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白岩居士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歌谣
“千道关口千道梁,千口人家千亩田。千年万载莫出山,出山千年莫回来。”就是流传在千口村世世代代口中的歌谣。
这座山,不高,海拔800多米,相对高度400多米。和很多不高的山一样,从碑庙场镇就开始仰望他,沿着曲折的山路去征服它;上山的这一面,坡地陡峭犹如斧削,那一条条掩埋在灌木丛中的小路,被山水冲刷得沟沟壑壑,千万年来,也没有人踏平坎坷成大道。走在路上的人,没有几个清闲的行者,要么赶着一头猪,要么牵着一头牛,要么扛着一捆柴,要么背着一袋米。他们——这山里人家,才是永远忽略风景的人。
这歌谣,太实在。山顶上,到还是平平展展的,向着宣汉的王家岭铺展过去,犹如一幅长长的绿色画轴在你的眼前缓慢地铺开;行走的愈慢,也许更能入微地体味着高山上面的一点点苍凉,也许你更能够肃静地点数着千道关口的具体位置,那些以青松为门的关口,或者狭小,或者敞亮,进入和出去,都各是一片风景。有房屋,零零散散地,在山坡上晒着秋天的太阳,全蒙上一层浅浅的金黄色,略略显得有些古老,有些憔悴;特别是那些码满了柴草的土墙房子,老了,风剥雨蚀的容颜脱落,矮小昏暗的卧在青松之间,麦地之旁,似乎可以听见他们有些萎靡的喘息。寂寞的守候,寂寞的等待,山外的陌生的云彩飘过来,山外的陌生的声音传过来,但是这一切,不容易来,来了,却很快就消失了。
零零星星的房屋,肯定只会驻扎零零星星的人家。也许,几千年来,这座大山已经习惯了青色的寂寞,他的胸怀,也仅仅只能哺育一千多口人这种生灵。就是现在,这座山,有人口1500多,不过,只有600多人还在坚守,只有留守的青松白云还在坚守。走了的,似乎没有打算回来;回来也很难的。
最近的日报报道,山峦里面的将军,也就是共和国开国的一位少将——李中权先生,少小离家参加革命,如今93岁高龄,很想在有生之年回家看看。他老人家,也还要穿过那一千道关口,走遍那一千道梁吗?
剩下来的
在千口村工作的那段日子,经常听见干部群众说,这山里面,只剩下600多人了。
说话的语气很平常,似乎这里的人,就是该剩下来的;初次听见,我也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现在,我偶尔觉得,这“剩下来的”几个字,越品尝越辛酸。
那些剩余下来的呢?有高天上的云彩,有满山的青松和灌木,有白天几乎看不见的野兔和飞鸟还有那些,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现在,他们和这山里面的动物、植物一道,成为人们,也就是我们嘴里面的几个不经意的词语“剩下里”的。
于是,有这样一个问题产生了?是什么让他们剩下里的?
思索了很久,我列出了这样的一道算术题:在册人口-外出人口﹦剩余人口;还有一个更加有意思的算术题:山里面的-外出的﹦剩余的。两道题,都很简单,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加综合些。
还可以将这两道题细化。简单的有文字叙述,就是能够走出大山的,都千方百计地走了;走出大山的,都千方百计的不回来了;走不出去的,就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如果,你没有在山中过一段日子,也许你不会体会到什么叫做山,也许你根本就不知道古时候那个寓公为什么傻乎乎的要移山。
以上的答案,还只是问题的表层,一些离去了,自然就有剩余下来的,很通讲的。还有一个比较常规的问题,为什么那些青壮年要决心离开,为什么他们一走不能回来?
一个常规的答案,还是穷,还是穷根难以拔除。
去年的人均纯收入多少?村主任给我说,有1000多块钱吧。
去一趟山里面看看吧。现在,那一条进村的道路硬化了接近5公里。下派的村支书说,公路盘旋上升了397米,其中126个弯,回头弯11个。山上,一个个山峦上,还有半枯的茶树,据说800多亩。
前几天,专门去将军的老屋看了看。一个僻静的山窝中,将军的百年老屋安静地睡着。四壁破落的木板,吊着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它们,成为将军老屋金灿灿的装饰。回来后,我在灯光下反复阅读那几幅老屋的照片,总希望着在那些平凡的照片中谛听到时代的脉搏,看到一缕缕时代的色彩。
将军就要回家看看。他的后代子孙们,生活的都好吗?
