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楚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人老了时,常会掉进回忆深处,沉浸在往事里,不能自拔。就算是一只老狗,一只老牛,也常会独自一个呆在某个角落,或卧或站,沉默着,目光苍茫,漫无边际地望着某个地方,又好象什么也不望。有经验的人知道,它一定是在想起从前,那些年轻时候的故事。我现在来思索过去自己的创作,也许就是这样一种苍老的行为。
老了,就懂得生命的不可把握,时间的不可战胜,就不太去想那些虚无、无法确定的东西,比如未来,比如理想。静静地想一想过去,那些有意义、无意义的往事,好好活着,对于一个老者,委实有趣、实在得多。我还刚二十八岁,人家都说我年轻。我自己却在几年前,就感到自己老了。老态龙钟的感觉,常可笑地在我的文字里出现。对过去的眷恋与纠缠,就的确是再正常不过了。
我所出生的地方,离武冈城一百二十里。那个院子,就在省道1865边上,谈不上偏僻。周围有许多大水库,我的童年,便是在水里游丢的。我经常去田里摸鱼、抓鱼,去水库、池塘或沟渠罾鱼、钓鱼、捞鱼。尤其是暑假的夜晚,爸爸常会带我点着火把、柴油灯或打着手电,去水田中叉、夹泥鳅、黄鳝,捉青蛙。运气好的时候,可能抓到蛇、团鱼、大鱼。就是在冬天,也可以拿一把锄头去沟渠、田里挖泥鳅、黄鳝。这一方面是为了一家人贫穷的胃,另一方面是为了攒学费。这样的生活,都与水有关。今天想来,真的是十分诗意。我的性情,就是这样的田园喂养而成。有时要上山放牛。那宽广的杉木林场,我喜欢一个人独自躺在一处幻想、看书,想得不着边际,看得遗忘时间。想象的能力,我想有它的因缘。
一九九四年秋,我考进武冈一中读高中。那是我第一次来武冈。以前我经常去的是隆回城,那里叫桃花坪。我在一中的三年,每天行看资水水影,每晚枕眠资水涛声,水的灵气贯穿了我。在一个姓潘的同学的影响下,我开始读诗与写作。很幸运的是,在诗歌方面,我读的不是汪国真,而是北岛,是海子,是于坚,是歌德,是拜伦。更难忘的是,高三时候,我曾经与一挚友在资水拦河坝边租了一间房子,许多时候在资水中诵读,看落日跌进黑暗中。这些景致,都成为了我的作品。我在高中正式发表三十来篇作品,其中有一半是诗歌。
清清资水,悠悠书声,我写作的风格,就此奠基。一中期间,我受到许多文学前辈的当面教诲与扶掖。在此,请恕我不例举你们的名字,我对你们的感谢,是不能用言语来说的。
在一中,我还接触了余秋雨,接触了沈从文。九八年,高考时分数较高的我前往湘西读大学,就有对边城、从文自传那份热爱的缘故。在湘西那个美丽而安静的校园里,有一个很大的、弯弯曲曲的风雨湖,我经常在湖边的竹子下,沉下心来,系统地读中西文学,读中西美学,读中西哲学,自己内心的苍老,就这样不期而至。四年大学,我编杂志,赚稿费,就这样恍惚而过。然后我又留在湘西一家事业上班,许多次在那些清水洗濯的山林中穿行,我在沅水边找到了屈原的足迹,在沱江边看到了从文的身影。九年时光,我读了许许多多的书,见了许许多多的人,更是仔细地读了从文所说的社会这本大书,我明白了什么,我将来要做什么,我一切都不知道。我明白的是,我自己的文字,自己要的那个世界,都与乡土有关,都有一份水边的诗意。
我还明白,诗歌就是行走。于是,我告别,向着自己的另一半,离开那座我恐怕用三辈子也不能忘记的古城,重新到一个新地方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于我来说,文学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把文学与生活区别得很开;但无论怎样,它确实已经是我的一种精神气质了。而诗歌,也确实是我永远不能放弃与拒绝的自我灵魂娱乐。我曾经对我的朋友说过,我只写两种诗歌,一种是取象美好的行走性的抒情写作;一种是用词口语的白描式的叙事写作。前一种是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后一种是基于对苦难现实的直面与反抗。
两种写作,并不能将我分裂成两个人。诗歌,这种美好的事物,我害怕“一缕微风就把它吹向远方”每个词语、每个意象,我都是那样珍重其事。我希望自己的诗歌永远有嚼头,词语充满张力与内涵,意境清晰而美好,让你越读越感到美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因此,我有时可笑地希望读者读我的诗歌,心里默诵着,多读几遍。
跟随我,我们一起飞翔。我诗歌的苍老,我诗歌的水意,但愿能让你飘起来,但愿让你想起家乡,想起自己,想起人生这场大戏。
