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爱吃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清流为最佳。陆羽老夫子的东西太深奥,我搞不懂。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倒颇能说明好茶必须配好水这一道理。
那是在九十年代初,我陪领导到湖北出差,公余游三楚名山——玉泉山,山中有寺,名玉泉寺,寺旁有泉,名珍珠泉。站在泉边吼一嗓,泉水如开,从泉底往上涌气泡,有古诗云:“游人一击掌,迭迭如贯珠”我们一行游山、看庙、观泉之后,到寺中小坐。贵客远来,方丈亲自接待,每人奉上一杯清茶,轻啜一口,齐声赞叹:好茶!方丈说:都是山里的出产,走时带上些。回京后不敢独享,招来几个好友共品。郑重其事地沏上,端上,一喝,满不是那么回事。此时方悟到,此茶必须配当地的珍珠泉水方为上品,配北京的自来水,不灵!
其实喝什么茶不需要好水,好环境,好心境?可能绿茶更甚一些。其他茶讲究浓酽,茶味厚重,水稍差一些可以被茶味遮住,喝茶时气氛热烈些也相宜。绿茶味至淡至雅,水稍差一些就显出来了,绿茶讲究“品”环境、心境太闹了“品”什么?
我常居北京,好水难寻,好环境,好心境么,也难得凑在一起,因而不大常喝绿茶。而且觉得绿茶性稍寒,于我的肠胃不是很适。花茶也不常喝,寻常的如绣球、大白毫,花香太重,熏人。喝得稍入口的,价钱又太贵——如何能常喝?。前些天朋友送我二两“蟹目”是好花茶。外观黑亮,条型很紧,绿豆大小,真的很像螃蟹眼睛。此茶难得之处是茶香盖过了花香,有如久居闹市的真名士,举手投足难免带些市井气,然难掩高洁之质。此茶的价格,肯定便宜不了。
我目前常喝的,是福建乌龙茶,更细一点的划分是乌龙茶中的北茶,即产于闽北武夷山的岩茶。相对于北茶,产于闽南安溪的,称南茶。南、北茶都是半发酵茶,只不过北茶较南茶发酵和焙制得更“过”一些,性更暖。滚开的水一冲,扑鼻而来的是一股发甜的“糊”味,喝一口,回甘深厚,我以为好极了——其实都是个人偏好。南茶喝的人更多一些,名气也更大一些,肯定也很不错。
去年秋天到武夷山,专门参观了茶叶研究所。看茶艺师表演茶艺。烫壶、温杯、洗茶、闻香、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一套程式,也算是茶文化吧。只不过茶艺师有一个动作,我以为不好。茶艺师将极烫的茶汤含于口内,撅起嘴,让茶水在唇齿间滚动数回,呼呼有声,然后咽下。我分析这个动作有两个作用:(1)降温,我试过,那么烫的茶水直接咽下,嗓子眼儿受不了;(2)品味,便于唇齿留香。其实这个动作既不美观,也于身体不利。那么烫的水反复烫口腔黏膜,容易癌变。“烫”虽是喝乌龙茶的要诀——只有“烫”才能逼出茶的真味。茶艺表演中烫壶、温杯这些程序,都是为保证“烫”的。但我认为,滚开水冲茶可以,真正喝到嘴里,不应过烫,以不超过摄氏八十度为宜,太凉了也不行,低于六十度,还品什么乌龙茶?日本畅销的乌龙茶罐头,凉着喝,那是商人为赚钱制造的商机,于品茶很无关。
前些天,我闲来无事,琢磨出一种新的泡茶方法,姑称为“李氏乌龙茶”此茶专利应百分之百属我。撰此文前并不想写此事,怕方家笑得满地找牙,后来一想,我又不是什么专家、大家,人笑何妨?能博人一哂,也是益处,就斗胆说出:用百分之六十的北茶(最好是大红袍),掺百分之四十的南茶(最好是观音王),混合均匀,冲出茶来,其味既有北茶之岩骨花香,又兼南茶之清醇酸甘,容南北于一壶,我窃以为:味道好极了!
