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采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代的元素。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两旁则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朱红的木窗细格上,积满了岁月的尘埃。殿上的青瓦苔痕点点,无数岁月的华光曾淌金流银。
3
不知不觉,午餐时间到了。钟声又一次响起。我俗气的认为是午餐的钟声。不过,并未求证。许多身着黄色僧袍的僧人聚在斋堂吃斋。没有听得一点声响。仍显得整齐肃穆。一个青花瓷碗盛饭,一个青花瓷碗盛菜肴。菜肴不过是一些诸如扎耳根拌胡豆,素炒青菜类。也许,清心方能寡欲。这么一顿简简单单仅仅果腹的午餐,就能让那些僧人们投入那无穷的虚空中得以满足。窗外有些观望的人。似乎想见证,僧人是否真的只是素食素斋。我突然哑然失笑。人性的好奇与矛盾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僧人的斋堂旁侧的过道进去。便可以用餐。这里的素餐供应那些信男信女。买得票后,便可以拿碗,排队打饭。饭菜和僧人们类似。一份素餐不过三五元。
不过,这里的素餐并不是文殊坊闻名的素餐厅。要到那闻名的素餐厅,需绕过东厢,来到文殊庭院东侧。
走进东侧园林。则是另一番景象。与刚刚的庄严肃穆稍有不同。显得清幽雅致。满目葱茏。走在曲折的小径上,周遭的树木大多长得高高大大。阳光透过高高地、密密地树枝洒下来,光影斑驳。鸟语花香,一片世外桃园。
素餐厅的旁边则是一个茶园。青花的盖碗,泡上一杯绿茶,整个老成都的古老文化就沉淀在那青幽幽的盖碗茶间。没有喧哗,也没有成都特有的麻将声,一切静静的静静的。有的只是时光的流逝。轻轻的从那青砖粉墙上滴落。
婆婆虽然来成都已快三年,却是第一次来到文殊坊。平素里宁静安详的婆婆,此刻却如返老还童的小孩,眼光里满是好奇和惊讶。
除了想拜佛,我是特意带婆婆来品尝这著名的素餐的。虽然不是周末。但素餐厅内,依旧热闹非凡。台阶上的雅座和厅内小一点的桌子已经没有空位。我们只好与一对夫妇共用一张大的园桌。
色泽鲜艳芳香浓郁的豆瓣鱼原来是土豆泥做的。回锅肉则是豆腐做的。宫爆鸡丁也是豆腐做的。不管是色香味口感,都象极了真正的川菜。需要仔细品尝,这才发现都是素食。这也正是素餐厅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原来穿上伪装的菜肴更具有魅力。
不少外国游客也在这里。他们品尝的神情显得专注而有趣。在最角落的一桌,大约有十几个外国游客,因为没有多余的餐桌,他们只好极不自在的挤在一块儿。但表情却是愉悦的。每一道菜肴都让他们惊讶开心。似乎,他们不是来用餐的,而是来欣赏艺术的。
4
用完餐。再次跨进文殊园林。春日的阳光斑斑驳驳的斜斜的打下来。所有的树叶所有的花儿所有的鸟儿似乎在瞬间苏醒。
转过林阴小径,来到池塘边。一切便象那久远的回忆,有了些空明,有了些不着痕迹的暖暖的色彩。有风无风,都时时会有碎金的阳光漏下,漫不经心的折转着如梦一般飘落。心灵的跫音愉快的踏碎那一池春水。
池塘中央横跨着一座廊桥。廊桥上有两只乌龟并排卧着,一动不动,起初,还以为是特别的石雕。但突然发现池塘内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乌龟,正在阳光下懒洋洋的游着。在往那假山望去,在有阳光的地方,发现了更多的乌龟。他们一只爬到前一只背上,层层叠叠,蔚为奇观。这时,一个不小心,一只乌龟滑下石头,连带着一串乌龟跌进池中。婆婆露出稀疏的牙齿笑得象小孩。我调皮的拾起一块极小的石子,向那廊桥上的乌龟投去。打在一只乌龟的背上,它并不见得怕生,只是懒洋洋的伸了伸腿,继续晒着久违的太阳。
这时,我还在想,这池塘里养这么多乌龟,该卖多少钱呢?正在思量时,旁边的游人告诉我。原来这片池塘有它特别的功用,它是放生池。这些乌龟中的许多,都是被人从菜市街边甚至餐馆买来,放入池中的。刀下余生,想必它们也格外珍惜阳光吧。
池塘边,耳听得却是百鸟啁啾,啼声清脆。和那些兰花、玫瑰、茶花,交相辉映,一时间,我还道自己进入了古时的某个公园。想必,僧人们有时也会这样的清幽之地做早课了?但仅仅是猜想而已。
也许所谓的天人合一,不外乎就是如此罢了。
走出文殊院。阳光渐渐归隐。我、婆婆、夫,三人携手而行。感觉身体在幸福中慢慢地飞散,随着暮色和空气消融、烟灭。这就是净土,俗世里的桃源,不寂寞,也不遥远。在这城市的一隅,在心灵的一隅。
三藏心经云: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氏总是这般渊默,禅寂里揉杂着清凉的哲思。若一个凡俗的人给生活的嚣嚷逼迫得厉害了,不妨暂且逃进这里。静静的祈祷一回。或者一杯清茶,一卷经书。也许,茶不必酽,书不必厚,不必洒扫庭除,不必蒲团打坐,亦不必青灯古佛,一切适意而为,悠然寂然,你的心灵就会在这样的青烟袅袅,这样的清幽静雅中,渐渐变得安宁。