一个人老了时,常会掉进回忆深处,沉浸在往事里,不能自拔。就算是一只老狗,一只老牛,也常会独自一个呆在某个角落,或卧或站,沉默着,目光苍茫,漫无边际地望着某个地方,又好象什么也不望。有经验的人知道,它一定是在想起从前,那些年轻时候的故事。我现在来思索过去自己的创作,也许就是这样一种苍老的行为。
老了,就懂得生命的不可把握,时间的不可战胜,就不太去想那些虚无、无法确定的东西,比如未来,比如理想。静静地想一想过去,那些有意义、无意义的往事,好好活着,对于一个老者,委实有趣、实在得多。我还刚二十八岁,人家都说我年轻。我自己却在几年前,就感到自己老了。老态龙钟的感觉,常可笑地在我的文字里出现。对过去的眷恋与纠缠,就的确是再正常不过了。
我所出生的地方,离武冈城一百二十里。那个院子,就在省道1865边上,谈不上偏僻。周围有许多大水库,我的童年,便是在水里游丢的。我经常去田里摸鱼、抓鱼,去水库、池塘或沟渠罾鱼、钓鱼、捞鱼。尤其是暑假的夜晚,爸爸常会带我点着火把、柴油灯或打着手电,去水田中叉、夹泥鳅、黄鳝,捉青蛙。运气好的时候,可能抓到蛇、团鱼、大鱼。就是在冬天,也可以拿一把锄头去沟渠、田里挖泥鳅、黄鳝。这一方面是为了一家人贫穷的胃,另一方面是为了攒学费。这样的生活,都与水有关。今天想来,真的是十分诗意。我的性情,就是这样的田园喂养而成。有时要上山放牛。那宽广的杉木林场,我喜欢一个人独自躺在一处幻想、看书,想得不着边际,看得遗忘时间。想象的能力,我想有它的因缘。
一九九四年秋,我考进武冈一中读高中。那是我第一次来武冈。以前我经常去的是隆回城,那里叫桃花坪。我在一中的三年,每天行看资水水影,每晚枕眠资水涛声,水的灵气贯穿了我。在一个姓潘的同学的影响下,我开始读诗与写作。很幸运的是,在诗歌方面,我读的不是汪国真,而是北岛,是海子,是于坚,是歌德,是拜伦。更难忘的是,高三时候,我曾经与一挚友在资水拦河坝边租了一间房子,许多时候在资水中诵读,看落日跌进黑暗中。这些景致,都成为了我的作品。我在高中正式发表三十来篇作品,其中有一半是诗歌。
清清资水,悠悠书声,我写作的风格,就此奠基。一中期间,我受到许多文学前辈的当面教诲与扶掖。在此,请恕我不例举你们的名字,我对你们的感谢,是不能用言语来说的。
在一中,我还接触了余秋雨,接触了沈从文。九八年,高考时分数较高的我前往湘西读大学,就有对边城、从文自传那份热爱的缘故。在湘西那个美丽而安静的校园里,有一个很大的、弯弯曲曲的风雨湖,我经常在湖边的竹子下,沉下心来,系统地读中西文学,读中西美学,读中西哲学,自己内心的苍老,就这样不期而至。四年大学,我编杂志,赚稿费,就这样恍惚而过。然后我又留在湘西一家事业上班,许多次在那些清水洗濯的山林中穿行,我在沅水边找到了屈原的足迹,在沱江边看到了从文的身影。九年时光,我读了许许多多的书,见了许许多多的人,更是仔细地读了从文所说的社会这本大书,我明白了什么,我将来要做什么,我一切都不知道。我明白的是,我自己的文字,自己要的那个世界,都与乡土有关,都有一份水边的诗意。
我还明白,诗歌就是行走。于是,我告别,向着自己的另一半,离开那座我恐怕用三辈子也不能忘记的古城,重新到一个新地方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于我来说,文学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把文学与生活区别得很开;但无论怎样,它确实已经是我的一种精神气质了。而诗歌,也确实是我永远不能放弃与拒绝的自我灵魂娱乐。我曾经对我的朋友说过,我只写两种诗歌,一种是取象美好的行走性的抒情写作;一种是用词口语的白描式的叙事写作。前一种是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后一种是基于对苦难现实的直面与反抗。
两种写作,并不能将我分裂成两个人。诗歌,这种美好的事物,我害怕“一缕微风就把它吹向远方”每个词语、每个意象,我都是那样珍重其事。我希望自己的诗歌永远有嚼头,词语充满张力与内涵,意境清晰而美好,让你越读越感到美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因此,我有时可笑地希望读者读我的诗歌,心里默诵着,多读几遍。
跟随我,我们一起飞翔。我诗歌的苍老,我诗歌的水意,但愿能让你飘起来,但愿让你想起家乡,想起自己,想起人生这场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