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从平乱悍将到威逼“四夷”之外交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多金作游学经费?此愿已成画饼矣。顷奉慈命,使侄来京请安,并乞我叔留意提拔为幸,束装在即,先此禀闻。伏维亮察。侄世凯谨禀。
保恒叔父折信一看,心里笑了,小子耶,不好好读书倒想捞偏门儿。这种“捞偏门儿”思想要不得的,不过袁家今后能够“嗣武有人、亦略欣慰!”但目前仍还是读书为第一重要。思想至此,保恒叔父在回书世凯侄儿信中只说了短短十六个字:
为官入仕,读书为上。速速来京,再作道理。
1877年月,袁世凯再次回到了北京的保恒叔家。当然,这次叔侄见面,袁保恒对袁世凯一番开导教悔是少不了的,开导教悔中保恒叔却发现他这个侄子身子骨好象有些瘦了,人也没了以往张扬,没了以往浮嚣,连点儿亢奋都没有,让人觉着很有些稳贴成熟,甚至还有那么点羞答答的意思。
袁保恒点了点头,嗯,这就对了。
是啊,经历了“双重”打击后的袁世凯较之以前的确稳当了许多,人也学会思索了。好吧,既然保恒叔父一定坚持,做晚辈的又岂可轻拂?袁世凯这次来是下了决心的,一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喜欢“章句之学”没关系,可以兼学别样嘛,比如《孙子兵法》、《尉缭子》,还有西国军册等;二来保恒、保龄二位叔父官做这么大,来往接触的官宦名流肯定多多,自己可以在他们之间的往来交流过程当中,从这些人身上长点儿见识,学些为官为人之道,说不定自己哪天就用上了(后来还真用上了,用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另外,袁世凯他人还有自己的一套歪理儿:叔祖父袁甲三读书只不过读了个四品给事中,尽管袁甲三死时袁世凯才四岁,对这位叔祖父根本就没印象,可这些都是大人们平时讲的呀。还有保恒叔,读书读到尽头也不过当了翰林院的“小编”。他们之所后来扶摇青云,位高权重,还不是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战场上捞来的,尤其保恒叔,由于战场上骁勇善战,杀人有功,不光升高了官位,还被朝廷封为大清国的“伊勒图巴鲁图”。他似乎认准了,枪杆子里面出大官儿。
袁世凯在北京保恒叔家里,一边认真看书学习,一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帮叔父跑腿办事,弄得两个叔父特别满意,保恒叔夸赞之余还给不错的评价:世凯侄儿办事机敏,张弛有度,将来若能为官定是中上美材。
1877年冬,郭太夫人寿终,享年101岁。袁保恒回籍奔丧,正赶上河南一带发生特大旱灾,饥民相食,饿殍遍野。河南巡抚李庆翔因赈灾迟延,被朝廷革职查办。袁保恒丧假期满后,受命到河南府(开封)帮办救灾事宜。
袁保恒去开封时把袁世凯也带了去,目的是要历练历练他。袁世凯果不负望,凡事保恒叔交办的差事,袁世凯件件办得利落漂亮,保恒叔甚是欣喜。当然,袁世凯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办事经验,长了不少真本事。
次年4月间,袁世凯嗣母牛夫人告病,好像病得还不轻。袁家本是以“孝悌节俭”治家,孝顺的袁世凯便告假辞别了叔父,回到项城老家给她亲爱的嗣母牛氏端汤端药去了。想不到的是,此次暂离竟成了叔侄二人的永诀。