代的元素。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两旁则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朱红的木窗细格上,积满了岁月的尘埃。殿上的青瓦苔痕点点,无数岁月的华光曾淌金流银。
3
不知不觉,午餐时间到了。钟声又一次响起。我俗气的认为是午餐的钟声。不过,并未求证。许多身着黄色僧袍的僧人聚在斋堂吃斋。没有听得一点声响。仍显得整齐肃穆。一个青花瓷碗盛饭,一个青花瓷碗盛菜肴。菜肴不过是一些诸如扎耳根拌胡豆,素炒青菜类。也许,清心方能寡欲。这么一顿简简单单仅仅果腹的午餐,就能让那些僧人们投入那无穷的虚空中得以满足。窗外有些观望的人。似乎想见证,僧人是否真的只是素食素斋。我突然哑然失笑。人性的好奇与矛盾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僧人的斋堂旁侧的过道进去。便可以用餐。这里的素餐供应那些信男信女。买得票后,便可以拿碗,排队打饭。饭菜和僧人们类似。一份素餐不过三五元。
不过,这里的素餐并不是文殊坊闻名的素餐厅。要到那闻名的素餐厅,需绕过东厢,来到文殊庭院东侧。
走进东侧园林。则是另一番景象。与刚刚的庄严肃穆稍有不同。显得清幽雅致。满目葱茏。走在曲折的小径上,周遭的树木大多长得高高大大。阳光透过高高地、密密地树枝洒下来,光影斑驳。鸟语花香,一片世外桃园。
素餐厅的旁边则是一个茶园。青花的盖碗,泡上一杯绿茶,整个老成都的古老文化就沉淀在那青幽幽的盖碗茶间。没有喧哗,也没有成都特有的麻将声,一切静静的静静的。有的只是时光的流逝。轻轻的从那青砖粉墙上滴落。
婆婆虽然来成都已快三年,却是第一次来到文殊坊。平素里宁静安详的婆婆,此刻却如返老还童的小孩,眼光里满是好奇和惊讶。
除了想拜佛,我是特意带婆婆来品尝这著名的素餐的。虽然不是周末。但素餐厅内,依旧热闹非凡。台阶上的雅座和厅内小一点的桌子已经没有空位。我们只好与一对夫妇共用一张大的园桌。
色泽鲜艳芳香浓郁的豆瓣鱼原来是土豆泥做的。回锅肉则是豆腐做的。宫爆鸡丁也是豆腐做的。不管是色香味口感,都象极了真正的川菜。需要仔细品尝,这才发现都是素食。这也正是素餐厅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原来穿上伪装的菜肴更具有魅力。
不少外国游客也在这里。他们品尝的神情显得专注而有趣。在最角落的一桌,大约有十几个外国游客,因为没有多余的餐桌,他们只好极不自在的挤在一块儿。但表情却是愉悦的。每一道菜肴都让他们惊讶开心。似乎,他们不是来用餐的,而是来欣赏艺术的。
4
用完餐。再次跨进文殊园林。春日的阳光斑斑驳驳的斜斜的打下来。所有的树叶所有的花儿所有的鸟儿似乎在瞬间苏醒。
转过林阴小径,来到池塘边。一切便象那久远的回忆,有了些空明,有了些不着痕迹的暖暖的色彩。有风无风,都时时会有碎金的阳光漏下,漫不经心的折转着如梦一般飘落。心灵的跫音愉快的踏碎那一池春水。
池塘中央横跨着一座廊桥。廊桥上有两只乌龟并排卧着,一动不动,起初,还以为是特别的石雕。但突然发现池塘内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乌龟,正在阳光下懒洋洋的游着。在往那假山望去,在有阳光的地方,发现了更多的乌龟。他们一只爬到前一只背上,层层叠叠,蔚为奇观。这时,一个不小心,一只乌龟滑下石头,连带着一串乌龟跌进池中。婆婆露出稀疏的牙齿笑得象小孩。我调皮的拾起一块极小的石子,向那廊桥上的乌龟投去。打在一只乌龟的背上,它并不见得怕生,只是懒洋洋的伸了伸腿,继续晒着久违的太阳。
这时,我还在想,这池塘里养这么多乌龟,该卖多少钱呢?正在思量时,旁边的游人告诉我。原来这片池塘有它特别的功用,它是放生池。这些乌龟中的许多,都是被人从菜市街边甚至餐馆买来,放入池中的。刀下余生,想必它们也格外珍惜阳光吧。
池塘边,耳听得却是百鸟啁啾,啼声清脆。和那些兰花、玫瑰、茶花,交相辉映,一时间,我还道自己进入了古时的某个公园。想必,僧人们有时也会这样的清幽之地做早课了?但仅仅是猜想而已。
也许所谓的天人合一,不外乎就是如此罢了。
走出文殊院。阳光渐渐归隐。我、婆婆、夫,三人携手而行。感觉身体在幸福中慢慢地飞散,随着暮色和空气消融、烟灭。这就是净土,俗世里的桃源,不寂寞,也不遥远。在这城市的一隅,在心灵的一隅。
三藏心经云: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氏总是这般渊默,禅寂里揉杂着清凉的哲思。若一个凡俗的人给生活的嚣嚷逼迫得厉害了,不妨暂且逃进这里。静静的祈祷一回。或者一杯清茶,一卷经书。也许,茶不必酽,书不必厚,不必洒扫庭除,不必蒲团打坐,亦不必青灯古佛,一切适意而为,悠然寂然,你的心灵就会在这样的青烟袅袅,这样的清幽静雅中,渐渐变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