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xs.org,翊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和五年,九月己未,午正。
成都府,节度支使府衙。
李植穿着常服,端坐在府中书房里,书房内香薰缭绕,若是外人进来,定会被呛得咳嗽不止,然而李植却能神情自若,安如泰山。他手中捧着一本传奇小说,以李植的品味,其内容想必是引人入胜。
然而李植的心思却完全没有在书上,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且越想越兴奋,即使书房内只有他一人,他的嘴角也止不住地上扬了起来,足见心情好得不得了。
忽地,他仰头看了看书房内悬着的柳公绰的墨宝,长叹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倒是不知道那个不靠谱的薛元赏,有没有给神策军的那个郑注写信啊……”
然而这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李植的供状想必已经顺利交到了叔父李宗闵的手中,只消一两日,便会上呈御览。薛元赏如果能如李植所愿,拉拢到神策军站在自己这边,那堪称锦上添花,不过若是没有,也问题不大。不管怎样,李德裕的节帅位置也做不久了,而李植则终于离平步青云,更近了一步。
李植思忖的工夫,李阿思敲了敲门,推门而入,闻到屋内已经略有刺鼻的香薰,被激得连打了几个喷嚏,手里用檀木托盘捧着一卷书簿险些掉落在地上。
李植见了自己府上管家的窘状,伸手把香炉上的银质盖一拨,便将香炉的开口封上了。
“是你啊,何事?”李植笑道,眼神顺带注意到了李阿思托盘里的书簿。
香炉被遮上后,李阿思才感觉自己能正常地呼吸,回身关上了书房门,款款走到李植跟前,将檀木托盘放在雕花木桌上,用袖口擦了擦脸,小心地将托盘里的书簿双手呈给李植。
那书簿不过一掌半大小,深蓝的封皮以及精心装订的书脊告诉李植,这书显然是官府藏书,绝非普通书局所能刊印,虽然书皮被人仔细地擦拭干净,表面上不见一点灰尘,但是从纸张的昏黄以及书脊的磨损,足能看出这书簿的年头不下三旬,甚至可能比李植的年岁还要再大些。
书的封面处,赫然用小楷写着《安西将门世系表》。
李植一脸疑惑,这书李植确实记得,好像是在帅府藏书阁里积灰了不知多少年的书了。自己初来西川任职时,那时候还是杜元颖任西川节度使,李植担任节度判官,曾经看到过这部书,却从未过多留意。
倒是“鹛城”竟能设法弄到藏书阁的钥匙,属实让李植心生激赏之情。
不知李阿思把这本陈年旧书给自己究竟是何意。而李阿思,则看出了李植的疑惑,颔首忍了个喷嚏,道:“阿郎,‘鹛城’刚刚来报,附了这簿旧书。”
“哦?他什么意思?”李植还是困惑不解。
“先前阿郎不是让人去查一查那个杨综的来头吗?”李阿思微微俯身,“阿思就派人去跟‘鹛城’透露了下您的意思,他从帅府的藏书阁找到了这本书,‘鹛城’让阿郎特别留意第二卷焉耆篇。”
焉耆?
安西四镇:于阗,焉耆,龟兹,疏勒,乃是旧时安西都护府的四大军镇。
听了杨综的名字,又看了看这部书的书名,不禁勾起了李植心里的一丝好奇。安西四镇在近三十年前的元和三年便彻底陷落于吐蕃,这书里还能藏有一个流人之子杨综的来头吗?
李植一边示意李阿思坐下,一边兴致勃勃地翻开书簿,一股陈年的灰尘味和霉味扑面而来,借由目录找到了焉耆篇的位置,虽然书名是“安西将门世系表”,但是内中不光详述了历任焉耆镇守使的名字以及其子孙三代担任何职,还对焉耆进行了一番地理水文的描述,想必是从《大唐西域记》中摘抄的。焉耆国臣服大唐以后王族一直存在,其人姓龙,一直到焉耆城陷落,都始终奉大唐为正朔,最后的焉耆王则身死于吐蕃之手。
不过李植显然不是要学习安西地理及历史的,他仔细地循着首任焉耆镇守使开始,愣是花了近半炷香的工夫,从贞观二十二年,一直翻到了安史之乱后残缺不全的一系列记载,最后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
李阿思注意到,李植眉睫微颤,神色渐趋凝重,俄而又缓缓舒展。
“阿郎……找到了?”