奉命赈灾中,袁保恒摒绝供帐,服食粗粝,协同暂署河南的河东河道总督李鹤年,通饬所属府、州、县署,详查灾民户口造册上报。他日夜为救灾操劳,连上数折陈述灾情,还亲书求助信件发给全国各省大吏,内容字字泣血,句句蕴泪,可感上天!并写家书要求家人倾尽家财恤救本地灾民。他还亲自步行到各祠庙祈祷。由于经常食无定,袁保恒身心日渐憔悴。
次年4月,豫东一带春雨霖降,他顶风冒雨,不惧秽恶,奔赴各地视察严禁胥吏舞弊,使饥民得到实惠。5月春雨过后,灾区一种可怕的瘟疫——霍乱,正在四处蔓延,袁保恒不顾他人劝阻,决定近日动身再巡一遍灾区,查视春播情况,哪知尚未成行,却不幸染上霍乱。心力体力本已几近衰竭的袁保恒,哪里还承受得住,患病仅只三天,便溘然长逝。
一位朝廷良臣走了,灾民闻讯,无不痛哭流涕。朝廷保奏,追念他的功德,谥号“文诚”,并将袁保恒的事迹撰列在临淮、陈州袁甲三祠内配享。
袁保恒去世后没多久,袁保龄慨然以先兄遗志未尽,河南灾民仍处饥饿死亡中,不顾十数年积累的资历劳绩(作者注:此时袁保龄刚补侍读之缺,而且是特旨即选的知府),呈请开去底缺,辞官归里,办理赈务,他劝家人尽出家财,不够又向人借贷。同时向巡府提出赈灾,善后;兴修水利,置办农耕器具等。在袁保龄的带动下,远尽富绅闻风相助,救活不少饥民男女。巡府有感于此,上奏他的事迹,朝廷奖其以道员既选,加三品衔。到此处,有人可能会这样妾想,兄弟俩这般玩命,莫非赈灾也会赈上瘾来不成?
要想解开这个疑问,其实并不难;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淮宁(今河南淮阳)发生灾荒,我们的郭老太太当时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就帮着家里人做些煮粥、缝衣等济贫的事。嫁到袁家,特别袁家兴旺发达后,家虽富有了,但在郭老太戒满持盈的教育下,一直以崇俭黜华为家训,从不肆意挥霍浪费。在家乡居住的人,均穿布衣,孩童不准穿皮衣。袁甲三的继室过门以后,看到这种情况,也去掉繁华,敦尚朴素,换上了荆钗布裙,对甲三说:“节用是我家法,何况母亲茹苦半生,尚爱惜物力,我有何德而享奢华?尚居官不俭,怎能廉法?岂能以用度不谨,有累夫子清德?”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黄河在中牟决口,波及项城,田庐尽淹,许多人流离失所。郭老太太命家人向族邻发散米粥,达数月之久。许多人因此保住了命。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河南大旱,袁甲三带头捐献两千两银子,同时倡导在京的河南同乡捐款,赈济灾民。
1859年(咸丰九年),江南借杭州贡院举行乡试,不少良士因道远不资前往,袁甲三均资助盛行。
类似善义之举,事不胜书,如此慈善大家里走出的朝廷官员,又有“求官建功,拯救天下”家训门楣安在,敢不惜以身驱,勤政爱惜乎!
至于后来,袁家又怎地会出了个袁世凯这么个“败家”玩艺儿,普通的解释给上一百个不管用,就连那些自命不凡的伪君子假学者,对此也只能是胡诌几句便为作罢。真要诸多解释都无法解释得令人信服,那就只有一种解释是可能的,那就是“天性”二字。
当正在家中侍候嗣母牛氏尽孝的袁世凯得到叔父染病的传信后,便一刻不停地赶往开封。上天无眼啊!就在他赶回开封的路上,保恒叔父已经撒手人寰,连和叔父见上一眼说上最后一句话都没有。袁世凯到了开封看到保龄叔的灵柩,几乎伤悲欲绝,叔侄感情笃厚,袁世凯扑跪在灵前只哭得瞬时天昏地暗!
