时多亏了一位好心的孙爷爷,愿意借给父母房子居住,父母才暂时有了容身之所。从那时起,母亲便打定了主意,一定亲手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母亲还鼓励父亲要活出个人样,活出骨气。
一开春母亲便拖着怀有身孕的肚子,随父亲去打土坯。队里见父母可怜,照顾了他们一些粮食。为了让父亲能填饱肚子、多打土坯,她总是把干粮让给丈夫,自己却经常喝些菜粥充饥。就这样,一个个土坯在父亲的血泡下打好,一架架土坯终于在母亲的汗水中铸就。房子终于在父母勤劳的手中,变成了现实,圆了父母的一个对家的梦想。所以,因了这些缘故,母亲便对这老屋有了不可形容的感情。
那是三间土坯房,是当时最常见的北方民居样式。老式的带小木格的门窗,没有玻璃,最初糊着半透明的窗纸,后来换成了时兴的塑料布。老屋面积不大,进屋后,就是当地人把它叫做“外间屋”的厨房,迎面是砖砌的板架,上面放着面板,面板上是菜刀和擀面杖。面板的左侧靠西山墙的地方是一只大水缸。水缸与板架之间的空隙上方从房梁上垂下一个铁钩,铁钩上吊着只装食物的竹篮。
南侧靠近门口的地方,是相对的两个锅台,烟道则与东西两屋的土炕相连。炊烟便从土炕中穿过,留下温度给主人暖炕,然后便钻入土炕的尽头,顺着土墙上的烟囱跑到房顶、飞升到天空去了。东西两侧的墙壁上分别有两个通往里屋的门,说是门,其实只不过挂了个门帘而已。
进入里屋,迎面放着一张迎门橱,橱上摆着一面镜子和一只装梳子、发夹等物的红色小木匣。另外还放置一把竹皮保温瓶、一把茶壶和几个茶杯。迎门橱所在的东墙上,挂着一轴国画,画是活动的,掀开之后,墙上是一个暗窗,里面可以放一些火柴、蜡烛之类的备用品。现在想来,这个地方应是过去人们供奉神灵的之所,只不过当时受破四旧的影响深远,已无佛龛可摆。母亲还是把几部“毛选”恭敬的藏于其中,其恭敬程度,胜过了一切。
里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除了迎门橱和与火炕相对的装衣物的木制躺柜外,占据最大空间的就是火炕了,它差不多占据了整个里屋的是三分之二。客人来了,便会被主人让到火炕上就坐,再摆上张饭桌,沏茶喝水、吃饭聊天。
屋外,东屋的窗前有一颗大槐树,春天它开出香甜的槐花给我们小孩子解馋,夏天它长出茂密的枝叶给家人遮挡炎炎的烈日,秋天它结出扁扁的果实做我们的玩具,冬天它挂满银色的树挂妆点我温暖的家。
在这个家中,母亲为我们操劳不辍;在这老屋中,母亲教会了我勤劳勇敢;更是在这老屋下,母亲把她的子女逐个养大;还是在这个老屋中,母亲给她的子女插上了勤奋的翅膀,让她的子女们飞向蓝天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今虽然老屋已不复存在,但它却一直珍藏在我的心中,直到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