其他茶,如锡兰红、祁门红、蒲耳、君山银针,也很不错,只是我不习惯喝。苦丁茶,贵州的春尖很好,外观很像茶,但味太苦,喝后嘴里还有股肥皂味儿,我以为那是健康饮料,好的元素含得多,于身体有利,但不是茶。至于土家族的擂茶、白族的三道茶、蒙族的奶茶,我都在当地喝过,都很不错,但我以为那是粥、汤类的食品,不是茶。
中清流为最佳。陆羽老夫子的东西太深奥,我搞不懂。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倒颇能说明好茶必须配好水这一道理。
那是在九十年代初,我陪领导到湖北出差,公余游三楚名山——玉泉山,山中有寺,名玉泉寺,寺旁有泉,名珍珠泉。站在泉边吼一嗓,泉水如开,从泉底往上涌气泡,有古诗云:“游人一击掌,迭迭如贯珠”我们一行游山、看庙、观泉之后,到寺中小坐。贵客远来,方丈亲自接待,每人奉上一杯清茶,轻啜一口,齐声赞叹:好茶!方丈说:都是山里的出产,走时带上些。回京后不敢独享,招来几个好友共品。郑重其事地沏上,端上,一喝,满不是那么回事。此时方悟到,此茶必须配当地的珍珠泉水方为上品,配北京的自来水,不灵!
其实喝什么茶不需要好水,好环境,好心境?可能绿茶更甚一些。其他茶讲究浓酽,茶味厚重,水稍差一些可以被茶味遮住,喝茶时气氛热烈些也相宜。绿茶味至淡至雅,水稍差一些就显出来了,绿茶讲究“品”环境、心境太闹了“品”什么?
我常居北京,好水难寻,好环境,好心境么,也难得凑在一起,因而不大常喝绿茶。而且觉得绿茶性稍寒,于我的肠胃不是很适。花茶也不常喝,寻常的如绣球、大白毫,花香太重,熏人。喝得稍入口的,价钱又太贵——如何能常喝?。前些天朋友送我二两“蟹目”是好花茶。外观黑亮,条型很紧,绿豆大小,真的很像螃蟹眼睛。此茶难得之处是茶香盖过了花香,有如久居闹市的真名士,举手投足难免带些市井气,然难掩高洁之质。此茶的价格,肯定便宜不了。
我目前常喝的,是福建乌龙茶,更细一点的划分是乌龙茶中的北茶,即产于闽北武夷山的岩茶。相对于北茶,产于闽南安溪的,称南茶。南、北茶都是半发酵茶,只不过北茶较南茶发酵和焙制得更“过”一些,性更暖。滚开的水一冲,扑鼻而来的是一股发甜的“糊”味,喝一口,回甘深厚,我以为好极了——其实都是个人偏好。南茶喝的人更多一些,名气也更大一些,肯定也很不错。
去年秋天到武夷山,专门参观了茶叶研究所。看茶艺师表演茶艺。烫壶、温杯、洗茶、闻香、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一套程式,也算是茶文化吧。只不过茶艺师有一个动作,我以为不好。茶艺师将极烫的茶汤含于口内,撅起嘴,让茶水在唇齿间滚动数回,呼呼有声,然后咽下。我分析这个动作有两个作用:(1)降温,我试过,那么烫的茶水直接咽下,嗓子眼儿受不了;(2)品味,便于唇齿留香。其实这个动作既不美观,也于身体不利。那么烫的水反复烫口腔黏膜,容易癌变。“烫”虽是喝乌龙茶的要诀——只有“烫”才能逼出茶的真味。茶艺表演中烫壶、温杯这些程序,都是为保证“烫”的。但我认为,滚开水冲茶可以,真正喝到嘴里,不应过烫,以不超过摄氏八十度为宜,太凉了也不行,低于六十度,还品什么乌龙茶?日本畅销的乌龙茶罐头,凉着喝,那是商人为赚钱制造的商机,于品茶很无关。
前些天,我闲来无事,琢磨出一种新的泡茶方法,姑称为“李氏乌龙茶”此茶专利应百分之百属我。撰此文前并不想写此事,怕方家笑得满地找牙,后来一想,我又不是什么专家、大家,人笑何妨?能博人一哂,也是益处,就斗胆说出:用百分之六十的北茶(最好是大红袍),掺百分之四十的南茶(最好是观音王),混合均匀,冲出茶来,其味既有北茶之岩骨花香,又兼南茶之清醇酸甘,容南北于一壶,我窃以为:味道好极了!
其他茶,如锡兰红、祁门红、蒲耳、君山银针,也很不错,只是我不习惯喝。苦丁茶,贵州的春尖很好,外观很像茶,但味太苦,喝后嘴里还有股肥皂味儿,我以为那是健康饮料,好的元素含得多,于身体有利,但不是茶。至于土家族的擂茶、白族的三道茶、蒙族的奶茶,我都在当地喝过,都很不错,但我以为那是粥、汤类的食品,不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