等到保龄叔父和保恒叔父之子袁世勋赶来开封,三人一起料理完袁保恒的后事。保恒叔父的逝世,袁世凯顿感天塌一般。叔父人不在了,自己还待在开封干什么呢。茫然无所依靠的袁世凯,就又回到项城老家。
虽然袁氏家族是大家族,有钱有势,可这大家族也自有它的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郭太夫人健在时,举家上下尚能同心协力,恪守家法,维持着五世同堂风光局面。随着甲三、树三、风三、重三四个儿子相继辞世离去,后接着保庆、保中、保恒三个孙子又一一离去,如今郭太夫人也一走了之了,袁氏族中开始矛盾显现,渐渐纷争不断。加上早年家族中年龄较长的保恒和保龄长年为官在外,家中缺少权威,“保”字辈无人管教,相互不服,且多不长进。此时袁家已是“人人坐食,而兼习嗜好,”甚至有人背地里竟抽起了“大烟”。长此以往,袁家人岂不个个都将沦为废人,坐吃山空,袁家最终将是败家败业!
最早察觉到这一点的是袁保龄。
袁保龄考虑到自己和兄长保恒长年居官在外,家中出现这样局面,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可事实又明显摆放在那儿,想好好问管下无奈鞭长莫及,欲以置之不理却又于心不忍。他书信与袁保恒商量,仿效古时传下的计口授田办法,将袁家所有田产分为十二股,按“保”字辈十位兄弟每人分得一股,只可自行经营自主收支,不准典押外人。袁保恒、袁保龄所分两股归郭夫人经营,余下两股也由郭太夫人经管,作公中应酬和祭祀之用。哪曾想计划尚未实施,先是郭太夫人归天,接下保恒兄长亡故。眼看家里矛盾云涌,家中又找不出个象样的人管束,情之所急,兄弟不得不提前各自分家,至此袁氏家族——这个延续不到百年的大家庭终于解体了。
这年是1878年。
也就是在这一年,大清国的“小弟”所管辖的那块地盘上,开始闹起了“乱子”,好像还很蔓延。据听闻,“乱子”闹得比1875年“尉山”那次严重好多。(未完待续)
多金作游学经费?此愿已成画饼矣。顷奉慈命,使侄来京请安,并乞我叔留意提拔为幸,束装在即,先此禀闻。伏维亮察。侄世凯谨禀。
保恒叔父折信一看,心里笑了,小子耶,不好好读书倒想捞偏门儿。这种“捞偏门儿”思想要不得的,不过袁家今后能够“嗣武有人、亦略欣慰!”但目前仍还是读书为第一重要。思想至此,保恒叔父在回书世凯侄儿信中只说了短短十六个字:
为官入仕,读书为上。速速来京,再作道理。
1877年月,袁世凯再次回到了北京的保恒叔家。当然,这次叔侄见面,袁保恒对袁世凯一番开导教悔是少不了的,开导教悔中保恒叔却发现他这个侄子身子骨好象有些瘦了,人也没了以往张扬,没了以往浮嚣,连点儿亢奋都没有,让人觉着很有些稳贴成熟,甚至还有那么点羞答答的意思。
袁保恒点了点头,嗯,这就对了。
是啊,经历了“双重”打击后的袁世凯较之以前的确稳当了许多,人也学会思索了。好吧,既然保恒叔父一定坚持,做晚辈的又岂可轻拂?袁世凯这次来是下了决心的,一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喜欢“章句之学”没关系,可以兼学别样嘛,比如《孙子兵法》、《尉缭子》,还有西国军册等;二来保恒、保龄二位叔父官做这么大,来往接触的官宦名流肯定多多,自己可以在他们之间的往来交流过程当中,从这些人身上长点儿见识,学些为官为人之道,说不定自己哪天就用上了(后来还真用上了,用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另外,袁世凯他人还有自己的一套歪理儿:叔祖父袁甲三读书只不过读了个四品给事中,尽管袁甲三死时袁世凯才四岁,对这位叔祖父根本就没印象,可这些都是大人们平时讲的呀。