歌谣
“千道关口千道梁,千口人家千亩田。千年万载莫出山,出山千年莫回来。”就是流传在千口村世世代代口中的歌谣。
这座山,不高,海拔800多米,相对高度400多米。和很多不高的山一样,从碑庙场镇就开始仰望他,沿着曲折的山路去征服它;上山的这一面,坡地陡峭犹如斧削,那一条条掩埋在灌木丛中的小路,被山水冲刷得沟沟壑壑,千万年来,也没有人踏平坎坷成大道。走在路上的人,没有几个清闲的行者,要么赶着一头猪,要么牵着一头牛,要么扛着一捆柴,要么背着一袋米。他们——这山里人家,才是永远忽略风景的人。
这歌谣,太实在。山顶上,到还是平平展展的,向着宣汉的王家岭铺展过去,犹如一幅长长的绿色画轴在你的眼前缓慢地铺开;行走的愈慢,也许更能入微地体味着高山上面的一点点苍凉,也许你更能够肃静地点数着千道关口的具体位置,那些以青松为门的关口,或者狭小,或者敞亮,进入和出去,都各是一片风景。有房屋,零零散散地,在山坡上晒着秋天的太阳,全蒙上一层浅浅的金黄色,略略显得有些古老,有些憔悴;特别是那些码满了柴草的土墙房子,老了,风剥雨蚀的容颜脱落,矮小昏暗的卧在青松之间,麦地之旁,似乎可以听见他们有些萎靡的喘息。寂寞的守候,寂寞的等待,山外的陌生的云彩飘过来,山外的陌生的声音传过来,但是这一切,不容易来,来了,却很快就消失了。
零零星星的房屋,肯定只会驻扎零零星星的人家。也许,几千年来,这座大山已经习惯了青色的寂寞,他的胸怀,也仅仅只能哺育一千多口人这种生灵。就是现在,这座山,有人口1500多,不过,只有600多人还在坚守,只有留守的青松白云还在坚守。走了的,似乎没有打算回来;回来也很难的。
最近的日报报道,山峦里面的将军,也就是共和国开国的一位少将——李中权先生,少小离家参加革命,如今93岁高龄,很想在有生之年回家看看。他老人家,也还要穿过那一千道关口,走遍那一千道梁吗?
剩下来的
在千口村工作的那段日子,经常听见干部群众说,这山里面,只剩下600多人了。
说话的语气很平常,似乎这里的人,就是该剩下来的;初次听见,我也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现在,我偶尔觉得,这“剩下来的”几个字,越品尝越辛酸。
那些剩余下来的呢?有高天上的云彩,有满山的青松和灌木,有白天几乎看不见的野兔和飞鸟还有那些,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现在,他们和这山里面的动物、植物一道,成为人们,也就是我们嘴里面的几个不经意的词语“剩下里”的。
于是,有这样一个问题产生了?是什么让他们剩下里的?
思索了很久,我列出了这样的一道算术题:在册人口-外出人口﹦剩余人口;还有一个更加有意思的算术题:山里面的-外出的﹦剩余的。两道题,都很简单,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加综合些。
还可以将这两道题细化。简单的有文字叙述,就是能够走出大山的,都千方百计地走了;走出大山的,都千方百计的不回来了;走不出去的,就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如果,你没有在山中过一段日子,也许你不会体会到什么叫做山,也许你根本就不知道古时候那个寓公为什么傻乎乎的要移山。
以上的答案,还只是问题的表层,一些离去了,自然就有剩余下来的,很通讲的。还有一个比较常规的问题,为什么那些青壮年要决心离开,为什么他们一走不能回来?
一个常规的答案,还是穷,还是穷根难以拔除。
去年的人均纯收入多少?村主任给我说,有1000多块钱吧。
去一趟山里面看看吧。现在,那一条进村的道路硬化了接近5公里。下派的村支书说,公路盘旋上升了397米,其中126个弯,回头弯11个。山上,一个个山峦上,还有半枯的茶树,据说800多亩。
前几天,专门去将军的老屋看了看。一个僻静的山窝中,将军的百年老屋安静地睡着。四壁破落的木板,吊着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它们,成为将军老屋金灿灿的装饰。回来后,我在灯光下反复阅读那几幅老屋的照片,总希望着在那些平凡的照片中谛听到时代的脉搏,看到一缕缕时代的色彩。
将军就要回家看看。他的后代子孙们,生活的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