李阿思也不知自己的家主看到了什么内容,只是慎重地从旁询问。
“真没意思啊……”李植微微点头,“嗯”了一声。
李植将旧书小心地合上,放回了檀木托盘当中,左手轻轻地捏着鼻梁上端,语气显得很是疲倦,双眼似合非合,向后抻了抻后背,靠在软木椅背上。
“你去派人把书送还回去吧,这书虽旧且无用,却也是帅府藏书,也不能就这样放在府上。”
“喏。”李阿思叉手施礼,却并没有起身的意思。
“还有何事,都一齐说了吧。”李植微闭着双眼,他清楚自己这个下人的心性,见他嗫喏不言又欲言又止的样子,想必是有什么消... -->>
太和五年,九月己未,午正。
成都府,节度支使府衙。
李植穿着常服,端坐在府中书房里,书房内香薰缭绕,若是外人进来,定会被呛得咳嗽不止,然而李植却能神情自若,安如泰山。他手中捧着一本传奇小说,以李植的品味,其内容想必是引人入胜。
然而李植的心思却完全没有在书上,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且越想越兴奋,即使书房内只有他一人,他的嘴角也止不住地上扬了起来,足见心情好得不得了。
忽地,他仰头看了看书房内悬着的柳公绰的墨宝,长叹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倒是不知道那个不靠谱的薛元赏,有没有给神策军的那个郑注写信啊……”
然而这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李植的供状想必已经顺利交到了叔父李宗闵的手中,只消一两日,便会上呈御览。薛元赏如果能如李植所愿,拉拢到神策军站在自己这边,那堪称锦上添花,不过若是没有,也问题不大。不管怎样,李德裕的节帅位置也做不久了,而李植则终于离平步青云,更近了一步。
李植思忖的工夫,李阿思敲了敲门,推门而入,闻到屋内已经略有刺鼻的香薰,被激得连打了几个喷嚏,手里用檀木托盘捧着一卷书簿险些掉落在地上。
李植见了自己府上管家的窘状,伸手把香炉上的银质盖一拨,便将香炉的开口封上了。
“是你啊,何事?”李植笑道,眼神顺带注意到了李阿思托盘里的书簿。
香炉被遮上后,李阿思才感觉自己能正常地呼吸,回身关上了书房门,款款走到李植跟前,将檀木托盘放在雕花木桌上,用袖口擦了擦脸,小心地将托盘里的书簿双手呈给李植。
那书簿不过一掌半大小,深蓝的封皮以及精心装订的书脊告诉李植,这书显然是官府藏书,绝非普通书局所能刊印,虽然书皮被人仔细地擦拭干净,表面上不见一点灰尘,但是从纸张的昏黄以及书脊的磨损,足能看出这书簿的年头不下三旬,甚至可能比李植的年岁还要再大些。
书的封面处,赫然用小楷写着《安西将门世系表》。
李植一脸疑惑,这书李植确实记得,好像是在帅府藏书阁里积灰了不知多少年的书了。自己初来西川任职时,那时候还是杜元颖任西川节度使,李植担任节度判官,曾经看到过这部书,却从未过多留意。
倒是“鹛城”竟能设法弄到藏书阁的钥匙,属实让李植心生激赏之情。
不知李阿思把这本陈年旧书给自己究竟是何意。而李阿思,则看出了李植的疑惑,颔首忍了个喷嚏,道:“阿郎,‘鹛城’刚刚来报,附了这簿旧书。”
“哦?他什么意思?”李植还是困惑不解。
“先前阿郎不是让人去查一查那个杨综的来头吗?”李阿思微微俯身,“阿思就派人去跟‘鹛城’透露了下您的意思,他从帅府的藏书阁找到了这本书,‘鹛城’让阿郎特别留意第二卷焉耆篇。”
焉耆?
安西四镇:于阗,焉耆,龟兹,疏勒,乃是旧时安西都护府的四大军镇。
听了杨综的名字,又看了看这部书的书名,不禁勾起了李植心里的一丝好奇。安西四镇在近三十年前的元和三年便彻底陷落于吐蕃,这书里还能藏有一个流人之子杨综的来头吗?
李植一边示意李阿思坐下,一边兴致勃勃地翻开书簿,一股陈年的灰尘味和霉味扑面而来,借由目录找到了焉耆篇的位置,虽然书名是“安西将门世系表”,但是内中不光详述了历任焉耆镇守使的名字以及其子孙三代担任何职,还对焉耆进行了一番地理水文的描述,想必是从《大唐西域记》中摘抄的。焉耆国臣服大唐以后王族一直存在,其人姓龙,一直到焉耆城陷落,都始终奉大唐为正朔,最后的焉耆王则身死于吐蕃之手。
不过李植显然不是要学习安西地理及历史的,他仔细地循着首任焉耆镇守使开始,愣是花了近半炷香的工夫,从贞观二十二年,一直翻到了安史之乱后残缺不全的一系列记载,最后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
李阿思注意到,李植眉睫微颤,神色渐趋凝重,俄而又缓缓舒展。
“阿郎……找到了?”
李阿思也不知自己的家主看到了什么内容,只是慎重地从旁询问。
“真没意思啊……”李植微微点头,“嗯”了一声。
李植将旧书小心地合上,放回了檀木托盘当中,左手轻轻地捏着鼻梁上端,语气显得很是疲倦,双眼似合非合,向后抻了抻后背,靠在软木椅背上。
“你去派人把书送还回去吧,这书虽旧且无用,却也是帅府藏书,也不能就这样放在府上。”
“喏。”李阿思叉手施礼,却并没有起身的意思。
“还有何事,都一齐说了吧。”李植微闭着双眼,他清楚自己这个下人的心性,见他嗫喏不言又欲言又止的样子,想必是有什么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