还有保恒叔,读书读到尽头也不过当了翰林院的“小编”。他们之所后来扶摇青云,位高权重,还不是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战场上捞来的,尤其保恒叔,由于战场上骁勇善战,杀人有功,不光升高了官位,还被朝廷封为大清国的“伊勒图巴鲁图”。他似乎认准了,枪杆子里面出大官儿。
袁世凯在北京保恒叔家里,一边认真看书学习,一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帮叔父跑腿办事,弄得两个叔父特别满意,保恒叔夸赞之余还给不错的评价:世凯侄儿办事机敏,张弛有度,将来若能为官定是中上美材。
1877年冬,郭太夫人寿终,享年101岁。袁保恒回籍奔丧,正赶上河南一带发生特大旱灾,饥民相食,饿殍遍野。河南巡抚李庆翔因赈灾迟延,被朝廷革职查办。袁保恒丧假期满后,受命到河南府(开封)帮办救灾事宜。
袁保恒去开封时把袁世凯也带了去,目的是要历练历练他。袁世凯果不负望,凡事保恒叔交办的差事,袁世凯件件办得利落漂亮,保恒叔甚是欣喜。当然,袁世凯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办事经验,长了不少真本事。
次年4月间,袁世凯嗣母牛夫人告病,好像病得还不轻。袁家本是以“孝悌节俭”治家,孝顺的袁世凯便告假辞别了叔父,回到项城老家给她亲爱的嗣母牛氏端汤端药去了。想不到的是,此次暂离竟成了叔侄二人的永诀。
奉命赈灾中,袁保恒摒绝供帐,服食粗粝,协同暂署河南的河东河道总督李鹤年,通饬所属府、州、县署,详查灾民户口造册上报。他日夜为救灾操劳,连上数折陈述灾情,还亲书求助信件发给全国各省大吏,内容字字泣血,句句蕴泪,可感上天!并写家书要求家人倾尽家财恤救本地灾民。他还亲自步行到各祠庙祈祷。由于经常食无定,袁保恒身心日渐憔悴。
次年4月,豫东一带春雨霖降,他顶风冒雨,不惧秽恶,奔赴各地视察严禁胥吏舞弊,使饥民得到实惠。5月春雨过后,灾区一种可怕的瘟疫——霍乱,正在四处蔓延,袁保恒不顾他人劝阻,决定近日动身再巡一遍灾区,查视春播情况,哪知尚未成行,却不幸染上霍乱。心力体力本已几近衰竭的袁保恒,哪里还承受得住,患病仅只三天,便溘然长逝。
一位朝廷良臣走了,灾民闻讯,无不痛哭流涕。朝廷保奏,追念他的功德,谥号“文诚”,并将袁保恒的事迹撰列在临淮、陈州袁甲三祠内配享。
袁保恒去世后没多久,袁保龄慨然以先兄遗志未尽,河南灾民仍处饥饿死亡中,不顾十数年积累的资历劳绩(作者注:此时袁保龄刚补侍读之缺,而且是特旨即选的知府),呈请开去底缺,辞官归里,办理赈务,他劝家人尽出家财,不够又向人借贷。同时向巡府提出赈灾,善后;兴修水利,置办农耕器具等。在袁保龄的带动下,远尽富绅闻风相助,救活不少饥民男女。巡府有感于此,上奏他的事迹,朝廷奖其以道员既选,加三品衔。到此处,有人可能会这样妾想,兄弟俩这般玩命,莫非赈灾也会赈上瘾来不成?
要想解开这个疑问,其实并不难;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淮宁(今河南淮阳)发生灾荒,我们的郭老太太当时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就帮着家里人做些煮粥、缝衣等济贫的事。嫁到袁家,特别袁家兴旺发达后,家虽富有了,但在郭老太戒满持盈的教育下,一直以崇俭黜华为家训,从不肆意挥霍浪费。在家乡居住的人,均穿布衣,孩童不准穿皮衣。袁甲三的继室过门以后,看到这种情况,也去掉繁华,敦尚朴素,换上了荆钗布裙,对甲三说:“节用是我家法,何况母亲茹苦半生,尚爱惜物力,我有何德而享奢华?尚居官不俭,怎能廉法?岂能以用度不谨,有累夫子清德?”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黄河在中牟决口,波及项城,田庐尽淹,许多人流离失所。郭老太太命家人向族邻发散米粥,达数月之久。许多人因此保住了命。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河南大旱,袁甲三带头捐献两千两银子,同时倡导在京的河南同乡捐款,赈济灾民。
1859年(咸丰九年),江南借杭州贡院举行乡试,不少良士因道远不资前往,袁甲三均资助盛行。
类似善义之举,事不胜书,如此慈善大家里走出的朝廷官员,又有“求官建功,拯救天下”家训门楣安在,敢不惜以身驱,勤政爱惜乎!
至于后来,袁家又怎地会出了个袁世凯这么个“败家”玩艺儿,普通的解释给上一百个不管用,就连那些自命不凡的伪君子假学者,对此也只能是胡诌几句便为作罢。真要诸多解释都无法解释得令人信服,那就只有一种解释是可能的,那就是“天性”二字。
当正在家中侍候嗣母牛氏尽孝的袁世凯得到叔父染病的传信后,便一刻不停地赶往开封。上天无眼啊!就在他赶回开封的路上,保恒叔父已经撒手人寰,连和叔父见上一眼说上最后一句话都没有。袁世凯到了开封看到保龄叔的灵柩,几乎伤悲欲绝,叔侄感情笃厚,袁世凯扑跪在灵前只哭得瞬时天昏地暗!
等到保龄叔父和保恒叔父之子袁世勋赶来开封,三人一起料理完袁保恒的后事。保恒叔父的逝世,袁世凯顿感天塌一般。叔父人不在了,自己还待在开封干什么呢。茫然无所依靠的袁世凯,就又回到项城老家。
虽然袁氏家族是大家族,有钱有势,可这大家族也自有它的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郭太夫人健在时,举家上下尚能同心协力,恪守家法,维持着五世同堂风光局面。随着甲三、树三、风三、重三四个儿子相继辞世离去,后接着保庆、保中、保恒三个孙子又一一离去,如今郭太夫人也一走了之了,袁氏族中开始矛盾显现,渐渐纷争不断。加上早年家族中年龄较长的保恒和保龄长年为官在外,家中缺少权威,“保”字辈无人管教,相互不服,且多不长进。此时袁家已是“人人坐食,而兼习嗜好,”甚至有人背地里竟抽起了“大烟”。长此以往,袁家人岂不个个都将沦为废人,坐吃山空,袁家最终将是败家败业!
最早察觉到这一点的是袁保龄。
袁保龄考虑到自己和兄长保恒长年居官在外,家中出现这样局面,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可事实又明显摆放在那儿,想好好问管下无奈鞭长莫及,欲以置之不理却又于心不忍。他书信与袁保恒商量,仿效古时传下的计口授田办法,将袁家所有田产分为十二股,按“保”字辈十位兄弟每人分得一股,只可自行经营自主收支,不准典押外人。袁保恒、袁保龄所分两股归郭夫人经营,余下两股也由郭太夫人经管,作公中应酬和祭祀之用。哪曾想计划尚未实施,先是郭太夫人归天,接下保恒兄长亡故。眼看家里矛盾云涌,家中又找不出个象样的人管束,情之所急,兄弟不得不提前各自分家,至此袁氏家族——这个延续不到百年的大家庭终于解体了。
这年是1878年。
也就是在这一年,大清国的“小弟”所管辖的那块地盘上,开始闹起了“乱子”,好像还很蔓延。据听闻,“乱子”闹得比1875年“尉山”那次严重好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